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智慧课堂.品德课程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因此,应从凸显生活气息、彰显动态生成和注重实践感悟三个方面来思考与探索生本的品德课程课堂建设.  相似文献   

2.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智慧课堂.品德课程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因此,应从凸显生活气息、彰显动态生成和注重实践感悟三个方面来思考与探索生本的品德课程课堂建设.  相似文献   

3.
孙巍 《黑河教育》2014,(7):36-36
生本理念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它以学定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最大程度产生共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观念对传统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减负增效”就是其中的两个方面。初中科学生本课堂的实施整合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实践证明“营造学生熟悉的情境、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激发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全面激活学生的感官、凸现自主探究”等是实施科学生本课堂。从而达到促进减负增效目的之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生本课堂应该是民主的 众所周知,民主的课堂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需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需要,生本课堂也不例外。何谓“民主的课堂”?襄城实验小学的张德兰校长给了一个很好的阐释。她说:“一个民主的课堂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即充分的相信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充分的发展学生。”而她的这一阐释完全和生本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张校长的阐释中有三个关键词:相信、尊重、发展。相信学生,我认为应该就是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学习者,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本能。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者站在地铁旁边,一个小孩子问他:“爷爷,到伦敦的火车几点钟开?”老者说:“四点四十四分。”孩子又问:“几点钟开?”“四点四十四分。”老者又答到。孩子再问:“几点钟开?”老者说:“你不是已经问过好几遍了么?”孩子说:“我喜欢看你说‘四点四十四分’时胡子一翘一翘的样子。”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它让我们看到:这,就是儿童!他们不像我们成人一样,有很多的考虑,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能依靠自己的学习天性来思考问题,这难道不能说明儿童本来就是一个学习者么?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充分的相信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创新,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潜能,才会认真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就是尊重学生,因为相信是最大的尊重。发展学生,应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切为了学生”,这应该是生本课堂的落脚点。究其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在听、说、读、写等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名教育者,只有心中装着学生,只有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价值的原则,我们的课堂才高效,我们的教育才有价值。也只有在民主的生本课堂里,学生才有被发现、被承认、被赏识的感动,才有主动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特殊活动,“生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准确定位教师引导着力点,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顺利、高效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本文从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指导、生成的优化四个方面阐述“生本课堂”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要设置有效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生本课堂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虚空泛化,教师调控是生本课堂理念的应有之义.教师的有效调控犹如温暖阳光,照亮生本课堂,让课堂走向开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中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9.
刘晓华 《教师》2012,(8):91-92
文章从关注师生发展出发,通过对构建、实施、辐射“13334”式生本课堂理念与策略的阐述,说明生本课堂改变了教师落后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促进了师生发展,推动了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存军 《新疆教育》2013,(11):41-41
“生本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相信学生,全面地依靠学生”,把以往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生本教育能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走生本之路?2011年3月,我们申报了“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丽蓉 《教师》2011,(18):101-101
什么是生本?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其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那么,“生本”理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如何运用,从而实现音乐课堂的“生本化”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生本化”课堂的几点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生本课堂,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创新的教学形态与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注重生本课堂,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承认学生的巨大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生本课堂理念下,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注意由"独白"转为"对话",要创造富有趣味的,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促进课堂生成,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原则。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主张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构建高中历史生本课堂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一、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一、“生本式卓越课堂”内涵特征 “生本式卓越课堂”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由最优化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独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基本特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落实“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第二,强化“先学后导,评价反馈”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生本课堂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虚空泛化,教师调控是生本课堂理念的应有之义。教师的有效调控犹如温暖阳光,照亮生本课堂,让课堂走向开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中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有效调控。生本课堂要重视对学情的有效调控。掌握学情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起点,这有助于生本课堂教学的真实展开。在生本课堂中通过预学单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起始情况,在学生已知的内容下切入,在学生未知的地方着力,通过明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贴着地面起飞。预学单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周俊 《考试周刊》2023,(9):10-13
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各学段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方向,随着生本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不过在“生本课堂”这一理念中,“生”主要代表的是学生这一群体,提倡课堂以群体学生为本,以符号化、抽象化的学生为本,侧面体现出课堂仍然缺少对学生这一性格迥异的鲜活生命缺少密切关注。大数据时代到来,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出现变化,“自本课堂”这一理念的出现,进一步对“生本课堂”理念进行了升华,怎样在大数据背景下将“自本课堂”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成为各初中学校关注的焦点,也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以大数据时代为切入点,分析了“自本课堂”的内涵,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自本课堂”的实践路径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和新课程改革 的理念相同,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 的学习能力。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无条件 地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生本教育理念的出现打破传统教学 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实践表明,将生本理念 运用到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可创新出多 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教学 效率,为学生具备独立自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较高的 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本课堂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它实际上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真正落实和升华,生本课堂有其基本的要求和特点,如:前置性学习、课堂汇报交流等,目的都是把学生推到台前,真正让知识来源于学生用之于学生,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思维、情感、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孕育的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理念,此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学生主导的课堂,是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是“动起来”的课堂。纪律管理作为服务于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基础,被视为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本教育理念与课堂纪律管理分别追求课堂的“动”与“静”,其本身并不矛盾,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了维持中小学生本课堂的秩序,师生需要摒弃课堂纪律管理误区,兼顾“生本”与“管理”,从本质上把握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动静结合、师生参与、有节制的自由和奖惩兼并的追求,合理使用课堂纪律管理策略,在促进学生自律意识发展的同时,提升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学习《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感受最深的是生本教育的全新理念给我们的思维带来了巨大冲击。生本教育尊重生命的发展.极大地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现欲和表达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