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社会压力的逐层迁移和众多因素的困扰,农村小学的中层教干这一群体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职位倦怠。职位倦怠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执行质量,更影响了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解决策略,以期调动农村小学中层教干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昌华 《江苏教育》2007,(22):61-61
8月31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小西湖小学等10所名校的20名优秀老师、优秀教干在当地教育部门的组织安排下.到金湖县银集中心小学等10所农村学校开始了为期3年的支教。在今年省教育厅组织的“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中.南京市秦淮区的10所省级实验小学、省级示范初中与金湖县的10所农村中小学结成了援教帮扶对子。在31日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秦淮区教育局局长王正勇表示,他们将每年选派20名优秀教师、中层以上教干,到金湖进行支教,努力实现金湖、秦淮两地教育共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生存状况不仅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学效率与效果等。为此,我们从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倦怠、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生理健康四个方面,对天津市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我市教师总体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采取适当对策纾解教师压力,提升教师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愈发凸显,这对小学教育以及师生身心健康均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微访谈的方法对赣州市5所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4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双减”承担着学生学业压力纾解和全方位育人质量提升的双重历史重任,其重要的一项目标即在于强化课后服务且彰显其育人价值,这对于工作在条件相对局限、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地区的小学全科教师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双减”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价值追求,把握课后服务的育人本真及自身的使命跃迁,遵循农村小学教育全方位育人规律,充分发挥全科性支撑作用,增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后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临的课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课后服务低效重复、教师课后服务成就感降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课后服务心理倦怠等挑战,应从多个维度着手探寻破局之策:以提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水平作为固本策略,以充分调动多方“减负”主体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作为联动策略,以优化在线教师交流和因地制宜开发运用线上资源作为信息化对策,以合理适度地探索学生参与服务工作作为辅助性策略,以建构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助力农村小学生全面、充分、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新学期伊始,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中心小学推出教学管理新模式,制定了《教干包靠班级制度》和《教干包靠弱师制度》等措施,给中层教干明确划分一块"责任田",明白各自的分工,要求各中层教干积极任教考试学科,勇挑重担,教学奖惩评估与个人成绩和包靠班级挂钩。  相似文献   

7.
学校中层教干是一个特殊的职能群体,在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被视为教育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排头兵、事业发展的龙头。因此,作为学校中层教干必须清楚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自觉加强能力培养,履行好岗位职责,充当校长负责制的主干支撑,有效地达成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等学校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中层教干至少定位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何琼(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学校中层执行力强,体现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上。高效、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成了体现中层能力的标志。当然,学校中层在工作中也面临一些现实  相似文献   

9.
工作压力必然会对成人学习倦怠产生影响。如果能将工作压力控制在促发学习倦怠心理的范围内,就能帮助成人个体将适度的工作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进而克服学习倦怠心理。所以,工作压力与成人学习存在互为制约、互相促进的因果关系。而社会支持正是调节二者关系,缓解工作压力,减轻或消除学习倦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斌 《成才之路》2013,(27):45-45
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危害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学生的正常成长,而且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应予以关注。教师要通过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的主客观分析,试图寻求预防与应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育发展指标可以描述、解释、评价、监测和预测农村教育发展情况,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农村教育发展指标建构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是农村教育发展指标建构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农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从令人痛楚:中国农村教师教育现状;当务之急: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快捷高效:中国远程教师教育特色;迫切需求:中国农村开展远程教师教育等4个方面对农村教师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变当前我国农村教师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和对策,对我国在新世纪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师教育手段开展农村教师教育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网上购物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网购成为电商行业新的增长点。农村在购物观念、互联网接入方式、物流体系存在明显滞后,农村网购消费方式尚未全面普及。通过淘宝网的农村网购消费行为的研究视角,探讨促进农村网购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村网购应完善物流网络,培养农村消费者的网购习惯,建立农村网购服务站,才能促进农村网购消费行为的快速普及。  相似文献   

14.
Rural teachers are a weak part of China’s teacher team. Over ten years, China has been continuously making up deficiencies in its policy, with the focus first on rural teachers, teachers of village schools and teaching sites, then further on the rural teachers in the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national-level poor counties, and finally on teachers of areas of extreme poverty like the “three regions” and “three prefect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teacher policy system has bee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by refining supplement, enhancing security, optimiz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quality, which has effectively helped with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are unwilling to teach, to stay, or to teach well in rural areas,”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teachers and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policies concerning rural teacher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are needed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for policy improvement research and reflect the rural point of view in policy making.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农村政治"三位一体",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基于对70个县市的农村文化实证调查,本文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是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技术环境变化、社会结构转型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立足于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本文提出了以保障文化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并探讨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应该采取的原则、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因此,矫正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应当从监护人、学校、政府部门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对汝城县益将乡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关于乡村旅游认知的问卷调查发现,总体上对开展乡村旅游的认知比较高,但个体间的分歧比较大。可见,我国贫困地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乡村旅游品牌意识、资源保护意识增强。但在我国贫困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尚须:(1)加强农村环境的整治,打造乡村旅游大环境;(2)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3)坚持社区参与,保障农民利益;(4)加强对乡村旅游管理,建设和谐乡村。  相似文献   

18.
早期农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民国江西万家埠实验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30年代 ,江西农村改进社的乡村工作者按照其乡村建设理念 ,在安义县万家埠进行了农业改良、农村教育、农村合作、农村民众运动、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等方面工作的尝试 ,其实践确定了万家埠早期农村现代化的走向和主要内容。万家埠实验区的乡村建设 ,是早期农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其农村改革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须总结的教训 ,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当前中国农村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我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就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48县进行了调研。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村要改变现状,农村职业教育就必须摆脱现实困境。对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思想观念、职教体系、经费投入和办学模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和机制,是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景色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构建是游客顺利完成乡村旅游的有效媒介。在考察了昆明市团结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环境解说系统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