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医者,自称善~①外科。一裨将~②阵回,中流矢~③深入膜~④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⑤,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⑥在膜内者须亟~⑦治。”医日:“此内科事,不意~⑧并责~⑨我。”——《雪涛小说》[注释]①善:擅长,长于。②裨将:副将。裨,读 pí。③流矢:乱飞的箭。④膜 mó:体内的像薄皮的组织。⑤并州剪:并州以出产剪刀著名。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并,读 bīng。⑥镞 zú:箭头。⑦亟:急迫地,赶快。亟.读 jí。⑧不意:没有料到,没有想到。⑨责:要求做成某件事。  相似文献   

2.
泱泱中华,究竟几州?上古时代,全国分为“九州”。据《尚书·禹贡》,“九州”即①冀州,今河北、山西大部,河南北部;②兖州,今山东北部、西部,河北南部;③青州,今山  相似文献   

3.
据《史记·夏记》文载: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根据山川河流走向分野,把中原划分为九州的传说。这九州是“冀、兖、青、徐、扬、荆、豫、粱、雍”。九州的范围大致是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基本上是中华民族最初活动的中心地区。以后殷商取代夏朝,仍有以九州建制的说法,只是去掉了青州、梁州而增加了幽州、并州,疆域向北扩展了。  相似文献   

4.
"州",读zhōu,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尔雅·释地》:"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州,古时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所辖地区的大小历  相似文献   

5.
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相似文献   

6.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播;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恰便似弩箭乍离弦”[注释]①油葫芦:杂剧里的曲牌(即曲调)名。九曲:《河图》:“河水(指黄河)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②此地偏:是说此地偏偏得见,承上句“何处显”说的。③齐梁:齐:周朝国名。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梁:战国时国名。今河南开封。秦晋:秦:周朝国名,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晋:周朝国名,今山西、河北南  相似文献   

7.
民歌《襄阳乐》起源于六朝时期的长江中游,对唐代诗歌很有影响。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襄阳乐》,宋随王刘诞所作。刘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故歌和云:‘襄阳来夜乐。’其歌曰:‘朝发襄阳来,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唐诗中的《襄阳乐》、《襄阳曲》、《大堤曲》等,都是受《襄阳乐》的影响。如《全唐诗》[1]卷21"相和歌  相似文献   

8.
<正> “治”,古水名。《说文·水部》曰:“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治水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下游东流入渤海。 “治”古写作“乿”,义为治理、整理。《集韵·至部》:“治、乿,理也。古  相似文献   

9.
〔原文〕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1]与?何士民众庶不誉[2]之甚也?"宋玉对曰:"唯[3],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4]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5],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6],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7],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8],杂以流徵[9],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  相似文献   

10.
话题回放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  相似文献   

11.
《汉书·地理志》记载,赵地(以当今河北邯郸为中心,包括山西中南部和河北中南部大片地区)民风剽悍尚武、慷慨侠义、不事农桑。考据认为赵地民风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墨子约生活在战国初期,与孔子再传弟子同时,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今传《墨子》一书,文辞古奥,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闲诂》,集合诸家成果,但讹误仍多。如《墨子·法仪》云:"此不若百工辩也。"孙氏引毕沅说:"辩,治也。"今按:《管子·五辅》云:"任官辩事。"尹注:"辩,明也。"又如《墨子·尚贤中》云:"曰若处官者。"孙氏改为:"曰处若官者。"其实"处官"是古语,如言"居官",不烦改。  相似文献   

13.
项羽自刎于乌江,早已为史学界公认。最近有文,依《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曰:项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汉书·高帝纪》记载:“灌婴追斩羽东城”为据,认定项羽被灌婴斩于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而不是自刎于乌江,被认为是新看法加以摘转,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故撰此短文,就教于诸位。  相似文献   

14.
《中文自修》2011,(10):42
"和而不同"出于《论语·子路》、《左传·昭公二十年》曾记载了这么一次"和同之辨":齐侯说、只有据(齐侯大臣)跟我很和谐。晏子回答说,据也只是与你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谐。擅长于打比方的晏子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也就是说,和谐就好像做羹汤一样,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再用柴火烧煮,厨子加工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君子食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梅山文化?道光《宝庆府志·大政纪》:“上下梅山溪峒,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治今长沙市),南接邵(邵州,治今邵阳市),其西则长(长州,治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治今常德市)。马氏以来,蛮人据之,号曰莫徭。有厉禁禁其出入。”宋熙宁五年(1272)开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安化两县。按其地理范围来说,包括今新化、安化两县地及涟源、桃江、隆回、新  相似文献   

16.
"诗教"的雏形始于孔子"以《诗》执教",据《礼记·经解》记载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对"诗教"含义的阐释、实施的原则及其总理念均涵盖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这对当今语文诗词教学的施教过程和实质都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起死回生     
《历史学习》2006,(7):69-69
鲁人有公孙绰,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编按]  相似文献   

18.
反训是传统训诂学中常用的术语,指在语言实践中,某些语词在某些语境中意义发生了相反的转化.古人早有发现,在我国最早、最古老的辞书《尔雅》中就有反映,如《释诂》既言:“治、肆、古,故也”,又言:“肆、故,今也.”郭璞《注》曰:“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其后,杨雄《方言》卷二也说:“逞、苦、了,快也.自山而东曰逞,楚曰苦.”郭璞又《注》曰:“苦而为快者,犹臭以为香.治为乱,徂为存,此训义之反复用之是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东海王国都城东瓯,刘宋裴《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之永宁也。”唐人司马贞《索隐》引三国吴韦昭曰:“今永宁。”姚氏云:“瓯,水名。”《永嘉记》:“水出永宁山,行三十馀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史记》第九册,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 979- 2 980页)闽中郡治东冶,《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索隐》引徐广云:“本建安侯官是。…  相似文献   

20.
关羽尝为流矢(乱箭)所中,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zu)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剖开)之。时羽适与诸将引酒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面对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