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龙 《科教文汇》2013,(29):12-14
提高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求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课题组对上海市奉贤区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浓、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不新、教学形式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曹冬雷 《科教文汇》2009,(22):169-169
实践教学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结合医学生特点,以情感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将实践教学的实现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路径,使大学生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喆 《科教文汇》2008,(30):14-14
青年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后备军。本文从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应从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科研促教学;结合大学生实际组织课堂教学;增加对学生情感投入提高教学效果这三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倪雅娟 《科教文汇》2012,(34):153-154,162
本文从金牌文化倡导的“育人创佳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共性出发,结合运动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实际,探索金牌文化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案,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只有持续进行下去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目的需要、以学生的能力拓展和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6.
王德琼 《科教文汇》2010,(19):16-17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培育功能,如何开拓创新,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每一个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既是责任,又是考验。本文试图从和谐人格、合作能力、法律素养、民族精神培养等方面来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职学生的培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谷俊  葛丽 《科教文汇》2013,(11):38-39
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知识性强、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教学方法单调等三个主要问题的深入挖掘,提出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观,革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谈心理咨询的相关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金花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81-181,183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思想政治论课教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把心理咨询的相关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有利于增强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能感,有利于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顺利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当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存在着教学效能感低的问题,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西藏高校和社会等方面着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张彩虹 《科教文汇》2012,(34):165-16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邹永红 《科教文汇》2020,(10):56-57
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需要综合统筹,从内容要新、方法要杂、沟通要实、素养要高四个方面,通过灵活选取课程材料、运用自媒体和专题教学的方式改良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沟通互动、提升专业素质,全面增强思政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才能确保各类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该文结合管理学教学实际,提出从管理职能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融入和案例切入等几方面融入管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郭瑶月 《科教文汇》2020,(11):55-56
艺术院校因其独特的专业构成,在教育教学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因此,艺术院校的思政课也应该注重针对性和专业性,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在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诸多共性中,意识形态性是最为显著和最具有实践意义的,通过意识形态共通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陈少珍 《科教文汇》2012,(16):22-23
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道德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找出提高职业道德教学的实效性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崔玉隆 《科教文汇》2021,(11):137-138
在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应根据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教师不仅要提升政治思想素养,更应提升专业素养,加强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思政内容应更贴近学生的工作和生产实际,根据学情变化做出差异化调整,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怀的培养,将显性灌输和隐性渗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现方式。近年来,课程思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如何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一直是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被不断探讨的重要环节。该文以光学课程教学为基本载体,思索恰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与科学素养引导的课程思政教学充分融合,做好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周旭  王峰 《科教文汇》2021,(10):86-87
《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在各学科、各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高课程德育的实效性。该文以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专业课程实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力求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进一步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伍丹阳  赵元 《科教文汇》2021,(12):62-63
大学语文课程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目的。该文从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语文课具备的德育功能和人文属性出发,对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明确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须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在各级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各类专业教师结合教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多维度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该文基于“食品工艺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映射点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课相辅相成、同向而行。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非常必要。该文以“先进材料连接技术”为例,探讨如何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并提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