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式课程之外,能使学习者获取非预期、非计划中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活动,即隐性课程。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方式和基础,是国家以及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民族团结教育必须纳入课程建设范畴。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必须突出民族高校民族特征、团结特征、高校特征。根据隐性课程的基本内容,结合民族高校的特点,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建设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运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等重要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有效运用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路径探索主要有:一是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瑶族传统文化内容;二是以创新人才培养思维,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中倡设探究学习课堂;三是以社会化教育思维,构建思政课运用瑶族传统文化的协同教育格局;四是以课程思政思维,构建富有瑶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高校在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师资的过程中,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此,结合PDS模式的理念以及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领域开展一系列本土化的尝试,以期实现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等目的。  相似文献   

4.
能力本位教育(CBE)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分析对民族地区商务日语课程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加强民族地区商务日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提出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的商务日语课程体系建构策略,希望从中找出一种适合正在发展中的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模式,从而加快民族日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将胜任力引入高校创业课程体系,从课程导向、特点、形式三方面论述其推行价值,并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课程体系、培养路径、质量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必要,高校要从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实践体系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课程国际化是民族高校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维护各民族团结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高民族高校国际声誉及保证国际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民族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必须立足民族高校学生的特殊性这一现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制订课程培养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师资队伍,重视教材的选用工作。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构建和谐校园和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民族民俗文化教育将增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通过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来实现。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从创业教育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创业仿真实训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和创业实战四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后给出了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课程是高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培养多元文化素质人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独特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其隐性课程具有独特的特征.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民族院校的典型代表,在隐性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此个案的探究,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隐性课程建设在民族高校多元文化课程建设中的意义、特征及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着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及复杂性。从新疆独特的教育整体环境、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客体成员的特殊性以及互联网环境带来的新挑战等方面研究了新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必须优先发展民主教育,提高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做好此项工作,重点从"全面认识民族教育现状,坚定一个民族教育目标,坚持做好三个优先,加强四个抓实,贯彻五项工作"等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才能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真、做实、做到位。一、全面认识民族教育现状任何工作的开展,均必须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实际,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13.
徐徐 《教育教学论坛》2023,(21):176-179
树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成长、维护校园安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了抵御“微时代”良莠不齐的思潮,抵制功利化、世俗化价值观对青年大学生的侵袭,从围绕“微时代”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度、规划性、多样性三方面入手,分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与不足,围绕构建长效保障制度、建立课堂思政教育主渠道、形成校园文化浸润氛围、真情实意关爱学生四个维度,探索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方式,依托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为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河池学院课程研究组基于当前形势下,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结合民族地区本土文化背景,通过近5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促进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两个核心目标,从"开发特色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拓展课外心育活动"、"完善课程配套体系"、"提出本土化实施方案"等六条实践路径,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模式,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创业教育还未大规模开展,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仍然缺乏经验。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中,课程体系构建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而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从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实践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旨在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了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必须坚持专项教育与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高校大学生既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应立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作为,尝试从"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战课程"三层级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讲师、实践导师、实战良师"三师级教师队伍建设,"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三融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构建"三层、三师、三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而言,民族团结始终是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巨变的新时期,高校尤其是非民族类高校如何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建立常态化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实证调查入手,在全面了解非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其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展开归因探讨与对策研究,力求为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边境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着重从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边境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该课程具有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是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是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政治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党的民族思想政策宣传和青少年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