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力 《记者摇篮》2009,(5):78-78
2005年10月,12集电视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播出的第一周,就在北京地区创下了6.2%的收视率,超过了同在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京华烟云》。以后的调查显示,《故宫》的平均收视率达到3.09%同时段收视份额占到9.36%,在央视一套所有节目中(包括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排名第七。这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播出方面是创纪录的。观众收看《故宫》的热情,使那些认为纪录片曲高和寡的人们看到,被视为小众文化产品的纪录片也能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也使那些认为视觉文化通俗粗劣的人们看到,纪录片是有文化底蕴的。  相似文献   

2.
创新、实验、传承--《故宫》创作构想和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兵 《现代传播》2006,(1):89-94
由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联合拍摄的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播出后,受到了传媒界、文博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成为2005年一个相当重要的媒介现象与文化现象。2005年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大型纪录片《故宫》研讨会”,就《故宫》及其相关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为此,本刊特约大型纪录片《故宫》总编导周兵,就《故宫》历时三年多的创作历程撰文,于本期“个案研究”独家刊发,同时刊发的还有本次研讨会的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3.
宫旭 《新闻传播》2007,(10):66-67
由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联合拍摄完成的12集大型电视记录片《故宫》播出后,受到了整个传媒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2005年一个相当重要的媒介现象与文化现象。《故宫》激发起人们寻求历史、探寻深厚文化底蕴的情绪。故宫不仅仅属于北京、属于中国,还属于整个人类,当前的盛世中国应该以磅礴的气势承担起向世界传播灿烂辉煌的中华经典文化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陈瑾 《青年记者》2012,(11):69-70
大气磅礴——《故宫》 2005年,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拍摄了12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故宫》,并于2005年10月底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受到了传媒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成为2005年一个相当重要的媒介现象和文化现象.《故宫》的成功绝非偶然,它几乎凝聚了所有成功纪录片所包含的因素:专业精良的制作团队、资深的专家顾问团体、优质精良的技术设备和手段、主流媒体的宣传与表达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故宫》题材本身所承载和蕴涵的浓厚的经典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12,(8):4-5
编者按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档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记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国产电视纪录片鼎盛时期,以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为代表引发了一拔收视热潮。然而高投入低回报周期长的生产特点以及此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大行其道,使纪录片进入寒冬期。随着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故宫》创下收视率纪录,《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等陆续热播,国内首个专业纪录片  相似文献   

6.
画面可谓是纪录片的灵魂,一幅幅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瑰丽图景,才是纪录片最终的追求,十二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是第一部全部采用高清特色电视技术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纪录片《故宫》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评价,《故宫》的特色是以全新的电视创作理念、上乘的电视画质和声音效果等,为广大观众讲述了故宫的历史故事,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高清电视的制作水平,被称为中国电视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档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记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国产电视纪录片鼎盛时期,以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为代表引发了一拨收视热潮。然而高投入低回报周期长的生产特点以及此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大行其道,使纪录片进入寒冬期。随着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故宫》创下收视率纪录,《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等陆续热播,国内首个专业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的脱困,以及从2009年开始的有关加快纪录片发展的信号频频出现在国字头文件中,“限娱令”下纪录片又获新的发展空间……种种现象让低迷的纪录片市场再度复苏并燃起希望。《档案》、《西湖》等一批优秀纪录片的问世,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纪录片的春天来了吗?什么样的纪录片才能牢牢掌控观众的遥控器?  相似文献   

8.
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智锋 《今传媒》2006,(2):10-12
近几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获得的国际、国内奖励日益增多,电视记录片的技术与艺术水平也有了相当的进步,相关的评奖活动、学术研讨也非常活跃。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客观存在的一些现象:在电视传媒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纪录片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但是长期“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现象,使主流电视媒体越来越不想增加投入,由此导致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媒体中的位置趋向边缘化。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播出了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普…  相似文献   

9.
王忆希 《东南传播》2012,(6):108-110
2011年6月-9月,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进行两岸联展。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以此为契机,创作了电视纪录片《富春山居图》的系列作品。本文拟从对文化类纪录片的分析研究入手,以《富春山居图之真假画卷》的三期节目为例,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节目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地方台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提出此类纪录片在地方播出平台上所遇到的创作困境和思考,探讨文化类纪录片在地方台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0.
刘飞 《新闻窗》2012,(5):45-45
电视纪录片,在很多人眼里一直是小众化的。不过,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相信大家会改变这种看法。“平均收视率达到0.5%”,“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和BBC纪录片的收视差不多。”2012年春夏之交,这部7集电视纪录片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舌尖》创造了收视奇迹。  相似文献   

