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高职”专业作为普通高校新设的专业,都是在依托原有“普通”专业的基本教学资源共享基础上开办的,因而多数普通高校将“高职”专业办成了“普通”专业,只注重了共性,而忽略了个性。如何在普通高校建设“高职”专业,如何针对“高职”专业组织教学,是摆在高校教学管理面前的一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课题,也是高教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产学结合是保证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相关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产学合作、实训就业相关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毕业生上岗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教学,要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的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特色;根据社会设计行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体现“培训基地”的特色;以厚基础为目的,整合、删除不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课目,开放专业界线、打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线,多做横向的联系,不做纵向的连接:选择形式与功能主义,不搞纯美学主义的深究;实行“脑力激荡”的教学工作方法.通过工作室下的设计实践、个案教学实现教师学生与社会的亲密触摸,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找到并学会一种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的构建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课程体系存在着本科压缩型、课程目标不明确、内容繁难偏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畸轻畸重、构建过程逻辑颠倒等问题。高职院校可在借鉴“新型‘三段式’”、“‘1 X’两段式”、“专业分流式”、“职业板块式”等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优”、“新”、“综”、“活”、“实”的要求,科学构建切合自身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8月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以来,我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依托产业搞科研,搞好科研促产业;依托产业搞培训,搞好培训促发展;依托企业抓职教,校企合作育人才”的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中职和高职高专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也创办了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应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要独具“创新”意识,办出高职“特色”,并从改变招生对象,提高办学层次,创办特色专业,创新课程结构,实行学分制管理,择好学习基地,开展合资办学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要办成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名校,应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办好一批专业并办成名牌专业;建设好“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民政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为民政事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从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建办学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办学质量高。具有鲜明的民政职业教育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积极探索有民政特色的办学模式要从原来民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本位”的办学模式,逐步向“学校──社会──民政部门或企业、事业单位”的综合办学模式转变,形成学校与社会、民政部门、经济部门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促进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的结合。“民政管理”、“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科类专业要进行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就应该明确高职高专科专业人才培养应达到的规格要求,大胆探索、创新,办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在激烈竞争中,要办好高职教育,必须以特色取胜。而要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品牌,必须充分认识其本质特征,更新办学观念。要大力推行“六双”改革,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原则建立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三大“平台”, 建设“理论型”、“技能型”、“双师型”并重的师资队伍和产教研有机结合的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2006,(10):F0003-F0003
办学宗旨 遵循全面贯彻“三个面向”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适应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符合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坚持立足行业、服务社会的原则、发挥传统优势、创设精品专业、构建专业师资、打造精品人才。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提高高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高职教育可以采用“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强化技能”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7,(4):F0003-F0003
一个特色:开办生物医药技术教育 坚持以“传播生命科学、传授生物技术、参与生物产业、推动生物经济”为宗旨,积极探索和发展以生物医药技术教育为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学院立足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内首家创办且独立设置的生物医药技术教育机构。自二00三年创办至今,已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在校生规模2200人的全日制院校。成为西安高新区第三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实用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4.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高林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8):35-37
就如何针对我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体系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在专业设置方面国家、地方和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设置解决方案。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给出学校面向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而设置专业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服务产业集群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形成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依据产业集群的支柱产业特点,可形成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以专业特色为基础,可形成教师团队特色;以产业集群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可形成教学特色;以产业集群的产业文化为基础,可形成人文办学特色。调查产业集群、研究分析工作过程和建设实训教学条件是构建职业教育特色的三大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型期特色人才培养是社会关注的共同点。针对产业转型期,提出了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实现途径与保障措施。开发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混编师资团队,完善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制定“三结合一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学生考评标准等6个步骤的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机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形成专业育人特色、丰富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创新专业协同育人方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遵循“德技并修”“利益相关”“显隐结合”“多元交互”原则,通过分析育人主体的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构建了包含育人理念、育人内容、育人策略和育人载体四个模块的职技高师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实践路径为:基于理论创新,实施育人模式顶层设计;面向合作共赢,创新协同共建育人策略;立足主体优势,探索实践育人系统方法;聚焦实践应用,开发课程思政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8.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之初,在专业设置上就确立了“立足盘锦,办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先后创办了四个涉农专业,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市(地)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创办涉农专业,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是一个方向。这不仅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迫切需要,而且在益于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学校也会从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特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地方需要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双型”师资和学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和培养目标,指出矿业高职专业的开发建设,要体现区域经济主体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突出职业性、超前性和行业高新应用技术,力争行业和地方经济兼顾。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量大、适应面广 的热门专业为基础,对服务面较窄的煤炭骨干专业拓宽改造,主动与行业协作,提高教学质量,扩展生存空间,才能办出矿业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