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喝热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但在其他国家人民的眼中,这倒是个很独特的习惯,因为他们从不会直接喝烧开的热水。几乎除了中国之外所有国家的人都喝凉(冰)水。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爱喝热水?中国人是自古以来就喝热水吗?中国人自古喝开水的证据——陶器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发明。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最早的陶器可  相似文献   

2.
燃烧技术与燃烧科学的发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了人类掌握和运用燃烧技术的证据。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用火遗迹,说明远在几十万年前“北京人”就已有了用火、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在远古时期,从取暖、热食、陶器生产,到青铜、铁器时代冶炼锻造的开始,燃烧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断得到发展;而从“火攻”到火药、  相似文献   

3.
破解千年面条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13日,英国《自然》杂志第437卷967页发表了中国学者们关于喇家遗址4000年前面条的发现和研究报告——《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小米面条》,立刻在全球引发了强烈关注,面条首创于中国的历史定论因此一锤定音,各地媒体纷纷发表或者转载发表了不计其数的评论和报道,轰动一时。发现“面条”2002年9~12月间,喇家遗址在继续发掘。考古发掘工作是有科学规程当陶碗被揭开时,陶器和里面的淤土及遗存物已经能够自然分离开。工作人员发现留在地面上的泥土上面有着像面条一样的东西,惊喜的同时,立刻进行拍照记录,这样便留下了比较多的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4.
泥土能够烧结,这是学会用火的原始人类早已知道的事实。不过蒙昧时代的人类还不需要烧制陶器,他们单调的狩猎采集生活居所不固定,周而复始他不断迁徙,所以在他们的行李中装有的仅是些不易毁坏的器皿,如皮囊、竹筒、骨壳、葫芦之类的物品.可是,一旦定居的生活形成,便使得原始人积累的经验发生了新的效应,陶器的制作便产生、发展起来。随着世界各地原始陶器的不断出土,人们发现,原始陶器的造型大都是圆平底,即锥底形或圆底形的削平状,或者是锥底形、圆圈底形加上一个圆圈底座或用几根(一般是三根)支脚支撑的形式。这种造型形式…  相似文献   

5.
第21项:文字 文字是从图画演变过来的.最早的绘画文字,就是刻画在2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洞壁上的.在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一些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中国古老文字的雏形.不过,这些绘画文字和刻画符号,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文字.  相似文献   

6.
安利 《百科知识》2022,(1):52-53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陶器的发明,远古先民不再满足对石头敲敲打打,而是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我们发现不少在现代人看来丑萌丑萌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堪称文物中的"表情包".忍俊不禁的同时,我们能想象出古人是如何不断摸索着把他们眼中的形象和脑中的意象一步步地用泥土和双手塑造出来,体会到古人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问: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生吃食物的,他们何时开始烧煮食物?答:科学家猜想距今50万~25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是地球上最早开始烧烤肉类的人,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距今3.5万年~2万年的奥瑞纳文化时期(旧石器时代)的人,已经开始用植物叶子包裹食物放在炭火上方几厘米处加热。同一时期的人类还懂得在平坦的石头上烤谷物、使用头骨或贝壳加热液体等活动,但人类很可能直到开始使用陶器时(新石器时代)才真正掌握烧煮技术。据史料记载,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用磨碎的谷物种子和水混合的在陶器上烤过的饼,有点像今天的面包。人类何时烧煮食…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11,(13):52-52
北京延庆县张山营镇胡家营村近日发现房址24座,并出土陶器、石器等遗物。该房址为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东周时期房址。,该遗址从地域上分析应属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房址多为半地穴式,反映了当时人类半躺半卧在半地穴中生活的场景。  相似文献   

9.
孔霞 《科教文汇》2009,(32):267-267,287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素有"世界瓷国"的称号。瓷器源于陶器,而精于陶器。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时瓷窑辈出,官私窑竞立,瓷器无论从造型、装饰艺术还是生产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令世人震撼!  相似文献   

