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事档案工作27年来,不管是在基层当普通的工作人员还是当领导,不管多脏多苦多累,他都一以贯之亲力亲为。哪里问题困难多、哪里工作开展难度大,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真可谓天道酬勤,他曾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6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次荣立三等功。自2002年任华容县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档案局在困难中起步,在开拓中前进,39次荣获省、市、县表彰奖励。曾多次被评为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县文明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他和他领导的班子,赢得了上级和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他就是现任华容县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的肖向荣同志。  相似文献   

2.
外环线工地、铝材厂爆炸现场、盘山腹地……他像一只蜜蜂,哪里有橄榄绿的身影,哪里就有他苦苦寻觅的踪迹。他连续10年被人民武警报评为优秀特约记者、优秀记者,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5次被武警部队评为优秀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人民武警报记者崔兰斌,天津总队新闻宣传的一员干将。  相似文献   

3.
刘传湘,华容县国税局军转干部。领导同事和纳税人常常在工作中忘了他的职称,随口一个“湘哥”相称。他1978年应征入伍,1986年从海军上海基地转业回地方工作,从脱下军装换上税装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底里埋下了一个军人对税收事业执着的种子。从事税收工作以来,曾先后四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四次被省、市局评为优秀分局长,获嘉奖十次;先后被评为复转军人先进个人、县财贸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国税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三次;先后三次被市局评为优秀国税所长,受到市局嘉奖,县局授予突出贡献奖;二次被县政府评为优秀税收征管员。兵头将尾,风雨兼程写春秋  相似文献   

4.
《记者摇篮》2008,(7):120
丛滋臣:抚顺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抚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他曾四次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评为抚顺市精神文明建设模范工作者,还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编辑、抚顺市优秀编辑,辽宁省宣传妇女儿童特别奖,抚顺市就业工作优秀组织者。  相似文献   

5.
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45岁的福建环卫工人谢智波,成为大会主席团178名成员之一。15年前,谢智波从湖南老家来到福州,一直从事环卫工作。由于工作认真细致,当环卫工人才两年多,他就被提拔为班长,如今,他带领140多位工友,负责着50多万平方米区域的环卫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福建优秀进城务工人员"等。本刊将媒体对他的采访内容用问答形式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6.
涂腊印同志是我县泾口乡文化广播电视站站长。他在农村文化广播电视战线上整整工作了三十年。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为泾口乡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曾先后十次被评为县劳模、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并连续二十多次被评为市县广播电视系统的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机线员,1995年被评为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泾口乡广播电视站也先后18次被评为市、县广播电视工作全面先进单位,多次评为南昌市创“三好”广播电视站。1997年,涂腊印同志又被评为全省广播电视系统“三爱”十佳标兵。1998年5月…  相似文献   

7.
西华县李大庄乡青年龚振奎,热爱新闻工作,白天忙于农副业生产,晚上伏案写稿,去年一年有105篇稿件被报刊和电台采用。他连续10多次被地、县评为优秀农民通讯员。还有4篇稿子被省、地评为好新闻作品。几年来他将稿费全部用来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8.
上蔡县高中学生李均德利用课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两年中在《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驻马店报》发表各类稿件120多篇。他采写的调查报告《新形势下青年之家出路在哪里》被报纸刊登后又选入《共青团工作调研文集》一书。去年3月,他被县、地区评为模范通讯员,还被团省委命名为“优秀未来建设者”。  相似文献   

9.
郑学利,武警黄金第一总队医院办公室四级警士长,1997年入伍,在部队基层工作岗位上当过报道员和电视编辑。这个有着14年兵龄的老兵,被大家称为不是官的“新闻官”。曾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5次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1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8次获得嘉奖。他还通过自考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2007年成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罗恩远在铜山县是位小有名气的通讯员,他1983年写的《选民的心愿》,被省新闻单位评为二等奖;从1984年开始,他连续三年被《徐州日报》、徐州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罗恩远同志今年50岁,不管家务缠身或工作繁忙,他每天必做三件事:浏览报刊,听广播,看“新闻联播”电视节目。他说:“虽然基层通讯员比专业记者信息闭塞,重大题材知道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章善玉报道:日前,武警江苏边防总队2006年党委扩大会上宣布: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江苏镇江边防检查站士官报道员费伯俊被评为“优秀报道员”,这是他连续第四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报道员”。费伯俊同志曾先后4次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去年,他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20多篇(幅),为其所在部队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费伯俊获“四连冠”  相似文献   

