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再现和验证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验技能技巧,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   怎样才能让学生分组实验取得预期效果,而不再是一些教师感觉到的“忙、乱、差”呢 ?我觉得预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谈到预习,一些教师总认为就是让学生提前看一遍书,其实预习并不仅仅是看一遍书,我觉得应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抓好预习工作。   a.预习仪器画简图。 …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有相对的独立性,是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化学实验教学,应明确实验目的,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基本训练,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物理分组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教师应在课前进行预习辅导,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操作指导,在实验后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研究、化学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有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充分提高管理技能,才能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1 建立实验室的规章制度a.制定学生实验规则。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学生实验规则必须规定:①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检查实验的仪器和药…  相似文献   

5.
丁肇中教授说过,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中产生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一、物理实验教学程序的设计1.实验前学生的预习工作在做某个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提前预习,使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旋律",抓好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与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做好实验教学,教师就要切实布置好预习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预习性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明确实验步骤,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的思路,模拟整个实验过程,思考实验是如何呈现或者说明物理现象的,并要求学生把预习过程中对实验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从而确保预习性实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在相应的实践中培养和发展的。分组实验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 ,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农村中学教学条件相对较差 ,给学生提供的科技活动有限 ,更应该重视分组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 ,针对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能力的措施。1 发展自学能力的措施农村中学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自学习惯 ,实验前不看书预习 ,不了解实验目的 ,不明确实验原理 ,做实验时就一边看课文一边操作 ,像药房医师照方抓药似的进行实验。这既影响了实验进程 ,自学能力又得不…  相似文献   

8.
实验前的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必备环节,是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组织实验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呢?指导方法很重要。下面以“骨成分的鉴定”这个实验为例谈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每次学生分组实验前 ,我都设计出预习报告 ,对其中的有关项目皆以填空的形式给出 ,让学生填写。实验前检查报告的完成情况 ,对其中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纠正。这一步骤的设置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克服盲目实验 ,确保分组实验的效果。例如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报告如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一例$大庆第十八中学@吕玉光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培养良好的实验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化学是九年级新开设的学科,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一开始就让学生预习,然后有目的地听课,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授课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观看演示实验的热情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渴望,布置预习实验要求.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必须让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手段、方法后,再动手操作,这样才能让有限的实验充分发挥作用.一般做法是:对于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1~3分钟按所用仪器、实验做法、实验现象、本实验要说明什么这样的思路进行预习;较简单的学生实验,则要求学生在实验室里以实验小组为中心,讨论本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用时大概为5~10分钟;较为复杂的学生实验则在教室里以小组方式预习探讨,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新教材使用中 ,我实验了“自读质疑式”阅读教学 ,我觉得这个方法对培养学生勤查、勤问、勤思 ,促进学生发展行之有效。“自读质疑式”阅读教学分课前预习 ,预习情况展示 ,围绕课时目标自读、质疑、讨论、检测与迁移训练四个步骤。一、落实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了不使课前预习流于形式 ,将课前预习落到实处 ,我的作业原则是布置预习就不留其他书面作业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搞预习 ,明确要求学生预习作业不得轻视。并设计统一要求 :开学初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 ,对每课预习内容做记录。统一的预习步骤是 :1自读全篇课文 ,勾…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教学的组织实验教学的组织原则要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或实验人员在保证仪器设备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 ,起到辅导、答疑和把关的作用。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动手的机会和便于教师个别指导 ,实验课每组人数不宜过多 ,最好每个人单独做。如果仪器设备不足或一个人无法操作的实验可适当增加人数 ,在分组中每个人都应有恰当的分工 ,都要独立操作 ,并单独写实验报告。1.实验前 ,学生应当作好实验预习 ,着重领会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 ,比较复杂的实验还应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应包…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交流的保证。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目的,掌握数学预习的步骤,创设良好的预习氛围,分层次、分梯度设计具体、细化的数学预习任务,采用实用、可操作的预习方法,为学生数学预习搭建平台,架起学生原有经验与新知学习的桥梁,培养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预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验是理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的训练是学习、理解和掌握重要概念及理论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诸多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句话,实验是学生获得、应用和创新知识的手段之一。但做物理或化学实验时,一些教师和学生往往重视不够,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事故,一次实验下来收效甚微,为解决这一难题,现总结出“八种不良倾向”,以便克服。一、实验前不预习实验前的预习极为重要,主要作用是促进实验者对理论、概念等化学知识的温故知新,对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及疑难点有一个整体认识,如果不预习,心中无数,实验时才做补救性的预习,就只能…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电学实验谈培养学生的能力姚燮朋由于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实验课前不认真预习,实验中按教师开的“菜单”去盲目验证,实验后敷衍了事地写一份实验报告。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电子实验技能是电气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使用仪表和仪器设备,按图连接电路并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要重视实验课前的预习在实验课中,有些实验组进展顺利,实验线路一次连接成功,实验步骤清楚,测试准确。但有些实验组,实验线路反复几次连接错误,有的学生是对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看一步做一步,测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有相对的独立性,是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化学实验教学,应明确实验目的,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基本训练,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预习,作好课前准备实验课前,教师往往忽略了让学生预习这一环节,以致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首先,每次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实验教学已经得到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学生实验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实验的效果不够理想。在调查了解中,发现学生分组实验少,分组实验时,每组人数多,许多同学做实验前不预习,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没有系统了解;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差,老是站在一边看,让别人做,上了实验课印象不深刻;还有的同学动手太慢,不熟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理实验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持久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造能力为主。同时,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实验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实验课的教学功能,达到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一、教学现状1.贫困地区的中学,“应试实验”的教学理念还支配着大多数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例如,教师在实验课上或是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实验,课堂上先是讲实验(原理、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然后是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一遍),接着就是学生分组实验(往往由于留给学生的时间少,下课铃响时,部分学生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