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2014年各大高校即将陆续开展MOOCs课程的建设。了解教师建设MOOCs课程的过程和关键环节,是设计有关培训支持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学校科学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课程建设和上线过程,确保MOOCs课程的上线率。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结合北大第一批上线课程建设经历,分析并总结教师建设一门MOOCs课程的关键阶段,梳理在不同阶段教师需要做的事情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2013年秋季北大共发布了11门MOOC类课程。本文根据北大首批MOOCs课程从建设到上线教学过程的反思,提出了三点认识:学校需明确MOOC建设与学校现有课程的关系;要允许教师对MOOC课程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学校教育技术团队要适时适度提供从理念到方法到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MOOCs平台373份课程样本为研究对象,从授课教师、建设学校、课程类型、视频录制方式、学科五个类目进行内容分析,以期探讨国内MOOCs的建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MOOCs建设以211、985高校高职称教师为主,视频录制采用较多的是混合切换方式,集中于以理工科为主的知识性课程。鉴于此,普通高校可以建设本土化的、民族化的课程以丰富MOOCs资源;高校需要改变MOOCs的审核方式,激励教师建设优质的MOOCs;校企合作,将MOOCs与"学分银行"更好地对接。  相似文献   

4.
<正>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上线五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上线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三年前我国教育部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紧接着我国许多著名高校加盟Coursera或ed X等国际MOOCs平台,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本地化MOOCs平台。对于MOOCs,高度认可的声音不小,但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英国爱丁堡大学EDC MOOC(在线学习和数字文化)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继而,文章探讨了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启示:大学英语课程MOOCs化、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以及国际MOOCs课程校本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群体认知风格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按照信息感知和信息输入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信息感知方式上明显偏感悟型,在信息输入方式上明显偏视觉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聚类学生对MOOCs在线课程建设的需求,最后从加强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加强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优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MOOCs课程与常态课堂融合四个方面论述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按照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提出MOOCs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7.
MOOCs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MOOCs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吸引了世界各国众多学生的参与。MOOCs背后文化博弈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其优质课程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也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抓住契机,推出自己的MOOCs课程,利用MOOCs传播中国文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适当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借助MOOCs大数据分析,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的建设普遍受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导致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MOOCs的出现给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从MOOCs优势和特征着手,分析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对今后如何进行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MOOC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引起了国内外教育行业的高度关注,透过其快速成长的历程,教育管理者、研究者、技术人士、学习者都各有体悟。文章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聚焦课程层面,比较MOOCs与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细节,以期探究MOOCs的发展究竟给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MOOC学习模式使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给中国各高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也使得基于联通主义的中国式MOOCs得到了发展。以中国式MOOCs的典型代表——上海高校课程中心为例,分析其现代教育理念,探讨课程中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MOOCs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受到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各类媒体的大量报道,也引发了许多商业公司的投资兴趣。本研究在对MOOCs的起源与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13个MOOCs项目,并从内容、工具和实践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MOOCs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比较研究发现,国内外有代表性MOOCs项目:1)推出的课程类型各有侧重,在课程组织方式上表现为有时间节点和无时间节点两种,在课程内容、交互和评估设计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异同;2)在工具使用方面大多采用非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和主流的社交软件,并致力于各种学习工具的开发;3)在运营方式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课程内容版权方面大多未采用知识共享协议,在学生学习结果的认证方面仍以提供证书为主,少数提供学分认证。上述研究结果对我国MOOCs的建设有三点启示:1)课程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交互和评估设计;2)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或开发MOOCs学习管理系统,注重各种工具的开发;3)探索多种运营方式,促进我国MOOCs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2012年开始,MOOCs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学习MOOCs的热潮迅速传遍了全世界,MOOCs的出现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一直制约着MOOCs的发展。笔者认为,学习者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态度,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持续性和学习成绩,因此对MOOCs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从学习者自身、教师、课程平台、课程建设、学习同伴、政策支持六个方面展开调查,以期发现它们对学习参与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要:北京大学首批MOOCs的建设和开设已进入尾声,在整个过程中北大网络开放课建设工作组边探索边梳理出了一套支持教师建设课程的流程,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其他学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首批MOOCs的建设和开设已进入尾声,在整个过程中北大网络开放课建设工作组边探索边梳理出了一套支持教师建设课程的流程,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其他学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MOOCs是近年来立足于互联网的新型课程类型。随着视觉文化的不断发展,资料可视化趋势日益明显。MOOCs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强化学习体验的同时,促进了深度学习——概念转变的有效发生。MOOCs的兴起显示出它优于传统网络课程的独特之处。一时间,MOOCs家喻户晓。然而,MOOCs在初始发展阶段存在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发展,MOOCs前景喜忧参半。本文利用学习的变构理论,从概念转变的视角剖析了MOOCs促进概念转变发生的内在机制,并通过对MOOCs工具属性的辩证分析,解开了笼罩在人们使用MOOCs过程中的种种疑惑,以期能为学习者更好地应用MOOCs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MOOCs作为一种大规模在线课程迅速席卷了世界各个角落。它在内容设计、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测量与评价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教学。MOOCs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学生潜能的开发,而且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余璐 《英语广场》2016,(2):101-102
本文在分析MOOCs课程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评价理论,对大学英语MOOCs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维度做出研究。所得维度分别为大学英语MOOCs课程建设效果评价、大学英语MOOCs课程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发展MOOCs教学提供参考,为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带来新启迪。  相似文献   

18.
姜淑慧 《电大教学》2014,(4):106-112
MOOCs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技术海啸。然而,MOOCs也给教育界带来至少三个方面的压力,即阻碍提高个性化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阻碍技术本身内在教育价值的实现、影响大学教育的本质功能等.SPOCs是小型的、私人的、在线的课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重塑MOOCs效果,并受到了哈佛大学等众多知名大学的大力支持。对MOOCs与SPOCs从课程规模、课程开放程度、课程收费、机构盈利、商业模式、课程要素、学分认证、证书获取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发现SPOCs在提高个性化质量、提供优质和可持续的课程、实现技术内在教育价值、提供完整在线课程等方面具有优势。MOOCs与SPOCs发展也面临共同的问题与质疑,比如,传统课堂中诸如小组讨论和教师面对面交流等种种因素会导致MOOCs的失败:MOOCs转移了教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注意力;M00Cs将会减少教师的数目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分析了许多高校建设后续课程面临的困难,继而对国际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s)进行了简介,文章指出我国大规模开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可以(1)借鉴国际MOOCs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具有时效性、注重作业和师生互动、提供学习档案查询和课程合格证书等);(2)借鉴国际MOOCs课程管理模式;(3)实施国际合作,共同建设后续课程。  相似文献   

20.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全球热点的话题。在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它给中国各高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使得中国式MOOCs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上海高校联盟是中国式MOOCs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优秀典范。本文就以它为例,对上海高校课程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指出它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为中国式MOOCs在国内高校之间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