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个政党首脑人物的政策和策略,往往关系到政党的命运和前途。领导者之间政见的差异,势必影响到这个政党路线、方针的分歧。本文试分析宋教仁与孙中山在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的政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宋教仁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重新评价宋教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胡适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积极宣传自由和民主,对政党起源、政党种类、政党制度、政党政治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诸如政党“起于政见之歧异”,国民与政党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政党政治须有独立的政论家;要解除党禁,废除党治,实行多党制;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等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取美国"二战"后历届执政党的政党纲领作为分析视角,以其中相关的教育政策主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纵向角度考察了历次政党轮替后教育政策的变革程度,并从横向角度比较了两大执政党在教育政策主张上的政治倾向性。研究认为,美国政党轮替对教育政策变革的整体影响可能性不大,两大执政党的教育政策具有较高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是美国公共教育思想立足的根本.学校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还是制造社会问题的根源,不同的教育流派有不同的回答.根据这些不同的回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思潮大致可分为三大派别:新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新进步主义,并且,在这三大教育流派间不断论争的影响下,形成了当代美国教育研究与分析的两条基本路径:阐释性研究与批判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变化中的英国教育改革思维与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党理念和意识形态入手,对变化中的英国教育政策和改革作出整理和分析,探讨不同政党意识形态的相互继承与批判以及政党内部不同理念的争论及其对教育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承继了自清末以来就逐渐成形的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及技职教育三大体系.自1949年到2014 年,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1949-1990)中,学校的增设可谓是缓步成长;但在教育政策与经济发展良好的配合下,技职教育和一般性人才的培育,取得了较平衡的发展,学生的就学率与就业率都获得相当的保障,奠定了台湾经济奇迹的基础.在第二阶段(1990-2014)中,随着政党轮替,新政府遂以“走向多元、追求卓越”为目标,以“大学自治”、“学术自主”为原则,对台湾的高教体系进行大幅改革.如今,各项影响已清楚可见.  相似文献   

7.
开始,黄兴、孙中山政党观形成对立,黄认为,竞立党派,是政治一大弊病,组政见商榷会,图消除党争受挫;孙认为,政党至不可数,可征民智之发达。后来,黄接受教训,注意政党政治的宣传,倡导党德,鼓励政党合并,鼓吹政党内阁;孙对社会革新比党务更感兴趣,对党争不闻不问,不厕身政界。  相似文献   

8.
开始,黄兴、孙中山政党观形成对立,黄认为,竞立党派,是政治一大弊病,组政见商榷会,图消除党争受挫;孙认为,政党至不可数,可征民智之发达。后来,黄接受教训,注意政党政治的宣传,倡导党德,鼓励政党合并,鼓吹政党内阁;孙对社会革新比党务更感兴趣,对党争不闻不问,不厕身政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生命使命教育,提出生命使命教育有三大原理:人权原理——生存与发展;教育原理——适应与超越;进化原理——继承与创新。并应用这三大原理,分析了三个案例。生命教育要自然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学校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随机课程之中,都要贯穿应用生命使命教育的三大原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理论维度,坚持溯源考证与跨文化比较教育研究相结合,考察人类进化过程中教育演变的三大时代,揭示了教育本性演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现代教育摇摆曲折的发展和危机四伏的现状的内在因缘,剖析了人类教育意识与教育演变的关系,并探讨了教育演化的主要结构性特征及规律,由此提出复归教育本性是发展现代教育,从而推动人类进步和现代国家发展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的科学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表明我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应努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益政治是利益与政治的畸形结合,其对构建健康有序的政府有着潜在的巨大威胁。利益政治在当今有着具体生动的表现。如何走出利益政治,过渡到责任政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实现从利益政治向责任政治的转变是走出困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种社会文化经验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活动,教学交往是当代教学论发展的新理念。电视的信息传递功能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性在临界空间上与课堂教学具有相似性。从文化视角审视媒介的电视文化论坛模式,为课堂教学走向本真交往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责任政治要求政府对法律负责,构建责任政府是责任政治的核心。当前实现责任政治面临着现实的障碍——利益政治的困局。如何走出利益政治,过渡到责任政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逐步实现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相似文献   

15.
Politics     
The examinees are required to have a preliminary grasp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rxism-Lenin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 to be able to analyze certain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riticize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revisionist line of Lin Biao and the "Gang of Four" by applying the stand, viewpoint and method of Marxism; to understand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urrent events and politics.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儒家德治理念形成了中国道德至善的优秀文化,但儒家德治是在西周君主天命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延伸的,君主依托"天命"而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特权,从而决定了"德"的走向,形成了古代"有权即有德"的政治与社会局面。君主拥有特权以及导致的不平等,本身是与"德"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17.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并以其鲜明的特性给当今社会的民主政治带来了的积极影响:促进政治民主化;推进公共领域的沟通与对话;使政府开放、透明、高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核心政治的转变,民生政治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往往把我国的民生政治理论与西方生活政治理论相互混淆。因此,在对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走向成为必然。吉登斯提出的生活政治的命题是在反思现代化及现代性的过程中提出的救治资本主义的政治处方,而民生政治则是对我国社会当下民主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反思,二者虽存同更求异。只有民生政治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走向,以政治民主促进社会民生是我国民生政治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