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情事     
我老家后院邻居家的儿子大我一岁,叫磊磊,加上我二堂哥,仨人从小一起玩.磊磊比我大一辈,据说应该喊他叔叔.我常常阴阳怪气喊他"磊磊叔叔".他人非常老实,一听,脸就刷地红了. 在学校不大和他一起玩,因为他太闷了.我还会带头欺负他,把他的校服藏起来,推他桌子上的书,等等.他不生气,圆乎乎的脸,非常无奈.他的脸真的很圆,红扑扑的,因此他有个外号叫"苹果".  相似文献   

2.
(1)蹦蹦跳一家 蹦蹦跳的老爸原名叫蹦雷,但是大家都叫他"蹦雷公".因为他"熏"得黑,又长一脸张飞样的胡子,再加上声音又大.  相似文献   

3.
有人爱在"背后"说人坏话,我们就说这个人"嘴坏";有人说话专拣人不爱听的说,我们就说这个人"嘴欠";有人说话总是不饶人,我们就说他"嘴刁";有人终日思谋着吃香喝辣,一听有人请吃,眼就瞪得老大,我们就说他"嘴馋".上述诸类,我们见得多了,甚至我们身边现在就有.有时,我们为表述心中气闷,常常把他们的"脸"也捎上,让"脸"和"嘴"并排立着,组成"嘴脸",结果,近墨者黑,再好端端的一张脸,也不再有美丽可言.  相似文献   

4.
褚雪薇 《考试周刊》2008,(13):229-230
一、什么是"面子"? "面子"是人们活动于一个集体中的时候才会拥有的东西."脸"是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中的受尊重程度.谁丢了他的"脸".同时也会丢了他在那个群体中所建立起来的人们对他的信任.更甚的是,当他失去了这份信任后.他不久也会失去他在这个团体中的角色."脸"不仅是社会对一个人在保障伦理道德的认可,同时也会起到一个大众化的惩罚作用.[1]爱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几乎都会提到爱面子的问题."不要丢了父母和家人的脸",就像中国人常常会说起的,"家丑不可外扬",或是当人们犯了错之后也总是习惯性的找理由掩饰,只是为了保留自己的面子.  相似文献   

5.
老赵主任     
小陈大学毕业,分配到小镇上一所中学任教.报到这天,管后勤的老赵主任替他安排住宿,带他来到教学楼后面一排禾板旁前,打开左北角一间空屋子,带着一脸歉意,扭头对他说:"条件太差,委屈你了,年轻人……"  相似文献   

6.
一日早晨,幼儿入园时,我到班级巡视.在中二班门口,我看见一名男孩牵着妈妈的手哭哭啼啼地往教室里去,走到教室"心情角"旁边,小男孩将自己的照片不假思索地插到了"快乐心情"栏上.这时,他妈妈试图劝他将照片放到"不愉快心情"栏上,可小男孩就是不愿意,妈妈一脸无奈,只好和老师寒暄了几句,匆匆走出了教室…….  相似文献   

7.
孩子上五年级了,连续两年承担了班级午餐的分饭菜工作,工作可谓全心全意.多少次我问他:"儿子,给同学们分饭菜累不累?"孩子总是笑嘻嘻地说:"妈妈,不累的,这点累算什么!"他已把为同学服务当成了一种乐趣.可是今天放学回来,孩子一脸的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家长真是不可思议!"办公时间,肖老师气冲冲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怎么了?说说看."我示意他坐下.一脸怒气的他真的生气了.  相似文献   

9.
心理表征 一位刚上高一的高个子女孩,带着一脸的困惑与迷茫敲开了心理咨询室的门:"高老师,我喜欢上了我们班的班主任(刚从某重点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他是我完美情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有关尊重     
故事一:美丽的蝴蝶胸针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士回忆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特别淘气,年轻的女教师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做作业,他无意中看见老师的乳房并产生冲动,不由自主地,他的手伸了出去……女教师的脸"腾"地红了,更糟糕的是,下面的一些学生也看见了他的举动.  相似文献   

11.
许倩  王巍 《音乐世界》2007,(18):19-19
一张酷似张学友和张家辉的脸,一个令人熟悉的名字,他并非是那美国著名作家的继承者,他在"梦想中国"的舞台上载歌载舞,最近他带着自己的最新专辑《Dance Dance Dance》来到上海做宣传,他就是"劲歌王子"海鸣威。  相似文献   

