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1提问的误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一个好的提问能够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综观国内外有关教学提问的研究与调查文献,从中可以发现,目前许多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把学生当做磁盘里创建的"新文件夹",只管从老师这个"文件夹"里选择内容,然后再粘贴到学生这个"文件夹"里。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主体学习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都体现出对学生提问的关注.在钱老师<导读的艺术>一书中,有许多体现学生提问的教学课例,尤以其<故乡>教学为最[1].钱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先"问"后教,教基于"问"的教学形态,先确定七个"提问视角",沿着这些铺垫,学生提了600多个问题.课堂上,钱老师按这七个视角依次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类解决.整堂课以学生的"问题"为线,以教师的"管理"为纲,以师生的相互"解问"为面.课堂中,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就如一个"提问管理员",学生的"提问"被有效地进行"管理",然后得到合理的解决,其中"管理"的效度,决定了"解决"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沈小岑 《教书育人》2012,(31):29-30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的主要途径在于提问。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形象地说,教师精准的课堂提问往往就像投入水池中的一颗石子,能使课堂这片水池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但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老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地提问,课堂上大多数提问缺乏科学依据,问题没有科学性,学生则没兴趣也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害怕提问,认为只要提问就是"问答式"的串讲串问,就是违背新课程理念。其实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问题而单独进行。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时机、对象、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向老师提出的一种思想,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探索、创造和竞争欲望,进而就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拉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更好地释怀自己,放松自己,以愉悦的状态进入高效的提问模式,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策略。一、课堂提问应人人参与课堂提问时"人人参与"。在上课提问时,老师老是集中那几个人提问,这样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指定的事物、现象上;能够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可  相似文献   

8.
崔莉 《学周刊C版》2011,(3):187-187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这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提问形式单一,问题缺乏针对性,对问题的难度和提问时机把握不准等.这些问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应该探索高中英语课堂中提高提问有效性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师"问"的艺术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里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当做"万能钥匙",不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趣味索然,所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0.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学中依然把"课堂"当做"讲堂",让学生成为听众,无疑将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个性发展。老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白语文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和人格发展。因此,平时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应把"教本"变成"学本",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圈画、批注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课堂互动是高效教学的途径之一,而课堂提问则是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如何做好课堂提问,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循循善诱,极力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教案的"轨迹",如果遇到启而不发的学生,或语重心长地教诲一番,或弃置一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学会学,学会问。那么,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堂提问,这是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潜移默化,激起爱问的火花1.在言谈交往中启发。教师对学生要有"情",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对老师有"可敬又可亲"的感觉,愿意跟老师交往,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或不懂的问题跟老师说。我常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和学生交谈,结合他们的兴趣,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喜羊羊和灰太狼》里  相似文献   

13.
<正>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学生内化知识的催化剂,是师生交流的媒介,是课堂秩序的稳定器与学习气氛的调节器,也是塑造教师教学风格的孵化器。好的提问,犹如春风吹动绿水,让平静的课堂泛起阵阵涟漪。一、多用趣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如果教师提问鲜有新意,或方式过于老套,就难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生就会感觉学习索然寡味。教学"人才重要性",教师问:"你们知道当今世界上谁的名字最值钱吗?"学生好奇,但答不上来。教师继续"吊胃口":"有位农民科学家,他的名字值  相似文献   

14.
顾仕兵 《教师》2013,(19):72-7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反对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然而,为了体现以学生为课堂主角的教学理念,课堂提问似乎成为了教师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工具,进而出现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而众所周知,课堂45分钟是教师传道解惑的重要时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如何设计英语课堂问题,如何通过提问来hold住你的课堂已成为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一、弄清英语课堂问题的类型我认为英语课堂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类:  相似文献   

15.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石;对教师来说,课堂上不仅要"提疑",更应"激疑",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课堂提问。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问题世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  相似文献   

16.
宋丽萍 《考试周刊》2014,(37):71-72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时,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解惑"。课堂提问如果问得过早,那么学生思路跟不上而感到突然,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起不了作用。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使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改的突破口在于如何激活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传统的封闭式、接受式教学法中,课堂提问是属于老师的"专利",而教师的提问往往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这样学生就丧失了提问的权利,也丧失了提问的勇气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了.那么,作为一个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在课堂上开拓学生"敢问"的道路呢?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设疑提问来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促成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努力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但由于课堂评价体系的缺失,部分语文课堂却成为了"历史课"、"政教课",而个别语文老师却美其名曰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很显然,科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葛玫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166-167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多种多样的提问类型贯穿课堂始终,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里驰骋,使学生积极思考,带领学生寻找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还要通过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次数与频率要适中、控制提问后等待时间这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提问的"质"和"量",从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