11.
江峰 《报刊之友》2010,(9):77-78
2005年,《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宫殿,通过大量故事性的细节和生动的情景再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影像奇观"出现在荧屏上。从此,纪录片的国际化创作手法和运作理念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现在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强调故事性,纪录片的市场化要求运用大量特技和情景再现镜头,这些都是国际通用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江峰 《今传媒》2010,18(9):77-78
2005年,《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宫殿,通过大量故事性的细节和生动的情景再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影像奇观"出现在荧屏上。从此,纪录片的国际化创作手法和运作理念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现在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强调故事性,纪录片的市场化要求运用大量特技和情景再现镜头,这些都是国际通用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从《望长城》看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丽 《新闻窗》2008,(6):68-69
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端于新闻纪录片。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华民族伴随着“文化寻根”的兴起,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经历了一个过程,即用单一图文贴片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到借鉴和充分使用电视手段与电脑数码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方式,站在现代人的视角,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展现千年历史长河里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央电视台1991年播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望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张家齐 《今传媒》2015,(3):105-107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受到空前欢迎,掀起收视热潮,引发学界、业界及公众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一片的新尝试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现状进行概括、梳理,结合近年我国电视纪录片领域的一些新现象,就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发展的问题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12日,12集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故宫》、《台北故宫》为文本进行比较,从纪录理念、纪录手法、审美形态的衍变,解析纪录片《故宫》与《台北故宫》所呈现的不同纪录理念与审美形态,以及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期,电视上最火的节目当属CCTV-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此片是一部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2012年5月14-18、21、22日晚间22:40播出,一共7集的美食纪录片在播出后的一个月内让人们津津乐道",舌尖系列"瞬间走红网络,"舌尖体"成为2012年的标志性文体。7天收视相对平稳,最高达0.55%(5月17日),最低为0.39%(5月21日),7天平均收视为0.48%。在中国纪录片中,这个成绩已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全国播出、全球覆盖的高端专业纪录片频道,开播一年多来,"CCTV-9纪录"中文版节目已经覆盖中国13亿人口,观众收看规模达6.6亿人,日收看观众人数最高突破9400万,并成功使收视份额一年内增长200%;"CCTV-9Documentary"英文版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拥有超过2500万国际用户。纪录频道成为去年央视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频道。①中国纪录片的对外传播也呈现出一片喜人景象。2012年3月20日,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央视纪录频道首次亮相,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纪录片制播机构的关注,多家机构对频道原创纪录片《故宫100》、《南海  相似文献   

18.
后纪录时代的纪录片——观大型纪录片《故宫》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声屏世界》2006,(4):41-42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联合摄制的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精华版)在央视一套播出。《故宫》展现的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纪录片。它迥异于以前的纪录风格和理念,呈现出纪录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趋势。技术·奇观化当我们批评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中体现出来的技术决定论观念的时候,技术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纪录片的创作。《故宫》片中近80分钟的三维动画创造了纪录片中动画创作的新纪录。央视和故宫的相关领导都表示,此次拍摄“不敢说绝后,但一定空前,而且估计20年之内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19.
徐蔚 《视听界》2004,(6):73-73
2004年,反映普通人生活和亲情、伦理、道德题材的电视剧收视率大幅提高,其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姐》创下了今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的最高,达到8.54个百分点,电视连续剧《婆婆》以微弱差距居其后,收视率达8.37个百分点。受此鼓舞,央视随即又引进了去年曾赢得高收视率的百姓剧《亲情树》的姊妹篇《香樟树》,并于11月上旬安排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百姓剧在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收视情况与央视非常类似,像江苏电视台播出的《空房子》、《母亲》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一些百姓剧如《大哥》、《儿女情长》、《空镜子》、《亲情树》、《结婚十年》等依然能吸引住观众的收视热情,在各地重播不已。  相似文献   

20.
1983年12月,一部名叫《话说长江》的电视纪录片出现在荧屏上,第一次以电视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长江流域美丽的风光。在长达半年的播出中,《话说长江》以40%的收视率创下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视奇迹,令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