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诚信建设     
诚信做为道德范畴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反映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的信用程度。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河南省鹤壁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诚信建设开展的各项工作,讨论了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中国传统社会诚信保障机制和西方社会诚信保障机制对于当代中国诚信保障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依赖宗教文化、法律体系、诚信道德资本化、严密的社会信用记录体系等机制保障社会诚信.中国传统社会依赖道德宣教机制、民间舆论监督机制、人伦关系制衡机制、契约联保机制保障社会诚信.比较和借鉴西方社会和传统社会保障机制,当前中国诚信价值观建设需要构建社会法律保障机制、诚信信息公开机制、社会奖惩导向机制和社会文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杜允 《科技风》2013,(14):190-191
在信用经济时代,诚信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更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当前大学生诚信现状,并通过一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诚信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文化的支撑,诚信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道德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对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市场秩序,提升政府公信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建立和谐社会,必须以诚信为本,营造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建立一个民主法制、诚信好礼,生机勃勃、国家祥和、人民安康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诚信道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是和谐社会健康顺利发展的必要前提,倡导市场诚信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7.
张明 《内江科技》2010,30(1):4-4,6
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之一,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它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践行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基本道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和谐的文化可以在全社会形成高尚的道德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既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因素,又结合当今实际情况,着力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
浅谈会计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涓 《大众科技》2006,(4):148-149
诚信是社会的灵魂,而会计诚信是信用经济的灵魂。和谐社会需要诚信,市场经济需要诚信会计。会计诚信是促进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我国的会计诚信机制,才能共创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邓祥明 《科技广场》2007,(12):43-46
诚信作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出发点,也是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诚信政府是诚信社会的定心盘,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的诚信。文章从政府诚信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在分析我国目前政府诚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塑造诚信政府来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体育客体意义的认识。人文体育思想的渐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人文意蕴的感知。在体育价值观的嬗变过程中,探寻新的指引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体育价值观中的人文特色,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中,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问题让人担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如何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引起了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通过分析产生不诚信现象的原因,阐述了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构建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不仅把诚信视为伦理道德本源性的一种规范,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的根本纽带,更是为人之道、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诚,王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孝而不诚则无孝,弟而不诚则无弟”,“诚,天之道也。诚之.人之道也”。然而,诚信缺失却成为当今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失信,企业作假.个人信用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诚信”一词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俗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14.
李珊 《科教文汇》2012,(24):11-12,20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受普遍性价值观与多样化价值观博弈的影响,高校部分学生出现了价值观困惑和诚信道德欠缺的现象。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境界自我提升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珊 《科教文汇》2012,(8):11-12,20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受普遍性价值观与多样化价值观博弈的影响,高校部分学生出现了价值观困惑和诚信道德欠缺的现象。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境界自我提升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诚信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培养诚信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良好的诚信氛围、建立健全诚信体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袁朴 《中国科技纵横》2011,(9):368-368,373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就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德的教育,使大学生获得必要的诚信道德知识,激发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的情感体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践行诚信道德。其教育之对策主要有立足高职院校特点,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新模式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任何社会都是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的矛盾和统一,绝对的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适应的。“和谐社会”首先就是一种价值观,是人们所追求的关于社会的一个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笔者试图从价值观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路径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学业作弊严重、学费恶意拖欠、恋爱动机不诚、功利思想严重、网络道德虚无是当前大学生诚信行为失范的突出表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内部根源主要是大学生自身思想认识的扭曲、自身道德信仰的不坚定,外部根源主要是社会不良环境的侵蚀、家庭教育的误导和学校教育的缺陷.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要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评价的体系,另一方面要净化大学生的社会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王惠茹 《科技广场》2007,(2):247-249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文中从和谐社会的内涵本身、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如何认识和处理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几种关系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了当前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