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曾有过这样一则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一是亲人型;二是亲近型;三是柔和型;最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一是“古板严肃”型;二是“警察”型;三是“部队长官”型。这则调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每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学生期待人性化的教师,说明了我们的教育需要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服务者应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弯下腰去”了解每个孩子。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想些什么,他们的爱憎喜好,同时更要了解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  相似文献   

2.
处于人生特定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认识上会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他们不自觉地犯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批评也成为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必用的常用手段。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以我们的体会而言,教师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做到“四要”与“四不要”。  相似文献   

3.
现在人们吃“绿色食品”,买“绿色家具”……,难道批评不可以“绿色”吗?回顾、反思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但由于年龄还小,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他们往往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过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做老师的一不必要大惊小怪,二更不要大做文章。小学生需要更多的是赞赏,但也需要批评。关键是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教师是选择责难和声色俱厉的批评方式,还是选择启发和严而不厉的“绿色的批评”方式,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后者。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五种“绿色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4.
讲好一堂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又表现在学习兴趣上。教师的情感好…  相似文献   

5.
特殊学生的批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常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采用批评手段是必要的。一般说来,对于心理承受力强的学生,恰当的批评能迅速奏效,但对于一些特殊学生,如果批评方式选择不当,就会事与愿违。这里,我谈谈几类特殊学生批评方式的选择。 一、对情感偏激型学生“冷”处理。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中学生正  相似文献   

6.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样一句话在教育界盛行: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的初衷,我想大概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是不错的。但深入一想,这句话也有它不周全的地方。1.教育理念上,“桶论”强调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使人立刻想到“灌输”的形象。似乎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给”学生灌输知识,而这种“灌”采取的是从上往下“倒”的姿势。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使有了“一桶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教师的桶和学生的杯里装的都是“水”,老师桶中…  相似文献   

7.
向前 《教育艺术》2004,(7):38-39
作为班主任,批评学生是常有的事,但是批评要讲究艺术性,使学生心服口服,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是指教师紧紧围绕着后进生的情感展开工作.以情感  相似文献   

8.
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感情。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人的情感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渴望成才,但感情脆弱,可塑性强,其心智的发展不但需要知识的补充,也需要感情的引导。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教书育人中的情感作用不可忽视。我们知道,教育的最基本因素是师生之间结成一定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之功重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  相似文献   

9.
郑虹 《成才之路》2014,(8):34-34
批评旨在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因此,批评首先要使被批评者听得进去。对小学生的批评教育,教师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把握好学生对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分辨能力,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说理分析,从而让学生做到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以情感人,使学生产生与教师相应的情感,从而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适当的批评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手段,但批评往往就像医生的手术刀,为人治病却要使人品尝着痛苦的滋味。这样,即使教师善意的批评也常使学生心生戒意,产生抵触情绪。产生这种效果是由于教师批评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没有将学生这种受教育的需要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能认真研究一下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让“忠言逆耳”变为“忠言悦耳”,效果就不一样了,请看下面几例。 一、肯定学生,褒重否轻 案例1程强上课玩打火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唤起学生的警觉,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留情面或婆婆妈妈,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批评要讲究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批评学生欣然接受,不但引以为鉴还进行深刻反省;有的批评学生难以承受,甚至激化了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从此一蹶不振。要想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批评这门艺术。而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朵。作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针对被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合和情节以及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切忌“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2.
回首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不禁令人沉思。课堂教学死扣章句,条分缕析的,条条框框使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没有感觉的容器,也没有了情感和快乐,更没有了灵活,也使“语文”这个最具灵性的学科失去了灵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要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和活力。一、还学生以灵性。如果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灵性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学生,应多给他们开放、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学业落后又顽劣不驯的学生感到失望时 ,甚至教师在辩解自己的过失教育行为时 ,我们常能听到这样一句饱含复杂情感的话 :恨铁不成钢啊!“铁不成钢”教师能“恨”吗?恨不得。因为“恨”可能变成“狠”。“狠”了 ,教师对学生就可能会厉声斥责 ,或者尖刻嘲讽 ,甚至体罚与变相体罚……这一切不要说对学生成长无益 ,就是教师本人也可能因此陷入纠纷的尴尬 ,遭到公众的指责甚至法律的追究 ;“恨”还会生“弃”。教师的“弃”常会导致学生的自暴自弃 ,使学生的进取心锐减。这样 ,“铁”非但不能成“钢” ,还可能变得锈迹斑斑。也不该恨。教…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方法失当,往往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隔阂。这种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排除,会使学生产生压抑自卑心理,或消极对抗情绪,甚至会发展到公开拒绝教师正当要求,阻碍教育的顺利进行。避免和消除学生情感障碍,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讲究批评艺术,避免情感障碍的产生。 批评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在实施批评时必须对方式、方法进行斟酌、取舍,在心态上做到三个控制。第一,情绪控制:发现学生的错误行为时,  相似文献   

15.
王萍 《教育革新》2009,(11):14-14
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个教师都从事着教书育人的事业。每个人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都批评过自己的学生,可以说,“批评”在教师的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因为这也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可是“如何批评”这个问题大家似乎并没有过多去思考过,也就是说.批评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批评不等于责骂、甚至是辱骂.更不等同于威胁、吓唬。  相似文献   

16.
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方法。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虽然是有根有据,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却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什么?关键是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没有掌握批评的决窍,教师一厢情愿,措词又过于激烈,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因此,教师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就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做到师生间的感情沟通,使教师批评学生的忠言由逆耳变为顺耳,从而使学生通晓其理,自觉地改正自己存在的缺点。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讲气话在教学中,有时学生顶撞教师,与教师发生争吵是难免的,当学生一时脑热…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因教师不当的体罚而给学生造成伤害的事情屡屡发生;学生或家长因对教师不满而采取极端做法的例子也不再鲜见.是什么让我们本该融洽的师生关系变成这样?--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孩化的普及?是教育制度的使然?--或许都有.那么在现行教育制度下的我们,我们该怎样在这大教育背景下,努力实现既培养人才,又使师生关系和谐呢?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应该放下师长的架子,从内心深处关爱学生;要求学生时要做到宽严有度,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言辞得当.  相似文献   

18.
教育界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忠诚于教育事业,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标准,是自己对自己最重要的要求。我们每个人应当把培养学生当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能够站在如此思想认识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就一定会热爱教育,更会热爱学生。只有我们把教育视为体现自己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工作,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我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为教育奉献一生。那么,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甘于过清贫的生活,不去追求什么“轰轰烈烈”,不去追求什么“经济效益”,只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着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不失教师这一身份。我是一个有着31年教龄的老教师,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怎样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尊崇的好老师,一直是我奋斗的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好教师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20.
批评教育呼唤“南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批评一定要讲究艺术;;掌握好“度”。既不要板起面孔、冷若冰霜;;也不能过分“包装”批评;;而使批评失去本身的教育功能。在不伤害师生情感的同时;;真诚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颜悦色、春风化雨地引导学生;;才能使批评产生最佳效果。本期编辑的几篇有关批评的文章;;试图使教师们对批评工作有一些方法上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