10.
秦陶文字尊     
长期以来,西域诸国称中国为秦,称国人为秦人,也称支那人,支那为秦译音。这与秦王赢灭六国、搞大统不无关系。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统一了车道,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有幸的是,笔者收藏到一件具有秦代标准特征的灰陶尊。尊高11厘米,口径8厘米,弦纹,刮削修胎。值得注意的是,在尊的腹部刻有“咸里郝斧”4个字,这在我们平凉境内发现,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秦代历史只有30多年,真正被确定为具有标准特征的陶器,主要出土于关中地区的秦都咸阳和临潼秦始皇陵区的周围秦俑坑与秦代墓葬内。根据秦咸阳城遗址和临潼上焦村出土的秦代陶器资料表明,印制或刻制有“咸屈阝里角”、“咸屈阝里驵”等标记的陶器,一般断定为秦都咸阳一带私人作坊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与圆相关的一些事实。在我国古代就存在着“技艺相通”之说。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劳动中,人类的生产技能与艺术创造是融为一体的。陶艺的发展,体现了艺术设计在陶器制作中的重要作用。而陶器从它的诞生起,就与圆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考古挖掘出的中国陶器来看,其口、体、把等绝大多数为圆形,尤其是口、体无一例外是圆。其图案设计也与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极图”形就是形式上的阴阳相生,对立统一的规律所形成的图案。  相似文献   

12.
<正>说起考古发现,人们更习惯和遗址、墓葬乃至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这些生硬的器物联系在一起。不过,考古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食物遗存,它们改写了我们已知的食物史。辽代古酒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地处东北的辽宁自然跻身其中,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现在,人们都习惯吃大米,小米虽然已成为小众食品,但人们习惯上  相似文献   

13.
面条是世界各地都喜爱的一种面食,好像各个民族都会做面条。但到底是谁发明了面条,意大利人?阿拉伯人?还是中国人?人们长期争论不休。很多国家的考古发现,2000年前的人就会做面条。而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在4000年前的中国!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发明了面条。在青海省黄河旁边的一个考古地点,在3米深的地下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14.
陶器,别看它外表粗糙无光,其貌不扬,引不起世人注意,但它却是人类首次利用火改变物质分子结构的产物,这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陶器的产生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作为人类进步的见证物,身上蕴藏着最古老的科技信息、文字信息、艺术信息等。  相似文献   

15.
丝绸起源于中国,并以其华丽而轻薄的特点征服了整个世界。在古代罗马,贵族曾以拥有一片丝绸为荣,甚至不惜为丝绸而战。考古学家在一些古代希腊的石刻作品和出土的一些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其中的人物都穿有透明的长袍,  相似文献   

16.
用火取暖,早在原始社会初期就有。火种的发明,一是为了烧煮食物,二是为了冬天取暧。古代先民为了随意挪动火堆,保存火种,便把火种放在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就叫“炉”或“灶”。古时人们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比较讲究的炭盆是用铜或铁制成的,最次的就是用泥土烧制的炭盆了。  相似文献   

17.
用火取暖,早在原始社会初期就有。火种的发明,一是为了烧煮食物,二是为了冬天取暧。古代先民为了随意挪动火堆,保存火种,便把火种放在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就叫“炉”或“灶”。古时人们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比较讲究的炭盆是用铜或铁制成的,最次的就是用泥土烧制的炭盆了。  相似文献   

18.
动态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央300年前苏醒的黑洞欧洲航天局15日表示,日本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300年前突然苏醒的黑洞,并开始"狼吞虎咽"。这个黑洞位于银河系中央,一直处于沉睡状态。距地球约26000光年的这个黑洞就是"人马座A星",是一个质量为太阳400万倍的"怪物"。  相似文献   

19.
发现狗獾     
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许多动植物材料,如木、竹、藤、麻、骨、角、牙、贝等,但因有机物一般比较容易腐坏,所以考古学者发掘史前遗址时,挖到的多半是陶器、石器、金属之类的无机物。但如果遇到理想的保存环境,有时也能发现动物的骨头或炭化的植物:考古学者可根据这些自然遗存,  相似文献   

20.
在达尔文之后,我们已经深信现有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由此发现最早的人类祖先化石大约距今300万年。而地质学家根据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的地球岩石,基本上确定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在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有人认为,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