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有人认为,邓小平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变相资本主义”,即表面上的社会主义,实质上的资本主义。其中涉及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这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清而影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在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个深入的研究。一、“变相资本主义论”的基本观点把邓小平理论实质归结为“变相资本主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内涵。(一)邓小平讲社会主义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早在80年代,香港学者张五常明确地指出:“中国将会逐渐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张五常:《中国的前途》,158…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主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问题,是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它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史学界对此问题研究不多,本文拟作些探析。“非资本主义前途”问题的理论来源及其含义经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革命发展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在回答关于人类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时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对不同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关键。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现实、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先进的社会主义与落实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出符合实际的评判。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会不会发生经济挫折(或曰危机)?如果会发生经济“危机”,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这是关系到我国改革成败和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拟将概括地谈些看法。希望以此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问题给予透彻地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旧观念应当破除 过去我们一直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和理论宣传中,总是把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极端腐朽的典型特征,是资本主义必定要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历史遵循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顺序前进。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上,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我国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现状、认同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7.
比较,是认识事物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逻辑方法.通比比较揭示事物的异同点,这是人类认识观客事物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在怎样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们借口“再认识”,来极力美化资本主义,丑化社会主义.也有的年轻同志只喜欢将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些统计数字和某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简单的相比,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说,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可以相比,不过应当运用科学的比较方法,通过科学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剩余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一概念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奥秘。中师经济常识课本清晰明确地讲道:“超过必要劳动的界限而延长了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常常提出如“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剩余劳动?”“社会主义剩余劳动和资本主义剩余劳动有何不同?”等问题。为此,本文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剩余劳动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一、资本主义剩余劳动与社会主义剩余劳动的一致性分析和比较两种剩余劳动,有一个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为什么说林彪一类如上台,复辟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呢?看一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上台后是怎样复辟资本主义的,总结一下苏联“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历史教训,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毛主席为我党制定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反修防修,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客观规律。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不时听到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鼓噪。西方反动政治势力声称,“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说:“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20世纪人类两大遗产之一”。社会主义真的失败了吗?这个问题,本文不想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决择,或者建国40年的伟大成就来阐述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本文仅就两个具体问题,谈谈我的浅薄想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到底有哪些?它的核心是什么问题?几年来不少同志对此做过种种调查和分析研究,在一些会议上阐述过自己的看法,也有见诸于报刊的。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可以说主要集中在互相紧密联系而分出层次的三个问题上,这就是:第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第三,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谁胜谁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对于我们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一部分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毛主席指出:“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没有经历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是从新民主主义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的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的起步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已经有了33年的历史了,至今“人们对这个问题仍然抱有兴趣”,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革命论,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敏感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答了有关社会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一)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志说:既然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现在社会主义中国经济上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快,生活上没有资本主义国家过得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那里呢?这里,我且从速度问题和生活问题两个方面来作些说明。近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有过几次大起大落,影响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把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是事实。但是我们承认落后,是为了改变落后,是为了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学过来,为了更  相似文献   

16.
多少年来,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到底能不能开展竞争,成了人们望而生畏、不敢触及的“禁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似乎公有制经济是不允许竞争的,谁要是提倡竞争,那就是“鼓吹资本主义自由化”。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竞争是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竞争的客观经济依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竞争的关系怎样呢?这些,都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很有必要讨论清楚。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看法,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母体内孕育发展的。从这个视角出发,应该怎样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血缘”联系与质的差异?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极少数人,利用各种机会,丑化社会主义制度,美化资本主义制度,鼓吹在“所有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全盘西化”,把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引进”、“移植”到中国来。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三十年干的事情,从社会主义体系来看,是失败的。”这种全盘否定社会主义的论调,当然不会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但在一部分人中确实产生了很坏的影响,甚至引起了少数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造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穷”是许多青年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怀疑,乃至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使青年正确看待中国的“穷”,是当今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怎样看待中国的“穷”》一文,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说理的方法,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高度,对中国的“穷”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是本文在说理上的最大特点。本文围绕“怎样看待中国的‘穷’”这一中心论题,分“要用全面的和阶级分析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邓演达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1909年至1927年7月,他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非资本主义,向着社会主义路途上走,并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力量,这标志着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从1927年7月至1931年7月,邓演达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标志着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