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相信人类可以把"头"换掉吗?听起来类似科幻剧的设定,如今却真的即将成为现实了。今年初,一个爆炸性新闻吸引了全球关注——一名身患霍夫曼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斯皮尔多诺夫打算"换头"。这将是全球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现年30岁的斯皮尔多诺夫从小就罹患先天性肌肉萎缩症,他的身体情况每年都在恶化,现在更是只能依靠轮椅行动了。因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他打算将自己的"头"交给一名意大利临床医生塞尔吉奥·卡纳维  相似文献   

2.
正“号外,号外!小璐,告诉你一个震惊的消息!2015年,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吉尔·卡纳维罗曾宣布:2年内将完成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他真的实现了哎!”小诺一早上打开电脑看到新闻便迫不及待地告诉正在吃早餐的小璐。“什么?给人换头?”小璐不敢相信地张大了嘴巴,刚喝的一口牛奶差点流了出来。“不信你看,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报道,2017年11月17日,世界首例“换头”手术成功在遗体上实施,而且完成此次手术的是中国医生任晓平。同时,塞吉尔·卡纳维罗也声称,活体头颅的移植手术计划也会在不久以后公布。”小诺指着电脑上的新闻页面给小璐看。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导读关于意大利外科医生要和中国医生团队合作,进行世界首例"换头术"的消息还余温未消,重庆女作家杜虹生前决定把自己大脑冷冻,以便将来进行大脑移植"复活"的新闻又引起了各方关注。那么,对于"换头术",当事方怎么说,别的人又怎么看?科技日报社驻黑龙江记者站记者李丽云等人,曾当面采访当事的意大利外科医生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晓平医生,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换头术"已在动物中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4月8日,身患先天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斯瓦雷里·斯皮尔多诺夫宣布,他决定将自己的头交给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协调组的临床医生卡纳维洛,移植到一个捐赠的已经脑死亡的健康的躯体上。如果这一手术能实施,将是世界上首例换头术。不过,这一全球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预计最快也要两年内才能实施。初步估计这项手术需要进行36个小时、有150名医护人员参与,费用会达到750万英镑(约合70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器官移植,是将一具肉身上健康的器官,“转移”到另外一具需要该器官的肉身上去,使后者的生命得到延续。到目前为止,人们接受的往往是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移植。如果说移植脑袋,恐怕很多人都会摇头认为“不可能”。
  2015年3月初,一位意大利的神经外科医生宣称,自己计划在近两年内完成一台头部移植手术。有媒体称,如果不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和约束的话,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小组的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医生将于2017年实施这场手术。  相似文献   

6.
近日,意大利外科医生塞尔吉奥·卡纳维洛称最早将于明年为一名30岁俄罗斯男子志愿者实施“换头术”,再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我给这类手术命名为‘异体头身重建’.”在2013年进行了首次小鼠脑部移植手术实验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教授任晓平介绍,“在中国甚至世界上,从事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的医学家寥寥无几,因为头移植是本世纪刚刚开展的新领域,也是一个医学领域公认为终极难度挑战的难题.”195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赵士杰教授挑战狗头移植,双头狗存活5天零4小时,创造了国内最好纪录,也开启了我国器官移植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怀特教授对即将进行的"脑移植"手术,也就是众多媒体所称的"换头术"充满信心:"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手术后护理水平的提高,我坚信人类脑移植已经到了真正成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刘春艳 《内江科技》2011,32(5):127-127
本文论述了粘胶熟成度与可纺性的关系和可纺性与换头周期的关系,并通过改变熟成条件提高可纺性,进而达到延长换头周期的目的。通过提高熟成度跟踪纺丝可纺性并延长换头周期的实验,得到了熟成度提高0.2ml,换头周期延长19天,成品伸度提高了0.5%,同时换头率下降1.65%,纺丝转序率提高0.6%,成筒毛丝率不变。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呈贡医院,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的福建人林师傅康复出院了。有6年扩张性心肌病史的他幸运地得到了由"脑死亡"男子捐献的心脏,并在昆医附一院专家的医治下,康复情况比预期还要顺利,12天出院创造了该院心脏移植手术康复新记录。"这是我们医院目前开展心脏移植手术效果最好的一例",昆医附一院院长王昆华介绍。为了能顺利地做好这次手术,该院采取手术、麻醉、体外、心超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继中国实行封城和隔离政策后,其他一些国家也在仿效,如意大利。人类为了防范病毒感染而把自己隔离起来的措施当然有弊有利。不利之处是,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受干扰,经济增长减缓,每个人都会遭遇重大损失,包括收入和健康。有利之处是,没有了人类的活动和干扰,世界变得整洁、干净起来,就像经历了多重洗礼,就连一向喧嚣的闹市也变得"城清水秀"。最典型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  相似文献   