12.
今年37岁的雷锦,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历16个春秋,勤奋耕耘,硕果累累。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昌吉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先后14次被评为《新疆日报》优秀通讯员,从1979年开始每年都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和《昌吉报》的优秀通讯员。由于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创造新闻报道的突出成绩,多次被评为所在单位的先进工作者,1992年还受到中共木垒哈萨克自冶县委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3.
他,一位新闻战线上刚刚起步的“新兵”,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采写的稿件先后有230余篇被军内外30多家新闻单位采用。5次被部队评为优秀通讯员,一次荣立三等功,最近又被兵种评为“两用人才先进个人”。他就是驻河南洛宁县某部南京籍战士童金德。 1986年冬,小童怀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从风光秀丽的紫金山麓走进了豫西山沟的军营,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车驾驶员,火热的军营生活,深深地感染着、激奋着他。工作之余,渐渐地萌发了用手中的笔讴歌军营的新人新事,讴歌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在部队开  相似文献   

14.
巴山  家元  杨侃 《军事记者》2001,(12):32-32
雁,一个土生土长的记。自1997年以来,他本人连续3年被武警部队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荣获武警部队首届“十佳新闻工作”称号,连续5年被人民武警报社评为“优秀记”,并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相似文献   

15.
鲍磊 《军事记者》2007,(11):65-65
他叫李连平,空降兵某部报道员。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近10年来,他在军内外报纸杂志发表稿件600多篇,多次被《空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多次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荣立二  相似文献   

16.
他把镜头聚焦在基层官兵身上,深入雪域大漠、高原哨所采访,与官兵同甘苦、心连心;他多次参加捕歼战斗和处置突发事件报道,既当报道员,又当战斗员;他将搞好电视新闻作为崇高的人生追求,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在电视新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获奖证书一大摞,先后1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荣获武警部队新闻宣传质量一等奖,被评为武警部队“十佳新闻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所在站也先后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相似文献   

17.
法官周海清     
前不久,临澧县人民法院周海清法官被湖南省高院授予全省“优秀法官”称号。周海清参加工作14年来,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8次被临澧县委、县政府授予三等功或嘉奖,2004年,被临澧县委政法委授予全县“十佳政法干警”称号,2005年被市委政法委评选为常德市首批“全能法官”。周海清这些“优秀”的获得当然来之不易。周海青从中南政法学院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被安排到交通不便的四新岗法庭。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极,坚信“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在四新岗法庭工作的两年期间,他以满腔热情奔走于乡村之间,每年下乡办案时间在210天以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石河子垦区143团场的新闻干事王仁斯,至今已辛勤笔耕30多个春秋,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全国许多家新闻单位已累计采用他的稿件达2600多篇。1983年以来,连续6年被农牧渔业部农垦局评为全国农垦系统优秀通讯员;1981年至今,连续8年被新疆日报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由于他成绩显著,被团场政治处评为198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熟知沈阳军区某装甲团政治处报道员、四级士官潘洪伟的人,喜欢用“啄木鸟”的雅号来形容他对新闻报道工作的不懈追求。他自1996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至今,正是靠着像“啄木鸟”一样的钻劲与韧劲先后在军内外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600余篇。所在单位连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连年被集团军通报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由他采制的《一张汇款单引出的爱兵真情》曾在第十二届全军优秀电视军事节目评比中被评为新闻类长消息一等奖。(一)在不少人看来,潘洪伟就是个搞新闻的料,要不然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稿件被…  相似文献   

20.
新乡市郊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宽,是多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自1975年以来,他两次被评为河南日报模范通讯员,六次被评为市级优秀通讯员。1971年,刘宽上高中时,写了一篇题为《向雷锋学习,努力学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的文章,发表在河南日报上,在全校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他深深地爱上了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