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完整题即为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只给出部分条件或问题,需要先补充一个或几个条件或问题,然后进行解答的应用题。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1.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已知小明有8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__________”这道题用两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能提出许多可以解答的问题,可知它是开放型的:①小明和小红共有几支铅笔②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③小红比小明少几支铅笔④小明的…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谈的非完整题是指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只给出部分条件或问题,需要先补充一个或几个条件,或补充问题,然后进行解答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3.
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如果应用题的条件、问题或叙述方式稍有变化,学生便一筹莫展。设计一题多变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  相似文献   

4.
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对应着 ,学生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 ,找出中间问题 ,才能解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下面谈一下具体作法和浅见。一、加强基础训练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可以让学生循着一步应用题的思路 ,通过议论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中间问题 ,由于这种分析不是全新的 ,只是在分…  相似文献   

5.
一道复合应用题中,除了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外,还隐藏着一个或几个未知数量。要解答这样的应用题,必须先求出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未知数量。它是已知条件所解答的问题,又是解答最后问题所必须的条件,所以叫做应用题的中间问题。提出中间问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中间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向美玲 《小学生》2013,(5):38-38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一、应用题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小学应用题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插图应用题;二是图文结合的应用题;三是补充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四是文字应用题。通过应用题教学,学生素质将会有较为全面的提高。插图应用题是一幅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上的内容,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解答。这类插图应用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解题能力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补充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比例,这类应用题的内  相似文献   

7.
由于两个数之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学生在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往往把写成分数形式的比当作分数来计算,或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当作分数乘法应用题来解.学生对如何变通解答“分数”与“比”的应用题感到困难.为解决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存在的问题,可把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试用题组形式设计练习题进行教学.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题多变就是改变一道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使之变成另外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分析、解答某一类应用题,加深对此类应用题的理解,牢固地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特点、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通过一题多变,还能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自编应用题常见的几种形式:1.给定问题,补充条件.例1 补全下列应用题的条件,并解答.某农场去年收水稻2400吨,___去年和今年共收水稻多少吨?这里需要补充今年收水稻的吨数,用直接条件,间接条件均可.如(1)今年收水稻3000吨;(2)今年比去年多收水稻600吨;(3)今年比去年多收1/5(或20%)等等.2.给定条件,提出问题.例2 给下列应用题补上问题,使题目完整,然后解答.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多1/5,______?这里需要补充的问题很多.如(1)女生有多少人?(2)一共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或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4)男生比女生少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应用题的基本知识,理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四种训练,以便学生理清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条件和问题的对应训练。把一些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或显示在屏幕上。可以要学生从卡片中提出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也可以给出一组条件,让学生从卡片中选择相适应的问题;还可以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卡片中选择出能解答这个问题的条件。这样反复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条件解应…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答一般应用题往往需要用到题中的每一个条件,但有些应用题却不是这样,常出现多余的条件,在解答题目时是用不到的,这样就使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可见,如何指导学生解答带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一、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可能会出现的多余条件,打破以往每个条件都有用的思维定势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如能抓住这一时机,在例题教学中有意地向应用题中增添多余条件,让学生在解答时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2.
第四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是加、减混合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开始。从解答一步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解答多步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关键。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过好这一关,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是明显的。但也有已知条件不很明显,隐蔽在应用题中的,这就为学生解答应用题增加了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或者把隐蔽的条件落掉,或者把题中的“一星期”、“六月份”等当成了“1”、“6”等。因此,教给学生找出应用题中的隐蔽条件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14.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采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我的体会是:一、读是基础读题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理解题意。学生只有认真地读题,才能对题中的关键词、句有准确的理解,并搞清条件的真正含义或遗漏的条件。特别是可以发现题中的隐蔽条件。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使学生搞清复合应用题的发展结构。让学生在练中领悟到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以下着重谈谈如何围绕着复合应用题发展结构设计练习的几点做法:一、根据算式的发展,进行编题练习应用题编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题型特征,提高解题能力。根据算式编题可以先采取从一步到两步,再到三步……的相关连续编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先出示算式“4.8×5”,学生很快地就会编出许多乘法应用题,这时教师就抓住其中的一道:“某人每小时  相似文献   

17.
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起始,它的难点在于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如何提出中间问题呢?需从要解答的问题中去找条件,或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解答多步计算的应用题可以依此类推。因此教好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学好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也是由一步应用题过渡到多步应用题的桥梁。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加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好基础,做好铺垫。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因此教学前应先复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好以下知识。 1.熟练解答已学过的五种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认为,学生自编应用题是我国解放后从苏联引进的.实则早在70年前,杨祥塵先生在当时《教育杂志》上发表《算术科的自学辅导法》一文的末一段,就谈到了"儿童自作题",即学生自编应用题.只因后继无人,就湮没而无闻了.苏联的学生自编应用题,通常只要求学生在不完整的题目里,补充一个条件、一个数目或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实际上只能称之为编写应用题的基本训练,教学价值不大.现在,我们应着重进行的是创造性的学生自编应用题.什么是创造性的学生自编应用题呢?现举口头编  相似文献   

19.
设计“开放式”练习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教师实施“开放式”习题教学的基础。例如有这样一道开放题:购进的苹果比鸭梨少45(补充不同的条件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再解答)。从题目的编排用意看,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特征,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习题出示后,我请同学们把这一题目分别补充成四道应用题(包括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和两步计算的乘除法各一种)。学生认为这题要求简单,稍加思索,便纷纷举…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几年来,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题多变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一题多变,就是把一个应用题变成两个或几个连续的简单应用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由分步解答到列综合式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