11.
人类自起源便对符号开始有了研究,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著名的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尔托·埃科曾断言说:"过去和现在的任何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无不在以某种方式研究符号学。"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符号学自发展起也在人类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当符号应用于电影创作和研究中时,便形成了重要的电影符号美学,而此篇论文便以具有代表性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为例,来研究当作品从文字符号转换为影像符号后,其表现形式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李忠东 《知识窗》2004,(12):26-27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0.618这个神奇的数字被称为"黄金比率",与人类、生物界等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着想更好地了解马的所思所想,多注意它的耳朵吧.英国一项研究显示,马的耳朵会“说话”. 研究人员指出,以前人们研究动物交流时主要关注人类使用的方式,如身体语言、头部动作和眼神等.而他们首次研究了人类用不了的交流方式——耳朵动作,结果发现耳朵是马儿交流的“关键性视觉信号”.  相似文献   

14.
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人类的灵性将会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发明,但是他们并不能让这些发明更美妙、更简洁、更明朗,因为自然的产物都是恰到好处的。"此言不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灵感源泉,将这种智慧和灵感用在人类生活中,促进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就是"仿生技术"。我们就从"植物仿生"领域作为切入点,领略一下大自然创造万物的神奇之处吧。  相似文献   

15.
沈放 《科学生活》2007,(10):84-87
想了解旅游者眼中的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吗?意大利有关部门进行一次调查,得出的答案既令人惊讶又非常有趣。不是意大利时装,也不是米开朗基罗,更不是法拉利跑车,而是意大利面条。仔细想来又不奇怪,制作意大利面条的确称得上是一门"纯正的艺术"。在技艺超群的意大利大厨手中",平凡"的面团能变幻出种种形状。据资料记载,早在19世纪,意大利面条就已经有200多种不同的形状了。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它可以应用于临床,为病人解除病患。对于众多的骨损伤患者来说,虽然医生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关节移植,但它仍不能替代磨损的软骨。软骨是致密结缔组织,位于骨与骨之间,起关节平滑运动。耳、鼻、咽喉等部位的软骨组织一旦受损,靠自身的组织进行修复非常困难,而从病灶处提取细胞也很有限。一般情况下,医生在切除患者头部和颈部肿瘤时,不得不从身体的其它部位切除部分软骨做移植手术。如果人们可以利用干细胞培育出软骨细胞,那么医生就可以直接从患者体内提取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加以培养,形成新软骨后,再做移植手术。问…  相似文献   

17.
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使用于细胞培养出了人类以及瓣膜,成为培植人体完整新器官方面的新突破,如果今年下半年的动物试验取得成功,3年内这项技术就可能用于人类心脏瓣膜的移植手术。10年内,人工培育出一颗跳动的心脏有望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8.
浩成 《今日科苑》2001,(12):51-52
今年7月,美国一家医院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人造心脏移植手术。这次植入的是世界上第一颗可以完全代替心室功能并完整植入体内的人造心脏。如果这种人造心脏最终通过检验,将标志着人类治疗心脏病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头盔趣谈     
人类身体上最为重要的感知器官,如眼、耳、口、鼻等,全都集中在人的头部,头部往往成为最易受到创伤的部位,而由此带来的损害往往是巨大的。因此,早在远古时期,保护头部就已经成为军事防护上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媒体最近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使用干细胞培养出了人类心脏瓣膜,成为培植人体完整新器官方面的新突破.如果今年下半年的动物试验取得成功,3年内这项技术就可能用于人类心脏瓣膜的移植手术;10年内,可人工培植完整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