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曲波 《记者摇篮》2010,(5):13-13
去年,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了"瘦报"和"进家庭、进报亭"两次大的改版实践,改版后辽宁日报始终坚持在突出新闻性上下功夫,用新闻手段完成宣传任务,顺利实现了要闻版的成功改版。  相似文献   

2.
《记者摇篮》2009,(8):12-13
5月25日,辽宁日报编辑部召开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动员大会。姜凤羽社长对这一重大改革创新举措提出的五点要求。第一,辽宁日报改版已经取得重大成果,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走进报亭走进家庭,赢得受众,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记者摇篮》2009,(8):21-21
辽宁日报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不仅是辽报的事,更是全集团的一件大事。编采力量的充实、零售发行的支持、出版环节的配合,集团各单位各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正是有了集团的蓬勃发展和雄厚实力,才有了辽宁日报曾经的辉煌和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让订党报的人看党报.让不订党报的人买党报。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强势进入报刊零售市场。4月1日首次改版,提高了报纸的阅读魅力.在读者中引起一片“叫好”声:7月1日再次改版,实现了辽宁日报进报亭进家庭.让党报在市场上有了让人满意的“上座率”。  相似文献   

5.
辽宁日报进报亭进家庭,是党报改革的创新性实践。其重要意义和历史作用可以归结为十个方面:一、进报亭进家庭是党报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作为传达执政党声音的舆论工具,党报必须要有阵地意识。但没有市场,何谈阵地。  相似文献   

6.
个案     
《记者摇篮》2009,(8):30-31
除了强势处理省内政经要闻外,辽宁日报还及时传达来自中央的权威声音。进报亭进家庭后,对中央重大活动和重要新闻的报道,更及时、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7.
褚少研 《记者摇篮》2009,(12):17-21
上轮值班,本人记下了辽宁日报“进家庭、进报亭”之前,在改革创新方面的点点滴滴。本轮夜班的值班手记,记录的是“两进”之后,为进一步提升报纸质量所做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简讯     
辽宁日报举办的第一期“新闻干部业务进修班”,历时四个多月,于今年1月20日结束。这期进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节前夕,辽宁日报组织开展了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在近20天的时间,笔者和全省驻各地记者一同行走在路上,进企业、走工地、问农户、访社区,用心去记录、去感受,用鲜活的语言、质朴的叙述采写了一批与以往不同的稿件。累计发表稿件和图片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省委副书记王万宾到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来视察,对《辽宁日报》在新闻改革中的成果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万宾书记在讲话中指示我们,省级党报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辽报集团党委对记的这一指示非常重视,立即决定在《辽宁日报》上开辟一个《成长》专版,每周一期,从2004年9月9日起,就正式与读者见面了,到今天已办了8个多月,  相似文献   

11.
褚少研 《记者摇篮》2009,(10):15-18
在辽宁日报改革创新准备“进报亭、进家庭”的时候,赶上轮值夜班,尝试写了值班手记,从中发现一些需要注意并解决的问题,也可看作是一次业务思想的梳理。其中一些观点不一定正确,恭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版面风格要创新、要变化,从文字密集型转变为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新颖形式,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点。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先后进行两次改版,把版面创新作为提高党报吸引力、进报亭、进家庭的重要抓手,使读者看到了一张张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在异常活跃的报刊零售市场上,鲜见党报的面容。地市级党报和直辖市党报因地域关系,或有一席之地,但省级党报却难觅踪迹。这既是办报人的尴尬,也是发行人的遗憾。2009年风生水起,《辽宁日报》开始进军报刊零售市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辽宁日报》每天在沈阳市的零售量突破两万份。业界为之侧目。这个市场不是等来的——身份转换与其他省级党报一样,《辽宁日报》的发  相似文献   

14.
《记者摇篮》2009,(8):14-15
4月1日到现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召开了两次改版动员大会。动员会的内容,对辽宁日报》而言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情。这在辽宁日报的发展史上是没有的,在中国省级党报的发展历程中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温暖,跨越时空,持续翻涌激荡在祖国大地上。从春节前后到盛夏8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思考课题、行动主题和职业命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成了辽宁日报每个编辑记者案头、笔头、心头时刻萦绕的自省三问。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其实,对于在全国省级党报中率先开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新闻人,韬奋奖一直是我内心最脆弱的那部分。因为它的神圣庄重,因为它的难以企及。我几乎从来没有把它和我联系在一起———直到报名前我们的宣传部长张江说了一句话:辽宁日报进报亭进家庭需要业界学界的认可。86位评委,33位候选人。在这样激烈的角逐中居然  相似文献   

17.
黄岩 《记者摇篮》2010,(5):14-14
2009年,辽宁日报“进家庭、进报亭”,这是党报史无前例的改革举措.辽报走市场,体育新闻是最接近市场前沿阵地的改版的报道领域:面向市场,要有“卖点”和利于“传播”,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张进家庭、进报亭的报纸还要有“看点”,版面好看与否,是否第一眼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能否吸引阅读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记者摇篮》2009,(8):62-65
第一部分 进报亭进家庭的基本情况200 9年以来,辽宁日报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新时期党报舆论引导能力,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第一阶段自4月1日始,主要目的是提高阅读率,让订辽报的人看辽报; 第二阶段自7月1日始,进报亭进家庭,主要目的是提高影响力,让不订辽报的人买辽报、看辽报。首次改版是基础,二次改版是飞跃。  相似文献   

19.
《记者摇篮》2000,(11):4-5,7
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共办有8报2刊。除辽宁日报外,还办有辽沈晚报、半岛晨报、辽宁农民报、辽宁朝鲜文报、辽宁日报海外版、球报、北方晨报等7张子报。在如何办好子报的指导思想上,辽宁日报党委始终认为,这些子报虽然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读者群,各有各的发行渠道,但他们都是辽宁日报的补充和延伸,都应视为是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辽宁日报传媒集团,被确定为第二批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又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数字报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这样,未来五年是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年伊始,本刊记者就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工作部署、运营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