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二语写作的准确性在多大程度上可被测量,哪几种变量组合解释的方差最大,何种可测变量能直接影响作文成绩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使用的语料来自随机抽取的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四个年级320名学生的240篇限时作文。对二语写作准确性可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二语写作的准确性是可测的,同时获得了由12个变量组成的三个因子。这些因子累计解释的方差达到了71.359%。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思辨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自变量,语言因素为中介变量,综合考察思辨能力对二语写作的直接影响,及通过其他语言因素对二语写作形成的间接影响。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包含一个结构模型与五个测量模型,共含有5个潜在变量与13个观测变量。被试为来自4所省属高校9个自然班的232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研究发现,思辨能力及语言因素对二语写作具有整体预测力,能够解释一定比例的二语写作成绩变异;思辨能力对二语写作有直接影响;思辨能力通过不同路径对二语写作水平具有间接影响。研究表明,思辨能力对二语写作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此发现不仅可以开拓相关领域的研究视野,而且也启示我们在二语写作教学中关注语言因素贡献的同时,还应重视思辨能力在二语写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因为二语写作准确性因子分析及单因素方差检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所以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语法错误越少,作文成绩就越高。因此,外语教学应高度重视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对二语写作测试中的评分量表研究较多,但结论各异。为了能够客观合理地给学生作文打分,还需要借助计算机和语料库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语言层面保证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由多个评阅人对作文的篇章结构和内容综合打分。  相似文献   

5.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合作学习理论的影响,以及写作教学的重心从结果转向过程,越来越多的二语写作教师开始在写作课堂上使用同学互改这一作文评改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同学互改的常见操作模式,并对多年来二语写作教学研究领域中有关同学互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给二语写作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洋 《文教资料》2006,(28):171-172
本文试图探讨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词汇,句法,语篇三方面探讨了母语如何影响二语写作,最后得出导致二语写作中母语负面影响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能够建立和激活目的语表达体系和文化交际体系的相关图式。  相似文献   

7.
<正>一、命题结构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引导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作文命题要求考生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此中心按要求进行选材写作。话题作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引导语、命题语、要求语。1.“引导语”一般对要求考生写作的话题进行必要的铺垫和引导,用具体内容诠释话题的含义、写作的主题或选材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语篇连接一直是作文重要的质量指标,但此概念比较模糊,既难教也难学(Lee,2002)。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二语写作连接研究,以期对二语课堂教学有所启发。文章首先概括以往研究指出的学生作文连接方面的具体问题,然后介绍针对这些问题所作的教学尝试,最后提出中国二语写作教学连接问题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二语写作中语篇构建的影响,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139篇英语作文样本的语篇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汉语的螺旋型思维、感悟型思维和一分为二型思维对二语写作的语篇构建产生了干扰作用,表现为:篇首不切题,段落内容与主题不一致,句与句之间缺乏连贯性,观点不明确等。  相似文献   

10.
二语写作仅仅靠用语法拼凑大量单个的单词是不够的,也是过时的。本文先介绍了二语语块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列举样文论述了正确语块使用量对大学英语作文质量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语块的习得对大学英语作文的影响意义,目的在于找到一条提高大学英语作文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