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所谓的"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李庆华  赵文凯  巩磊 《内江科技》2008,29(4):160-161
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了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以求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苗 《科教文汇》2009,(14):67-67
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的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齐齐哈尔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为齐齐哈尔市及其它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线工作者,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直接影响。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概况,进而探讨高校辅导员发挥优势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杨兵 《科教文汇》2008,(26):13-13
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线工作者,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直接影响。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概况,进而探讨高校辅导员发挥优势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健康测量工具SCL-90量表,调查了甘肃省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对其进行了身体健康测试。结果表明:有38.74%的大学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大学毕业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很差;且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运动能力呈正相关。建议:学校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通过多种渠道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各种压力,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浅谈职业中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霞 《科教文汇》2008,(34):84-84
对职业中学生而言,心理健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不但要求职业中学学生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将来的成才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如何提高职业中学班主任对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佩仪 《科教文汇》2008,(20):80-80
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中学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时期”、“心理危机时期”,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试图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文中作了初步的探索,探寻一些实际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重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状态,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陈善勇 《科协论坛》2007,(6):160-161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呈多元化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中学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时期"、"心理危机时期",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试图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建军  闫春阳 《科教文汇》2010,(17):209-210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是塑造儿童心灵的工程师,担负着传递人类文明火炬和培养下一代的崇高使命。其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情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身心健康的新时代人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持久深入开展,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格健全和心理状态健康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承担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要项目课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将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阐述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使学生迅速适应多变的二十一世纪,显得越来越重要。语文学科以其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和教学目的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内在教育因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昌媛媛 《内江科技》2010,31(11):52-52,6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中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合作意识;性格孤僻,自私心理严重,生命意识淡漠等。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希望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发展。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素质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今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