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学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经常被忽略,不少人将其作为学习的辅助科目,其地位处于教学边缘。在要求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时代,小学美术课程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需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能力,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课堂,使得学生深入感受当地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2.
翁丽燕 《教师》2012,(4):104-104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召引下,在教学有效性要求的促发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摈弃了传统教学中僵硬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升等因素。因此,小学美术课堂应该更多地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在感受美、创作美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美术是一门展现视觉艺术的学科,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审美能力、构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美术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课堂的常规形态做出相应的改变,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本文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多维度地探究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深度融合的策略,旨在让学生收获更多美术知识,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课堂应该充满丰富的创意空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智力。小学美术课堂要求学生的手、脑、眼并用,并且要统一起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美术学习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究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方法,为提升小学生美术学习能力而不断努力。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智慧课堂属于新型概念,意指将现代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美术课堂充满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杨学松 《贵州教育》2014,(14):43-44
正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高段学生,要在美术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的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以及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储备面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家,但是学生的感受和经验敢说、会说吗?以下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一点体会和思考。一、课堂上做到"有备而赏"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学,为此本文就对小学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以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学美术教学是学生喜爱的学科之一,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绘本教学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模仿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需要美术教师合理利用该教学方法。本文对在小学美术课堂利用绘本教学的可行性概述,讨论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绘本开展教学活动,希望可以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改变以往过分强调技能和美术造型等方面的教学,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让学生在充满想象力艺术空间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审核能力和艺术素养。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丰富多彩的美术教材,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训练、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怎样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能力,是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美术课程的审美培养过程中,创新实践是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在美术课堂中重视对学生审美观念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而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与欣赏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是小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在社会文明发展的刺激之下,许多教师认识到利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美术能力与欣赏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感已经成为当代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对象。笔者在此就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小学美术课堂中老师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把老师教学生学转变成学生教老师和同学一起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当"小老师",成为美术课堂上的"主角"。通过美术课堂中的"小老师"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评价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7,(13):209-210
小学美术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发现更多问题、学习更多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旨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盛行的情况下,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更加重视优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阐述了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教学的意义,随后就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模式进行了整体分析,最后,提出了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宋健 《科幻画报》2023,(5):271-272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意教学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创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意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创意教学已成为当前美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面临的问题,为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学科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合具体学情,通过精巧设计课堂教学,放手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创造力培养,想方设法地提高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立足于小学美术课堂阵地,坚持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自由练习,由浅入深地进行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学生最基本的美术基本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品评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欣赏教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欣赏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分析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原则和实际应用策略,意在提高小学美术欣赏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得到普遍重视和关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加以渗透,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作为一名一线美术老师,将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美术素养""充分挖掘情感教学素材,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有效利用第二学习课堂,激发学生积极生活态度"三个角度去研究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美术课堂不仅能够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更是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锻炼与提升,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些目的,通常都有着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要尽可能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本文将从实例出发,从不同角度分别谈谈小学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研究。一、构建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是很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美术课标"要求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