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对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倾向。要么视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给其营造放任自流的生活氛围,孩子在“饭来张口、衣  相似文献   

2.
很多父母习惯于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会怎样,并告诫孩子对此应做如何感想,应如何对待,等等。然而要知道,告诉和告诫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智慧和判断力,不利于他们对问题及其后果的独立思考,不能使他们明白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告诉而不是问孩子“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只是教他  相似文献   

3.
父母迫切希望子女有长进,本来是极合情理的事情。可如今有些父母却在孩子应试、升学的压力之下,作出许多有悖情理的事情,看似“助长”的行为,实则是“揠苗”,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糟糕的考分一筹莫展,想出了“绝招”:带上孩子测  相似文献   

4.
李红艳 《家长》2010,(8):52-52
我们常说的“乖孩子”,是指那些老实、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由于听家长和老师管教,所以往往招人喜欢,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在表扬孩子时,都喜欢说“真是个乖孩子”。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孩子太乖了并不好。孩子太乖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很多家长为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而苦恼,我建议不妨先从“三不四要”开始做起。“三不”是:1.不要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其理由大致是,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教育博士说:好话使孩子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却不能使孩子体会到挫折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导致孩子只爱听“好话”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就像孩子常简单地把人划分为“好人”和“坏人”一样,孩子对人、对事的认识缺乏深刻性和辩证性。因此,他往往把成人说他某一点“错了”看成是对他这个人的全面否定,而把父母夸赞某件事的“好”“真棒”看成是对他的全面肯定。他想做“好孩子”,所以就只想听“好话”。  相似文献   

8.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的一点不足或在某方面显得迟钝些,就认为孩子是“朽木不可雕”,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能画几笔或能唱歌跳舞,就认定孩子具有艺术“天赋”。父母对孩子认识上的片面性,一方面会限制孩子的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家长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9.
对于城市的“问题孩子”在农村的苦环境中能否得到改造这一话题,家长、老师和专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大凡送孩子去的家长,态度肯定:城市诱惑太多,不利于孩子读书。苦环境,可以让孩子受到环境的熏陶,懂得生活的艰辛,学会自立,学会克服自身的缺点。但老师指出,城市“问题孩子”的产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对孩子往往过于娇宠,不但舍不得让他们分担任何家务,而且连孩子份内的事情也是大包大揽。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孩子乐于坐享其成的习惯,成为“80后贵族”。孩子成不成为“贵族”倒不重要,关键是这种乐于坐享其成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很不利——既不利于孩子自理自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孩子竞争意志及能力的培养。最近被各种媒体广为关注的“啃老族(”指成年子女不能自食其力,依然依靠父母生活——编者注),大都出自这样的家庭环境。从这一点上看,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绝不是小事,为人父母者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是社会的共识,但是,如果认为成长中的孩子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那就有些片面了。现在有些家长还认,学习只是为了拿好分数、过考试关、进好学校,这种认识就更片面了。正是在后面两种片面认识的误导下,当有些孩子对家里的一些事情表示兴趣时、对家务劳动表示热情时,往往被家长兜头一盆冷水,一声“小孩子家,管什么闲事,快做你的作业去”,从而关闭了这些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之门。显然,这些认识与做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或者说不利于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对“让孩子在参与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话题背景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先生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可是,孩子的屁股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屁股肉多、没有大的血管和神经,所以,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就打孩子的屁股。而儿科专家却指出,打孩子屁股除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外,如果打的位置不对还很容易造成孩子肾周围血肿、肾出血,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孩子瘫痪。  相似文献   

14.
是否应该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隔代教养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些问题令很多家长争论不休。现在,随着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增加,四二一家庭从预言走向了现实,祖父母似乎更加不可避免地卷入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长期存在的“老人溺爱孩子”、“隔辈亲不利于儿童成长”等“标签”令许多年轻家长心存疑虑,总是不放心老人和孩子单独相处。其实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也许情况并不是那么糟。  相似文献   

15.
教子之忌     
拿孩子取乐,教他们饶舌头。比如把“是不是”说成“细不细”,把“汤”说成“当”等。许多口吃者,就是由于小时长期受到“饶舌”教育所致。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询问时,不耐心解释,而粗暴地训斥道:“去去去,真烦死人!”或者说:“真笨,这么简单的还用问?”如此教子。一则有伤孩子学习积极性,二则不利于增进同父母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眼下正是数九寒天,有的家长怕孩子冷,就很晚才送孩子入园;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留在家里。家长觉得这样做是为孩子着想,爱孩子,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是弊大于利。不利于身体健康。经常晚来或不来幼儿园的孩子大都起床较晚,不能按时吃早餐,也不能按时参加早锻炼。孩子减少了活动量,势必影响食欲,打乱生物钟,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人说:“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良好的习惯是一次次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日前呼吁停止“三好学生”的评选,认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此言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刊约请了部分专家、校长、班主任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有位同事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上幼儿园的邻居家小孩与另一幼童发生纠纷,手臂被擦伤。其母知道后,先是声色俱厉地责问孩子“为啥不还手”,骂他“不中用”,接着“循循善诱”,“鼓励”孩子要“敢”字当头,先下手为强,还教他以“打不赢也要咬两口”的“绝招”。这位同事曾婉言相劝,说是如此调教不利于孩子成长。那位母亲竟不以为然,还振振有词:马瘦任人骑,人弱受人欺,谁不望自己孩子有出  相似文献   

19.
许多家长、教师常把好动的孩子误认为患了多动症,有的父母因而忧心忡忡。为了使孩子安静、听话,还随意给他们服药,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多动症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过去一些学者称它为“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现在正式名称为“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特征不相称的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多  相似文献   

20.
孩子生病,家长那份急,那份担心、嘀咕,真比他们自己生病还难受。其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认识这些规律,可以促进病儿的康复,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家长的某些心态,诸如:只信大医院,而舍近求远;只信打针、吃药,轻视护理;盲目用“平安药”、“补药”、“营养药”,以求增强孩子的体质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儿的康复,不利于孩子摆脱孱弱的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