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中,封建关系占优势,农民是主要群众。在这些国家里,正确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基础。封建的土地制度对广大农民长期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正是中国被侵略、被压迫、贫困落后的根源,也是中国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和富强的基本障碍。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领导渴望土地的中国农民,从地主那里夺回自己的土…  相似文献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革命的根本问题和基本内容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为旧中国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极大比重。因此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的极端贫困和农业生产的极端落后也决定了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贫困和落后。只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种合乎农民走上共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自觉行为,它一开始就是一种较完善的两极制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形式;西欧封建土地制度则一种自发形成的比较原始的等级土地所有制。两者间的特征差异决定了16世纪前后它们能否随社会转型而顺利完成自身的转型。占有权看似不稳定的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社会转型时期没有完成自身的转变,倒是占有权长期处于凝固状态的西欧封建庄园土地制度顺应了社会的转型,完成了封建农业向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西汉时期“官营农业”发展演变的情况如何?对于我们了解当时封建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无疑是有意义的。由于此问题涉及面较广,本文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西汉时官营农业的设立和经营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租税分离和土地买卖为标志的土地私有制发展起来了。然秦汉时封建国家仍拥有国有土地,有时并利用其经营农业生产。《史记·匈奴列传》载:“始皇帝使蒙  相似文献   

5.
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改革以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农村居于主导地位的。不公平的土地占有关系和使用关系使得农民深受剥削,也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和工商业的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一场长期的、曲折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斗争。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到提高农业产量、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实行土地公有化。各项土地政策不断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关系割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是土地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封建的土地制度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被压迫、被侵略的根源。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统治的主要社会基础和代理人。不改变这种土地制度,就不能使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获得解放,也就无从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我组在给初中二年级讲授“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和外交政策”一节时,举行了一次观摩教学。课后觉得有些体会,现在我们把这节课的备课和讲授做一简略介绍。课前我们研究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认为教学目的必须订得具体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才能使课堂教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确定的教学目的是:在具体讲解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基础上使同学掌握:(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阶级要求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空前伟大的土地纲领,它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而加深学生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处祖国腹地的河南,地权在集中下又呈不同的态势:地主占有的土地较此前有所降减,失去土地的农民也日趋增多,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地主靠出租土地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实物地租占有极大份额;农业商品化生产虽有发展,但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显得十分微弱。农村经济呈现日趋衰退的态势。这些情况表明,只有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农民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9.
彭曙耀 《文教资料》2005,(36):202-203
对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改造是近代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为各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资本、劳动力等条件,而且对日后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谓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改造,就是指在农业领域把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寻求地租为目的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以雇佣关系为基础、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一般地,在西方  相似文献   

10.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知识梳理农业经济,是相对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其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次。农业以铁器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耕作特色,而“男耕女织”又最为根本。大致以长城为界,北为牧业区,南为农业区,而以农业为主。在农业区,黄河流域开发较早而江南地区开发较迟。南宋时江南超越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氏族公有制到奴隶制国有制,再到封建土地私有制尤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国有制主要有商代井田制、曹魏屯田制、北魏均田制等。土地私有化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
新型工业化不只是工业制造业的信息化,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高度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工业化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目前,农业小部门化与农民大量化的二元逆向结构,导致农业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不适应、农业低产出与土地高投入不适应、农民低收入与国民经济高增长不适应等问题十分尖锐,已构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对此,我们认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实质,应该是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推动工业资本进入农业,工业技术设施装备农业,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总括起来就是深化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发展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伴随而来的土地买卖的出现,对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已充分证明了这种积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作为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特点之一的土地买卖在发挥其经济作用时,亦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关于土地私有制及土地买卖促进秦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少文章已作评述,本文仅就土地买卖对秦汉社会经济、特别是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所造成的部分负…  相似文献   

13.
革命前的英国社会经济十七世纪英国革命如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是资本主义结构在封建社会内发展成熟时开始的。革命前英国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全国居民有四百五十万人,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住在农村。农村的土地多半属于国王、教士与贵族。英国农民在法律上虽然有了人身自由,并能独立经营农业,但他们没有土地。为了生存,农民必须租种地主的土地,为地主交纳封建地租和负担各种各样的封建义务。英国国王实行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是现代化发展的起点和核心内容.工业化导致要素的空间聚集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化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也彻底改造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但是,我国目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却受到了空间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升空间使用效率才能解决空间供求的巨大矛盾.这个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的方法就是土地资本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构成的基础,它也是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封建生产关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规律;以及诸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分期问题,中国历史上阶级斗争与农民起义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势力消长问题等等,都可以从此得到启发和解释。对于这个问题,各家论述很多,本人所知有限,以下仅就唐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问题略谈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6.
当农民也要取得技术资格,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在许多发达国家被作为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而在中国如何提高4亿多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仍然是一大难题。本文从分析“绿色证书”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入手,论述我国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试对其发展趋势做一些探讨。一、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在旧中国的封建制度下,封建地主阶级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只管收取地租,不管农业收成好坏,根本不管农民的培训。而在许多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耕地相对集中,由农场主雇佣农工经营。  相似文献   

17.
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从此,土地私有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土地兼并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伴生物,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 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 土地兼并现象是整个封建社会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兼并的势力主要有封建官吏、豪强地主和商人等。土…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的西欧在长达数世纪的封建化过程中 ,确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领主制。这种制度有如下特点 :(1)土地等级所有是土地所有制的表现形式 ;(2 )封建庄园是农业生产基本单位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3)领主与农奴是两大对立阶级 ;(4 )封建领主制直接导致了西欧各国的分裂割据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原经济区在空间布局中具有经济社会同质性的特点 中原经济区是中国农业要素聚集程度最高而工业化水平又较低的地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类地区农业要素被吸纳的程度和工业化的进展程度会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范连生  王勤 《天中学刊》2023,(6):124-131
土地制度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基本制度,又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合作化时期,党利用土地找到发展工业生产的关键,通过土地制度变革推进工业化建设。土地制度变革不但直接决定和影响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也始终与国家工业化总战略密切联系着,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影响。深层透视中国共产党在合作化时期主导的土地制度变革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