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的文风、报风存在什么问题?突出问题之一,就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1月视察南方时提出的:“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批评干部中的形式主义尽管只说到电视,但实际上是含指整个新闻宣传,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会议报道多、文章长的问题并不亚于电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报纸上的会议报道枯燥乏味、重复单调,占的版面不少,但受众的关注度却很低。XlS,l,平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有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机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在这里,他对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同时,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的鲜明的革命风格。他指出:小平同志“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理论的同时,认真学习他的文风,对于改进新闻工作,’提高宣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是十分重视文风问题的。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未篇,他对“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的重要谈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也发出通知,要求改革领导同志参加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自治区党委也曾多次强调,新闻报道要面向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面向基层,多宣传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和模范事迹。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力戒形式主义,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的精神,使新闻宣传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好的舆论导向作用,现对改进会议报道和对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一、对贯彻大政方针和有广泛群众性、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并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能真实地反映每时每刻的重要事件。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有着不同的新闻文风,同一新闻媒体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其文风也会发生变化。新闻文风除了涉及新闻作品的语言、风格等表现形式外,还涉及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政治文化和时代价值观。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至今,在社会历史变迁和政治环境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经历了多次文风改革。本文将以新闻传播对象为切入点,通过概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发展,分析新闻文风的新变化或新特点,为"两微一端"时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话语权的把握及长远发展,提出新闻文风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年,新中国的新闻事业走过一个甲子.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背景的复杂变迁,新闻文风始终是一个从上到下都极为重视和反复强调的重大课题.文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业务问题,也反映出中国不同阶段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的复杂变迁,是各时期不同思想意识之间彼此冲突、妥协和融合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7.
“文如其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有什么样的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文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执政党的作风决定着主流媒体的新闻文风。与此同时,还应指出,新闻文风并不总是消极的和被动的,一种文风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党的作风:要么促进党的作风向好的方向发展;要么成为不良作风的藏垢纳污之地。新闻战线的同志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党的新闻工作的实际,抓作风,改文风,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深刻揭露形式主义绝不助长形式主义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指出,形式主义已…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工作中,文字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载体,而这个基本载体现在毛病不少。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时,曾经批评当时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我感觉,我们现在的文风比那个时候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一些问题比那时候还严重。有些文件、文章拿过来,想找些有针对性的话、有用的话,很难。人们往往不是从前往后看,而是从倒数第二段或第三段开始看,因为往往讲到这里才是讲问题,而前面占了主要篇幅的大多是些大而无当、没有错也没有用的话。举一个例子,现在下级评价上级的讲话,无论是评价总书记的讲话,还是评价某个支部书记的讲话,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风问题关系到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党报就开展过反"客里空"运动,把文风作为重要的内容。胡乔木同志在长期参与领导新闻工作并直接从事新闻写作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新闻评论文风问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对这些思想和观点加以研究探讨,对于指导新闻工作,改造新闻评论文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态度是革命文风的基础新闻评论的文风问题,不仅仅是一种写作表述方法的问题,它更是新闻评论作者多方面素质的表现,其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观和…  相似文献   

10.
增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更好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克服新闻宣传中的形式主义作风和文风,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实效。 新闻宣传中形式主义和文风是一种杂音,一种噪音,是对提高新闻舆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严重妨碍。 当前,新闻宣传中形式主义的作风和文风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面子功夫,重名轻实。不注重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提出来的问题,不愿花气力去做好释疑解惑、耐心劝服的工作,而是一味追求大规模、大场面。由于重点失衡,力不从心,结果表面上热热闹闹,内容上却有名无实。如报纸扩版,内容“膨化”,泡沫信息,应付读者;电视扮“酷”,互相“克隆”,东拼西凑,内容低俗等等。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 二是制造“卖点”,热衷“炒作”。新闻的炒作是形式主义文风的发酵剂。有的新闻媒体只求所谓“轰动效应”,不讲社会效益。对名人隐私、恶性案件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极易产生负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11.
文风问题,说到底是个作风问题。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组成部分。机关报是各级党委统揽全局指导工作的有力工具,它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党的领导,体现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于是,这里面就有一个机关报如何转变文风的问题———实际也就是如何转变作风的问题。近年来,机关报的文风问题讲得不多,然而,不讲不等于没有问题。从近年反映出的情况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在机关报工作的记者对于自己所处的地位、观念产生了变化,不深入基层,不接触实际,或坐在办公室听电话、等请柬,或去机关拿文件、泡会议,而对怎…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去年初南巡谈话中对形式主义的东西提出批评: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这话一针见血,击中了当前我们工作中的时弊。我们的新闻宣传中有没有形式主义的东西?回答是肯定的。主要表现有这样几种: ——会议新闻多。诚然,党政部门的重要会议是研究部署重要工作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介报道出  相似文献   

