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阴似箭,转[间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就要成为三年级的中年级学生了。我校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这就意味着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又接触了一门新学科——英语。怎样帮三年级的学生开启英语之门,怎样让他们感到学英语很有趣、很容易?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上好第一节英语课,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尤为关键,因为兴趣和欲望是学习动机的来源。那么怎样上好第一节英语导言课呢?我瞄准了生活。因为,语言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上课伊始,我先放了一段世界著名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原声VCD。当大家被唐老鸭和米…  相似文献   

2.
周玲 《广西教育》2010,(25):63-63
小学三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学生们开始学习第一册时,对英语很好奇、很感兴趣。然而,学习第二册时,学生开始两极分化,有的继续保持对英语的热爱,有的开始厌倦英语,更有甚者干脆放弃,不学英语。这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都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3.
资讯     
《中国教师》2013,(24):4-4
北京2014年起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英语课本刊讯(梁金)2013年11月19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透露,从2014年起北京市小学一、二年级将不开设英语课,调整至小学三年级"零起点"教学。市教委鼓励各校开设校本课程,但不提倡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与英语相关的校本课程。市教委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既减少学生在英语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又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最终让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有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李月棉 《承德师专学报》2002,22(4):92-93,96
师专一年级综合英语课教学是很关键的。在抓好学生基本功的同时,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非英语环境下,努力创造英语环境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满足新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英语是门世界通用的语言,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我国小学生学习英语仍然是困难和低效的,因为他们学英语大部分依然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狭小范围内。每周大约只有三课时的学习时间。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还要学习其他各科,如语文、数学、科学等,这些都会冲淡他们刚刚学到的英语知识。怎样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呢?怎样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学有成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6.
香港(Hong Kong) 公立小学小学英语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官方规定的课程在香港各个公立小学里开设已有一段历史。在公立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学生通常为5—6岁),也有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们通常年龄为3岁)。学校对英语课的课时安排为:一至三年级每周上8节英语课,每节课为35分钟;四至六年级每周上9节英语课,每节课为35分钟,一年共有180—210小时。在香港的公立小学里,约有3,657人是专职英语教师,约有3,998人是非专职英语教师,学生有461,911人。约有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日趋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新时代,英语作为当今社会交际的一种主流语言,其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指出: 2001年小学将开设新型英语课,……有条件的地方一年级可以试点。我省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小学一年级进行新型英语实验,如何根据现代英语发展趋向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造英语学习的内在和外在环境,为小学合作互动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发展契机,怎样构建适合小学生英…  相似文献   

8.
陶莉娟 《教育》2013,(21):56
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对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没有语言环境是一种学习的劣势。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不懂得如何学习,所以相对来说,也就更难掌握一种新的语言。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创设英语环境,并在英语课堂上有效地实施英语教学呢?笔者做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已有四个年头,而近两年的三年级学生在学了两年英语之后,仍然沿用以三年级为起始阶段的老教材。笔者认为三年级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从语言拓展、技能拓展、文化拓展、情感拓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金彩霞 《甘肃教育》2014,(21):102-102
正小学英语教材的安排已经开始向活泼有趣的方向发展,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把课上得有趣一些,学生就能够对英语保持新鲜感。所谓"喜欢形式才会深究内容",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英语课的形式,努力为学生搭建动感课堂的平台,让学生对英语课翘首企盼。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国大部分学校到三年级的时候才开设英语课,每一次笔者开始教三年级的英语课时,第一节课都不带课本,不给孩子们太大的压力,更不会让孩子  相似文献   

11.
薛伟华 《西宁教研》2000,(1):39-39,41
我校1998年秋季在三年级六个班开设了英语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成功,在这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大胆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学研究》2007,(3):55-55
一、韩国低年级开设英语课的争议1997年,韩国从小学三年级进行英语教育。2006年,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决定将在全国50所小学进行试点,给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英语课。  相似文献   

13.
去年暑假,我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某著名高校做教师。儿子的户口从河南随迁到北京,并将在这所高校的附属小学读小学三年级。两地的语文和数学进度没有差异,可是这所附小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当时已经学了四册,儿子原来所在的学校却没有开英语课。如果儿子的英语学习跟不上,不但以后的学习无法进行,而且直接对他适应新环境、树立自信心产生不良影响。于是我买来了四本书和磁带,琢磨着怎样在暑假一个月里给儿子补习四册英语。拿到书后,我庆幸这所学校选用的是一套科学的英语教材,很符合小学低年级双语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大家长对孩子英语学习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把小学英语课教学从三年级提前到一年级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相比幼儿园英语教学随意性大、学习要求低或无要求的实际情况,有具体目标和确切学习任务与要求的小学英语课,对于小朋友而言,存在一定心理差距,需要一定的适应周期。所以,一年级英语教师的工作挑战性尤为巨大。一方面他们肩负着随时随地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另一方面,尽快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  相似文献   

15.
汤常丽 《课外阅读》2011,(9):191-19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国家开设了小学英语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但在很多农村小学,由于教师课业负担很重,学科交叉教学,又没有专职的英语教师,英语课形同虚设,成了学生的“玩课”。往往到了小学六年级,为了应付小升初考试,英语课又变得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确定了小学从三年级开始教学英语。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6个年头了,这期间.我彷徨、我困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结果却不咋的。我学习,我实践,我反思:为什么老外给中国学生上英语课,手舞足蹈,性情挥洒,效果却出奇的好呢?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从1991年起在四年级开设英语课,但是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他们发现,学生对教材内容接受起来很吃力,而且学了就忘,造成了英语又难学又难教的局面。于是他们从1997年起开始引进马承主编的科普版《小学英语》教材,实验他的“三位一体”教学法,三年来,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位一体”在小学英语阶段主要体现为“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也隐含着“词汇、语法、功能”的三位一体。 一、巧妙地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四年级学生都有一定的汉语拼音基础,这套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入手,…  相似文献   

18.
小学英语教学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薄弱,理解能力较低。特别是农村小学从三年级才开设英语课,孩子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因此,要做好农村小学英语课的教学,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下面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验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新课程教学法的实施阶段,由于新课程改革力度比较大,许多地区在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在小学阶段英语注重口语的操练,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兴趣较浓,而当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随着新课程难度的一下加大,词汇较多,有一部分学生慢慢就在英语学科方面明显地感觉吃力,再加上对初中学习的方法还没有适应,整个班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因此,怎样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语言运用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师面对的一个课题。现对此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仲明 《考试》2009,(11)
小学三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对学生来说这门课是新鲜的,吸引力很大,但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光靠兴趣持续不了很长时间,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持之以恒。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课外预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