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矿冶业可为各类器械、工具、钱币等的制造提供原材料,其盛衰变化足以影响到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因此矿冶业在古代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宋代矿冶业的研究和其应有地位并不相符.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从事矿治业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二是成果数量少,只有数量不多的论文。无专门著作出现,并且除王菱菱的系列论文外.其他人专题文章多不超过一篇。三是已有成果关注的内容主要是矿产地的分布、矿产量、矿业经营方式等.并且主要集中在资料较多的北宋和南宋初期.南宋中后期矿冶的情况则少有人涉足。然而令人欣喜的是.2005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菱菱教授的专著《宋代矿冶业研究》(以下简称《矿冶》),全书39万字,分为十章。  相似文献   

2.
山东的矿冶业起源很早,早在东周的齐国就有管理铁矿的官员.经历了汉唐时期的发展,宋元时期矿冶业已成为山东地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直接推动着当时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山东冶矿的开采在宋元时期颇具优势.尤以金、铁生产最为有名.北宋时莱芜监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宋时登、莱二州产金,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约占全国的90%.不少矿冶产品数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豫东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原始农业是当时的支柱产业,渔猎业和家禽饲养业在社会经济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制陶业、冶铜业、烧制石灰业等手工生产劳动已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生产劳动行业。龙山文化晚期,城址的出现和阶级对立萌芽的产生,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国家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明代云南矿冶业蓬勃发展:金银铜铁锡铅等已开采,矿业区域遍及全省广大地区,产量提高、银铜产量跃居全国之首,民营矿业迅速发展、民营铜矿独占鳌头,矿冶产品的商品性质明显增加。封建统治者在商品货币经济日趋繁荣的刺激下,把云南作为掠夺金银财货的主要地区。明中期,先是向云南苛索贡金,继而明神宗派遣矿税监杨荣到云南肆意搜括。在贡金、矿税两把铡刀交压下,云南矿冶业纷纷凋敝、矿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被延缓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洞庭湖区历史时期矿冶业的铸铜、冶铁、采金,织绣业的丝织、丝绣,制瓷业的岳州窑、长沙窑、益阳窑,竹器业的竹资源,竹器生产的考证等若干方面作了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6.
北宋河东路土贡名单是因时变动的,有北宋初期和北宋中期之别。北宋河东路土贡主要有药材、矿物、手工制品、果品四大类。从地域分布来看,河东北路土贡品种较少,河东中部和南部是土贡的主要产地。土贡是一地特色物产的鲜明反映,以土贡为视角,可以考察一地物产的分布、生产与销售等情况。北宋河东路以特色物产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食品加工业、药材业、矿冶业和畜牧业。特色物产经济活动的出现与兴盛,揭示出北宋河东路区域经济具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7.
数千年绵延不断的矿业开发史,使黄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矿冶文化史的代表者,也使黄石成为中国工业文明的一部历史缩影,进而赋予了黄石在中国城市群中的特殊历史地位,也确定了黄石矿冶文化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8.
唐代西南地区矿冶业在当时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其发展的规模不同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唐前期矿冶业的分布主要在剑南道和山南道的十二个州,唐后期矿冶业的分布在以上地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四个州。这表明,唐代西南地区的手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十堰地区的矿冶业 ,此前已有学者不同程度论及到。本文在研究了大量直接和间接资料的基础上 ,梳理出了明清两朝十堰地区 (包括郧阳府六县和时属襄阳府的均州 )矿冶业的基本线索、概况和特点 ,分析了其兴废的原因。也从经济的角度反映了该地区这一段历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闽北山区是封建时代福建的最早开发区。在古代发展过程中,闽北山区劳动人民和避乱于此的北方汉民共同为开发山区作出了贡献。劳动人民发挥才智,靠山吃山,彻筑梯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利用山区资源逐渐发展起来的制茶业、造纸业、矿冶业、制瓷业等,更增加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活跃性。唐宋元时期,山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1.
北宋是继唐末五代混乱之后的又一次统一 ,在统治时期里 ,其政风由最初的清静无为变为固守祖宗之法 ,旋又转为积极变法 ,后期则政风动荡 ,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关于北宋政风的演变 ,民国时期学者刘咸灯斤在《史学述林·北宋政变考》中有一个整体的概述 ,本文拟就此试做论述 ,以供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军"是一种产生于五代后期的特殊地方行政单位,至宋时被广泛设置。作为宋代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单位,"军"在北宋初期均为县级,仅有直隶与非直隶的区别,而至北宋中期始"军"有了州级与县级的区别,至北宋末期县级军开始了与县的整合,这种整合至南宋时已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汀州是客家族群的重要发源地。汀州地区的文教发展对客家族群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汀州的文教处于大发展时期。宋代汀州教育机构设置完备,以地方官学为主,州有郡学,每县均办有县学,还设有贡院和五处贡士庄,此外还有三处书院和二所私人讲学读书处,反映出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地方官员对当地教育的重视。汀州在福建属于最晚开发的地区,地理环境山峻水急,国家权力无法完全控制汀州社会,因而把教化当作重要的辅助手段。汀州完备的教育机构对汀州社会风气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汀州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汀州的陆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汀州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韶州岑水场为宋代著名矿产地,盛产铜、铅、矾等矿产,其中尤以铜产量最为瞩目,是国家坑冶业、铸钱业的重要原料基地。两宋时期岑水场的发展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一为劳动力主体的转变,由北宋时期的自由坑户转变为南宋时期的配隶犯人及厢兵;其二为生产技术的转变,胆铜法自北宋中后期引进后逐渐在南宋成为岑水场的主要生产技术。这两个变化,即与两宋时期韶州地方社会的发展相关,同时也受到全国坑冶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五代战乱对图书造成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北宋前期将发展图书事业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发展图书事业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国家藏书,编纂出版各类文献,重新编辑佛藏和道藏并将佛藏刻版流通。北宋前期大力发展图书事业,促进了北宋政权的迅速稳定和巩固,奠定了宋朝思想文化繁荣的文献基础,保护和传承了中国古代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的秘密宗教法禁政策,继承了唐律中"造妖书妖言"和五代敕令中"夜聚晓散"的规定,发展为"夜聚晓散、传习妖教"的罪名,并把禁止妖教的法令从地方法规上升为中央法规。方腊事件后,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吃菜事魔"条法。宋政府对秘密宗教的法律治理,深刻反映了宋代官员的地方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8.
论宋儒人格塑造背景下词人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五代是词人放荡不羁性格大肆张扬的时期,到了北宋前期的百余年间,雍容和缓、砥砺气节的宋儒人格开始形成.在这一背景下,宋人解决了如何使传统的诗人之志与词人风流在新的文化条件下和谐相处,并融为一体.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文人是既作诗、又填词,只不过二者的创作比例在不同的个体那里有所差异.于是,聪明的宋人立足于诗人的身份,兼顾了词人风流,从而使得词人身份以新的姿态成为士大夫完美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南宋史家王称著《东都事略》是第一部系统总结北宋一代历史的著作,又是一家独断之学;既是本朝人记本朝事的当代史,又是灵活运用纪传体的典范。它在史学上的地位与价值在今天也是应当给予肯定的。他着眼于社会与现实而研究史学之路,是足以引起我们认真对待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咏物词滥觞于晚唐,五代、北宋初年渐成风气。北宋中叶,苏轼对咏物词的境界作大力拓展。使其日渐盛行,且延续了有宋一代。咏物词艺术日臻完美,大体上有单纯赋物之词、比兴词、“有寄托”词、“无寄托”词四种境界之分。当中“无寄托”词是我国古典诗歌高超的抒情艺术的综合体现,达到了最高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