13.
党报文风与当代文风的关系十分密切,党报文风对当代文风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这是现时中国国情的一个方面,也是研究新闻规律和党报规律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现在,报纸上登载的许多报道主题好,内容好,语言也很精采,使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江总书记这番言简意赅的话,既是对各级党报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嘉奖,也是对现时党报文风主流方面的充分肯定。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在充分肯定党报文风的健康主流之后有一个“但是”,他说:“但是也有一部分新闻…  相似文献   

14.
新闻除了讲究真实、公正的原则之外,还有一个平衡的原则。在形式上它要求多元化,在内容上强调兼容并蓄,尊重“和而不同”,追求全面发展。这是新闻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历史时期,都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闻样式和新闻内容相呼应。当下的民生新闻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特殊现象,在经过了两年多的实践期后,露出了生态失调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对一份报纸而言,文风是思想的表现、精神气质的外化.对一个时代而言,文风既忠实地呈现社会样貌的烙印,更为重要的,它也参与塑造时代性.所以,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新闻界讨论文风问题,是基于某种内在本质的要求.文风问题重要,但并非深奥玄妙.从道与术两个方面,可做一些分析. 文风之"道"无他尊重新闻规律而已 好的文风,并无一定之规,应该倡导多元.但好的文风必定遵从一个纲领——尊重新闻规律.这个规律之下,自然会呈现多元之美,这就是"纲举目张",也是道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时,正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一书出版发行10周年。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文风的论述谈点体会 所谓文风,就是文章上反映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的特征。它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时代,一定阶段的倾向性在文章上的表现。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文风问题。他在撰写文章和修改别人的文稿时。都十分讲究文风问题。不但要求内容好,政策思想好,而且要求文风好。他的演讲和写的新闻、评论以及文件、电报,不论哪一种体裁,都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引人入胜。独具一格。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把文风问题提到党风学风的高度来  相似文献   

17.
新闻必有一个文风问题。好新闻必须要有好文风。作为大众传媒,尤其是党报,其内容的思想情趣,形式追求,语言表述等所融汇成的风格,也即文风,不是小问题。 新闻的根本职能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这就不但要坚持舆论的正确,还要努力做到新鲜活泼,有感染力,使群众爱读爱看,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要有一个好的文风。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是时代的声音。它反映着时代,也作用于时代。当年延安整风,整顿文风是三大内容之一。那次整风迎来了全国的解放。今天,我们为了早日实现四化,正在整党,文风上的问题,同样不可小看。现在我们的文风怎么样呢?扫除了“四人帮”的“假、大、空”,文风为之一新,振奋了人们的精神。但也要看到,文风方面的问题还不少,陈言套语太多,就是明显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我国政务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瘦身”日见成效。衍生和关注政府事务的各类政务新闻今天也到了“瘦身”的时候了。怎样“瘦身”而不“伤身”呢?很显然,政务新闻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削减报道内容和长度。笔者认为因该避免过去“大而全”的报道模式在“巧而精”上下足功夫。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新闻有四多:会议多、形式主义多、领导讲话多,内容重复多”。特别是在一些政务新闻中,常常是面面俱到、长篇累牍,这种“大而全”的报道形式,受众看完后不知所云,最后留下的印象是“噢,今天开会了!”造成这种“大而全”…  相似文献   

20.
形式主义,就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在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实际内容,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也曾搞过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走过弯路,吃过苦头,大家至今记忆犹新。近年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左”的东西,新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也有所抬头。就拿新闻工作中的某些痼疾来说,大都和形式主义有着干系。一是报道内容上的程式化和形式化。比如,令人生厌的一般性会议报道越来越多,大小会议总要“见报”“见影”“见声”,开会图形式,会议报道也搞形式化;报道内容上的老路子,简单地跟形势,造声势,赶浪头,凑篇数;报喜不报忧,浅薄、夸大、廉价的表扬性报道过多,而鲜见批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