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过去总说“文以载道”,这是两千年来的“文统”了,“五四”时不少人嫌它不好,周作人就主张可改为“文以言志”,但它也没有成功。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谋很久,觉得最好采用“文以载人”的提法,“文如其人”,历史很悠久了,大家都觉得有其道理——这是颇汁人深长思之的、其实,“文”真的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邬梅 《文教资料》2013,(33):51-52
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备受冷遇,缺少动情的朗读这一环节,语文课堂也变得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教学质量每况愈下。针对这一现象我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预热”、“加温”、“沸腾”三步朗读指导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真实”的界说上。人们强调文章“全由心底流出”。这当然是不错的,但若细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实际上还存在着模糊之处。比如“心底”。怎样才是“心底”?若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看,则作文表达的是哪一个“我”呢?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似乎没有关注到“作文真实”其实也是有层次的,依笔者愚见,可以分为“浅表的真实”和“深层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启俊 《教育文汇》2009,(8):36-36,40
记得上高中时,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尊重、喜爱的台德谦老师曾给我们出过一道有趣的练习题,就是用“小”“羊”“上”“山”“吃”“草”这6个字任意组合,看谁组成的有效句子最多。这看似非常简单的6个汉字,经过排列组合,还真的组成了许多有效的句子,同时也组成了许多无效的句子。这件事让我们感到了汉语的神奇和有趣,高中时的许多往事早已忘记,而这道题目我却牢牢地记住了。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朋友     
“宝宝不哭!乖乖!抱抱!”这是一个朋友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会扑到他的怀里。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梦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拿着一个遥控器,上面写着“春”“夏”“秋”“冬”。我一摁“春”,花就开了,青蛙也来了;我一摁“夏”,天就阴了,要下雨了;我一摁“秋”,秋天来了,果子熟了:我一摁“冬”,雪花就飘落下来。可有意思了!我真想拥有一只可以控制四季的遥控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间物”是鲁迅经验理性的思想结晶,它不是形而上学地去阐释某种哲学概念,也不是对自己的灵魂去进行深度拷问,而是在碰了许多“钉子”之后,痛彻肌骨的生命感悟。文化身份的自觉认同,以及强调“中间物”与历史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我们认知鲁迅思想的重要前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何处去?这一连串的精神追问,恰恰反映了鲁迅在历史与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去思考人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最终经过“有”和“无”的激烈冲突,使其以“反抗绝望”的决绝姿态,去细细咀嚼“希望”与“虚妄”的人生滋味。  相似文献   

9.
时金林 《师道》2002,(11):13-13
一次我到朋友家作客。不经意间,看见朋友的爱女胸前挂着一张显眼的封塑的小牌。近前一瞧,原来是一块类似“二道杠”的标志,上面写着“好孩子”三个字。孩子说,这是他们的班主任发的。两个星期评一次,根据平时的表现评比得来的。孩子说这话时脸上写满了得意与喜悦。我的这位老友也喋喋不休地告诉我,孩子为了评上这个称号,连续十多天上课、作业、答问等方面做得都很出色,这一次总算评上“好孩子”称号了,这也给我们争了光,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呢?不过,上次评比时,孩子没能评上,一回家就挺不高兴。为这个小标志,她…  相似文献   

10.
每月作文题     
《语文教学之友》2014,(11):F0004-F000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当代作家毕淑敏却说:“我很重要”。对于“我”和“我们”,人们着眼点不同,因而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我”和“我们”,孰轻孰重?这自然会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溪水     
文章开头把溪水视为“母亲的眼睛”,接着写出春夏秋冬“眼睛”里流露出的色彩,这既是对溪水的歌唱,也是对母亲的歌唱,因为这溪水里曾“留下我儿时的身影”,曾让我享受过母爱般的幸福,她记住了山水里曾“留下我儿时的身影”,曾让我享受过母爱般的幸福。她记住了山沟里发生的一切,记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并把养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溪水是歌,母亲是歌,文章本身也是一哀怨的抒情山歌。  相似文献   

12.
《论语》的“身”、“己”、“我”具有丰富的自我道德功能与意义.“身”是表现个人内在面貌的外在具体形体仪态,是传释和绽放个人生命道德意义的“身体符号”,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对象.“己”在管理自己个人的灵魂的同时,也令“身”通过一个有形可察的身体实践——“行”将个人无形的内在自我体现出来.“我”在自我道德教育中最突出的功能是实现主体自我身份认同.“身”、“己”、“我”的相互关系复杂,“己”可约“身”,“身”又可“塑”“己”,“身”、“己”互动成为一体,“我”则是对“身”、“己”实现自我管理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是自我管理和教育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余秋雨 《新读写》2013,(7):22-23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11,(3):53-53
陈毅——我叫陈毅,耳东陈,毅力的毅,有人称我将军,实在不敢当,我现在还不是将军,当然叫我将军也可以,我是受全国老百姓的委托,去“将”日本鬼子的“军”,这一将,直到把他们“将死”为止。  相似文献   

15.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是一个好“导演”,也是一个好“演员”,还是一个好“工匠”,更是一位“慈母严父”。在代班主任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各方面得以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教师要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孜孜不倦地去“琢”那些无暇的“玉”,使他们成“器”,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在此就这学期所抓主流及效果,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名字的烦恼     
蔡姝歆 《作文大王》2010,(4):9-11,27
我叫蔡姝歆,名字中的“姝”和“歆”不是常用字,有些人往往会把“姝”读成“妹”,反“歆”读成“音”或“韵”。我的名字便(biàn pián)成了“蔡妹歆”“蔡妹音”“蔡妹韵”,这让我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8.
旷秋 《成才之路》2010,(23):I0011-I0011
“根叔”火了,缘于他今年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随后,一批校长的毕业致词也颇受关注。我是个反其道而行之的人,想以微薄之力为这把“火”泼点“水”。  相似文献   

19.
非青 《新读写》2011,(9):29-29
妈妈: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向你说,也请原谅我用“你”代替“您”,因为我希望在这件事上,你应该是站在朋友的立场,而不是母亲。昨天晚上,你一定很诧异吧,至少我是这样想的,你把我的外套洗了,从口袋里翻出一张小小的纸条,看上去已经被人折过许多次了。  相似文献   

20.
小白兔     
暑假回奶奶家时,邻居李伯伯送给我五只可爱的小白兔。它们都是纯白色的,两只眼睛像红宝石一样,小鼻子有点黑,跑得很快,很机灵也很顽皮,我很喜欢它们。我想起五个福娃名字的来历,就将它们以“我”“家”“欢”“迎”“你”来“命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