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以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智能手机App应用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兴盛,由文学创作者、文学编辑、文学期刊、文学出版、文学传播等构成的文学生态受到相当大的冲击。本文认为传统文学出版通过借力自媒体平台,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刘祥平 《新闻窗》2010,(4):90-91
以个人博客内容为来源的“新闻爆料”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内容补充,同时也通过传统媒体的二次传播获得更为广泛的扩散,取得更为显著的传播效果。目前,个人博客围绕公众人物的“新闻爆料”较为典型.一些个人博客更专以爆名人之料为其特色。这些以“知情人”姿态透露出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总结历代文学创作的成就时,常常说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汉赋”,作为400多年汉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具有受其时代背景深刻影响的文体特点.文学批评家论及这一特点时,都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丽。本文试从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及时代背景等方面来论述一代汉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牛客”.英语newsblog(新闻博客)的译音,指在网络以博客日志的形式发布新闻、提起论争的新闻传播个体。  相似文献   

5.
博客作为网络写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文学类型,从其形式上看,它拥有简洁、立体、系统化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它是人们个性化思想、个性化生活的记录以及个性化情绪的宣泄。如果以传统文学的尺度来衡量,博客中的绝大多数文字都称不上文学作品,但是我们又会很容易发现博客文字的一些文学性成分或文学因素。网络写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博客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陶从主题和功能方面对“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加以辨析。理性地分析“新闻博客”在结构和传播功能方面的特性,最后得出“新闻博客”无法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也很难发挥现代新闻传媒的功能,“博客”不能成为新闻传媒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如《敦煌变文传播研究》一书的作者开篇所说:“文学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整个生存活动而发展.人类对文学活动的认识与研究也在不断地展开、深入和丰富。”然而以往的文学传播研究,一方面偏重于对文学活动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静态观照.而疏于对文学传播这一动态环节的研究:另一方面受文士主义批评意识的影响.研究者对于文人传播体系各个环节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对民间文学传播体系的研究则不够系统。正是基于对此前学术缺失的警醒,《敦煌变文传播研究》一书无论是在问题的选取还是视角切人上都显示出了一定的独创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8.
马子涵 《东南传播》2023,(8):107-109
文章从迷因理论出发,以“疯四文学”为例,探析其生成传播机制与传播动因,并对该传播现象进行反思。研究发现,“疯四文学”作为网络迷因,其生成与传播机制包括迷因的模仿与复制、迷因的传播与迷因的变异三个阶段。而该迷因流行的传播动因则包括其符号的简洁性与趣味性、迷因传播节点的固定性、迷因具有的社交货币属性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群体身份认同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博客”英文为“weblog”,简称为“blog”,就是发布在网络上的日志。blog的中文名称并不统一,较常用的是方兴东和王俊秀提出的“博客”,我们也就沿用这一译法。随着博客的应用和研究,“博客”的含义已经涉及了与网络日志相关的服务、内容、技术和文化现象。从服务的提供来看,博客具有空间免费、界面友好的特点;从内容及结构来看,博客具有文体自由、三维立体的特点;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博客具有个体凸显、结群自愿的特点。①正是以上特点,赋予了博客鲜明的新闻传播功能。在社会学理论中,功能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泛指构成某一社会系统的要…  相似文献   

10.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11.
移动出版     
背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随时随地传播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移动电视”、“移动博客”的兴起就是明证。“移动电视”是指在公交车、地铁及车站、机场等流动人群密集的场所安装移动电视接受设备以播放电视节目的新型电视形式,它具有传播信息和广告发布的双重功能。“移动博客”  相似文献   

12.
文学传播学是从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话语体系,研究传媒的文学特性、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地域与文学传播接受相关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传播手段的改进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耽美小说”及其传播历史 “耽美”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最初指的就是唯美主义。广义上的“耽美”指的也是唯美主义,但后来逐渐被日本漫画所用。引申为代指一切“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本文所讨论的“耽美”即是这个意义上的。因此“耽美”是同性恋文学与唯美主义文学交叉而生的产物.与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又与两者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博客的普及不仅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人类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博客传播的改变。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的“虚拟主体”。拥有博客一个人就有了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主体。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理想。本文分析比较了博客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不同特点,提出博客传播的核心在于个人主体身份的确立。通过盛大新浪事件和九江地震博客报道的案例,进一步说明博客的出现,将成为大众媒体不可替代的新闻源,而且新闻日渐成为一个过程,极大变革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当然,两者的关系不仅仅是冲突,未来更多是互补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博客凭借其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传播特质,自产生之日起便显现出巨大的传播力量。随着全球博客浪潮的兴起,有人惊呼“狼来了”,认为博客巨大的传播力量必将颠覆传统媒体;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博客只是一个“无序信息的垃圾场”,不可能成为主流。笔者认为,过高或过低评估博客的影响都是不恰当的,博客与大众媒介除了竞争之外,更多体现为一种共生互惠的关系,传统大众媒介完全可以借新媒体舞台获得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既是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的理想标志是,传播文本所蕴含的价值最终在交流互鉴中融合成为接受方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价值认同是理想的国际传播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其实践路径是文学文本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作为具体操作手段,按国际出版市场规律办事,较多地选择国外版权代理商和接受方译者等“他者传播”做法,是在“坚持商业出版”这个大的经营理念下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名阳 《新闻传播》2010,(5):106-106,108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博客传播发展现状和博客传播特性。通过对于博客传播和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比较.分析了它对于传统的传播惯例的颠覆.以及在不显著的方面,对于传统传播惯例的遵守。  相似文献   

18.
于芳  张婷 《大观周刊》2011,(22):69-69
新世纪现代体育的飞速发展和体育科学的日益繁荣.特别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迫切需要体育各学科之间交叉、融会、综合发展。而“体育文学”的研究恰恰是一种综合性的考察与新的学科交叉点.一个既是“体育”的组成成分.又可以纳人“文学”领域有相对独立的“体育文学”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被不断的赋予崭新的意义.从而成为人类重新认识“体育”与“文学”过程中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杨于泽 《青年记者》2009,(17):57-58
一 “精英博客”和“话语霸权”是两个很“潮”的概念,时下社会热议,学界也在探讨。《中国新闻出版报》6月份就发表过述评,认为“名人博客”存在传播特权和话语霸权,必须进行法律规范,加强自律。所谓传播特权,表现在门户网站以超链接方式向受众推荐;所谓话语霸权,是指博客的所谓“民风效应”,即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童莉 《军事记者》2010,(2):47-48
21世纪以来,以博客、播客、QQ空间等为代表的草根媒介出现并逐渐壮大,形成与传统大众媒介相对应的传播态势。“中国博客大众化元年”后,草根媒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能让普通民众快速成名.如“十年砍柴”等人的博客。如今,草根媒介的“小道消息”也为网民信息提供来源。本文就新媒介环境下的草根媒介对三大大众传播理论(“把关人”、“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