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适应21世纪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我院体育教学改革中把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学生必修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普及太极拳的价值和意义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观察法、实践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磨练坚强品质意志、健全全面身体素质方面等对武术之太极拳的锻炼价值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太极拳在高校的普及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这一热点问题,多年来往往是学术探讨多于实践行动,改革成效不明显.南京理工大学在“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人为本、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下,在项目设置多样化、取消基础课、普及选项课、普及太极拳和游泳、提高理论课时、男女合斑上课、实行有偿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进行研究,发现太极拳自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普及创新三个阶段.原始创新阶段,陈式太极拳得以形成;继承创新阶段,杨、武、吴、孙式太极拳显现于世;普及创新阶段,太极拳、剑普及套路,太极拳、剑竞赛套路、段位太极拳、械套路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教学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融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在<全民健身计划>中被列为推广普及项目.大学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主体,所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简化太极拳积累了几千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吸聚了杨氏、陈氏、吴氏太极拳等流派的优点和精髓,为便于普及和推广而编制的。而简化太极拳的特点是架式平稳舒展,动作轻松灵活,式式连贯一气,运动相互衔接,运动圆弧相连,拳路圆滑灵活,意识与运动相结合,上下内外完整一体。运动兼作呼吸,呼吸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太极拳的特点和功能及推广的可行性的分析表明,推广太极拳适合我国的国情。认为太极拳具有健身价值高,深受大众喜欢,便于推广普及,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运用“整体分解法”与“常规顺式教学法”教授太极拳的效果作了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太极拳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整体分解法”教学优于运用“常规顺式教学法”教学的原因,提出了在高校普及推广运用“整体分解法”教授太极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运用“整体分解法”与“常规顺式教学法”教授太极拳的效果作了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太极拳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整体分解法”教学优于运用“常规顺式教学法”教学的原因,提出了在高校普及推广运用“整体分解法”教授太极拳的建议,这不仅对提高高校太极拳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对教授其它年龄段的人群学习太极拳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其它武术套路及其它体育套路项目的教学改革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国时期太极拳著作中序的研究,了解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太极拳的认识和态度.研究发现太极拳被赋予了强种强国的政治任务;太极拳健身功效被普遍认可;太极拳出现了理论不断渗入和被借鉴的现象.张三丰创拳是当时太极拳源流观的主流;太极拳成为中西体育文化对抗中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快乐体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既增加其娱乐性和趣味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11,32(3):1-10
本文首先从体育概念的语源、本义,说明体育不是斯泡特(sport),而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引三个国际文件为据。接着分别论述了体育的属性、对象、目的或目标、手段、体育课、体育教师和体育的形成史。最后,论述了我国当代体育发展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学校体育现状出发 ,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教育衔接进行分析 ,认为课堂教学的局限和不足难以实现终身体育 ,只有充分发挥课外体育的优势 ,课外体育与课堂教学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 ,才能确保终身体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体育"就是"身体教育"--谈"身体教育"术语和概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5,26(5):8-12
本文从法语、英语、俄语、德语、日语和中文的史料,探寻"身体教育"术语的符号表现形式和概念的演变.求证中文"体育"概念应有的含义及科学规范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体育的本质和功能,在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不同的基础上指出体育的功能是体育本质的现实反映,进而使人们在探求体育本质与功能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体悟到体育不仅是健康的延伸,更是文化与品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试谈"快乐体育"和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今天,“快乐体育”和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两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快乐体育和挫折教育的关系及如何实施快乐体育和挫折教育等方面来阐述两者的重要特征及应用,目的是使它们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不同功能,同时又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溢彰。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指协调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的、娴熟的、敏捷的优美动作,以及坚毅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讲究讲解语言美和动作示范美,力求教态美,注意教学方法美和场地器材布置美。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构思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顾雪兰 《体育学刊》2003,10(4):98-100
学校体育资源是我国最丰富的体育资源,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所面对的社会基础、战略地位以及现状的分析,对我国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杰  刘卓 《体育学刊》2002,9(4):5-7
探讨了体育的本质和功能,提出了体育的属性。体育是一种强健身体的教育,它的独特功能就是育体。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认知、技能、情意”的目标分类并非针对体育课程所提出,这种分类缺少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目标,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价值,不适用体育教学的目标制订。“知识与技能、体能、情意”的目标分类更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对其归纳修正得出更加明晰的关于体育实践课教学的目标分类:促进动作发展的技能目标;促进身体发展的体能目标;促进精神发展的情意目标。三类目标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