12.
真相的代价     
一名男子百无聊赖地在大街上闲逛.他在街头看到有一家商店的橱窗里空空如也,便把脸贴在玻璃上使劲往里瞅,想看看这家商店到底是卖什么东西的.货架的牌子上写着各种各样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启蒙(3-7岁)》2011,(12):39-40
"还有半年亮亮就要上小学了.得抓紧让他学汉字、学拼音了!"亮亮的爸爸一脸愁容地说,"本以为让他翻字典、看标注拼音的故事书就可以了.但结果常常是一个字在这本书里认识,换本书就不认识了。不仅如此,在区分拼音中的音素时,他就更糊涂了。这要是上了小学,亮亮不光起点低.学的速度还慢.会比其他孩子落后很多的。"上个月幼儿园的"家长日",亮亮的爸爸特意找到了孩子班里"识字王"萌萌  相似文献   

14.
开心语文     
<正>不要"脸"老师叫小熊读作文,只见小熊高声读道:"我的妈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妈妈,她总是带着慈祥的脸。""不对,应该是慈祥的微笑。"老师赶紧纠正道。小熊修改好作文,又重新读道:"我的妈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妈妈,她总是带着慈祥的脸微笑。""不要‘脸’,不要‘脸’!"老师大叫。卖冰棍有个人第一次在集市上卖冰棍,不好意思叫卖,旁边有一个人正高声喊:"卖冰棍。"他只好喊道:"我也是。"  相似文献   

15.
一天,5岁的女儿放学回家.脸带愠色地告诉我说:"妈妈,和我同桌的男同学真坏,上课摸我腿,还在我的本子上乱写字.我马上把它擦掉了.~他在你本子上写什么?"我问.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我新接了五(8)班.在第一天上课时就注意到了后面的一位男生--他不听课、不思考、不看书、不动笔,似乎课堂里的一切事情都与他无关.下课后我问他叫什么名字."厚皮!厚皮!"学生们唧唧喳喳抢着说.那同学脸涨得通红,攥紧拳头使劲儿捶了桌面一下.  相似文献   

17.
1.妩媚的脸从侧面,她看到她的脸颊丰满,长着一些没有扯过脸的少女特有的茸毛,鼻子端正,耳朵上打了小孔,回头一笑时,她的微圆的脸,她的一双睫毛长长的黑黑的大眼睛,都妖媚动人。她肤色微黑,神态里带着一种乡间姑娘的野蛮和稚气。———周立波《山乡巨变》2.端正的脸如今骑在它身上的是一位三十一二岁的武士,高个儿,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浓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正在向前边凝视和深思的大眼睛。———姚雪垠《李自成》3.害羞的脸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  相似文献   

18.
分家     
阴暗的屋子里烟气弥漫,笼罩着几张灰蒙蒙的脸. 老汉蹲在门槛上,吸完最后一口烟,在鞋底磕磕烟锅,头也不抬地说:"他舅,时候不早了,开始分吧."  相似文献   

19.
妈妈来信:我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上个星期二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叫住我,说今天批评他了,因为他吃饭时脸朝后,老师就说了一句"别把脸朝后,好好吃饭!"孩子眼圈马上就红了,委屈地哭了。上周五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又跟老师提了这件事,主要的意思是:1.该批评还得批评,不能让他没有一点承受力;2.注意语气,尽量不要伤了他的自尊心;3.告诉他老师是爱他的。 我的孩子的确内向、每感、自尊心强,平时拿老师的话当圣旨,决不调皮捣蛋,不属于老师关注的一类,那天可能是老  相似文献   

20.
套中人别里科夫的"招牌动作"就是将自己完全装在套子里,这个套子,不仅指我们能看到的外在的套子,更指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套子.两个套子,将他紧紧包住,将这个可笑可恶而又可怜可悲的小人物送上死亡之路. 作者用近乎夸张的手法和嘲弄的语气,描写了别里科夫的可笑滑稽的外貌、装束和怪异的行为.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这样怪异可笑的"套子",其实正是他内心虚弱的外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