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五雷轰顶"的"五雷"指什么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首先须搞明白一个古代盛行的学术概念:五行。五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最早出现在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学说中。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如果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作为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  相似文献   

2.
我的中国梦     
闫祎明 《下一代》2014,(5):17-17
正如果问起,当下最热门的词汇是什么?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中国梦。那么,什么是"中国梦"呢?"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中国梦是由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组成的,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因此,在我们自信地做起"强国梦"的时代,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会更美丽,才会更坚实。  相似文献   

3.
曹钦 《政治思想史》2015,(2):21-34,198,199
与当代众多政治哲学家不同,佩蒂特的政治理论是明确地建立在一套完整的本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赞同个人主义与整体论,反对集体主义与原子论。在他看来,尽管个体的存在必然预设了更大社会的存在,但那些个体的行为并不必然是由某种更高的力量所预先决定的。从这种本体论出发,佩蒂特进一步提出了其独特的自由理论。由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恰当意义上的自由必须是一种社会价值。因此,带有原子论色彩的"无干涉"自由观就需要被共和主义的"无支配"自由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流向北方     
水野 《高中生》2012,(12):56
"吱--吱——"仲夏夜的蝉,在我即将离开的前夕,卖力放歌,仿佛为我的离去而欣喜若狂。当然,我选择原谅它们。一是我再也不会与它们有什么瓜葛,二是它们曾惨死在我手中的至亲至爱或远房亲戚足以为它们的荒诞而抵罪了。我用了一个生动的词语来形容我此次的离开——逃亡。我坐在列车的某个座位上时,心里充斥着胜利  相似文献   

5.
符号文本的意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应当说,是由解释者决定的,文本是解释观照的对象,等待被解释。但是文本也携带者大量因素,要求或引导解释者提供某种解释。文本中至少有三种形式因素对解释者施加压力:一是文本所属的文化体裁产生的"期待",它们决定了文本的根本读法;二是文本符号组成中的聚合轴显现,它们透露了文本选择组合的过程;三是文本自携的"元语言"因素,它们直接要求解释者看到文本的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细菌,真如课本上描述的那样——一般是单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吗?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细菌并非如此简单。有骨架的细菌课本上只写到细菌有一个厚厚的细胞壁,它们的结构也被概括为"简单",关于其结构的描述更是十分稀少——可事实却证明,在细菌中,蛋白质骨骼和隔室结构是很常见的。组成我们身体的那些复杂细胞,可以组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虽然它们仅被一个软膜包裹着。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们有内部骨架,确切地说有细胞骨架,即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维结构,这样就可以自如地添加或是移除某些组成部分。细胞骨架不仅能够维持细胞的形状,而且还具有运输细胞内分子"轨道"的作用,能在细胞进行分裂活动时,确保所有的分子准确地各就其位。  相似文献   

7.
问题     
我把"问题"这个单词分解成多个单词,因为这些单词反映了我的问题之所在.我足谁?我到哪里去?我应该做什么?它们和我畅谈我的生活和未来--我的追求是什么?它们告诉我让我呼喊出来. "呼喊"这个单词告诉我呼喊的声之音将帮助指引我渡过困境."声音"和"召唤"两个词和我讲了同样的追求.希望我能听到我内心最真实的呼喊,不要被误导或转移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一书,是在一八九四年3月——9月写成的,至今已是70年了。从列宁这部杰出的早期著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从一开始就准确地、牢牢地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真正实质,深刻地认识到它的革命的批判精神,并且用这种精神创造性地研究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列宁说:“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品质真正是马克思主义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  相似文献   

9.
"时间!什么是时间,它到底是什么?人类不断地探索,但是谁也无法准确解释。我喜欢时间也讨厌时间;有时还戏弄时间,同时也被时间戏弄……"——本文主人翁在给你讲述这个经历前的小提示  相似文献   

10.
杨朱学说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之说,从先秦开始被扭曲,或被人指责为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或将之与道家学说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分析先秦典籍和<列子·杨朱篇>的有关记载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杨朱学说"为我"的宗旨是一种社会理想--为人、为天下,天下大治.但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在当时不可能实现,并分析了其消亡及被扭曲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虽然在好的教育环境下成长,但是父母在经济方面并没有给我多大的支持,而且他们的关系网也不让自己染指。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教会我的是如何生存、如何为人处世。现在自己的事业,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真没有想到,由5个员工组成的公司,现在能够做到这么大。当然除了自己的信心以外,我认为网上办公不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没有这种观念和意识,在当今的社会中,很难有所作为。"——东方欧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翔  相似文献   

12.
符志宏 《班主任》2011,(7):24-26
那一年,我兼任初二(8)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有56名学生,由各班打架斗殴、调皮捣蛋、无心学习等令人头疼的学生组成。上第一节班会课,我就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在课堂上,这些"宝贝"有的挑衅般地看着我,有的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有的一上课就睡觉,更多人的目光毫无焦点地看着我或黑板,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经过与学生逐一谈话,我了解到——这班学生正处于激情四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认识论:知识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自然主义的进路,社会认识论处理的是围绕着知识过程及其产品的组织而展开的诸多规范性问题.换句话说,它是要在我们如何认识以及认识什么的基础上.致力于应该如何认识以及应该认识什么方面提供指导.这个题材相当于实用主义哲学家通常所说的"探究引导",以及今天的读者可能看起来是科学政策的抽象形式的东西.社会认识论取得了超出其它知识理论的进展,因为它重视这种情况,即生产知识的行为人不仅体现为个体,而且还以集体性的方式嵌于某些在相当大的时空范围上扩展的、可以具体指明的关系之中.并且,对于社会认识论者来说.知识的目标是需要确立的,而不是想当然的.诸如"有效性"、"可靠性"之类的语词.甚至"真理"一词本身都没有涉及探究行为的目标.它们只是涉及探究的诸多约束,以至于仍然留下很多有关知识的目的的问题悬而未决:应该生产什么种类的知识?由谁生产?为谁生产?知识政策要抓住的是那种对付这些问题的活动,而这些问题往往被常规的科学政策所忽视.  相似文献   

14.
张建杰 《江苏教育》2012,(35):45-46
这篇文字,是由学生的来信或习作以及我阅读它们的感受而组成的。学生的来信或习作称之为"报告",阅读它们的感受则称之为"思考"。报告一:沉重的心曲尊敬的张校长:今天,我们给您送这封信,是要求为我们调换英语老师。我们的英语老师,课上得非常差,我们不能让这样的老师教我们,因为他会耽误我们的前途。尊敬的张校长,说实话,××老师才教我们一年,我们就要求撤换他,这可能有点不近情理;但我们又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流向北方     
水野 《高中生》2012,(4):56-56
“吱——吱——” 仲夏夜的蝉,在我即将离开的前夕,卖力放歌,仿佛为我的离去而欣喜若狂。 当然,我选择原谅它们。一是我再也不会与它们有什么瓜葛,二是它们曾惨死在我手中的至亲至爱或远房亲戚足以为它们的荒诞而抵罪了。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工程与公共性的概念(一)社会工程什么是社会?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政治国家。所以社会是由人群组成  相似文献   

17.
正二十四年前的十六七年,是我的学生时代。我生于"名门"——名闻乡里的特困户。我的学生时代开始于西沟分校。这里复式教学,两个班四个年级。上学,于我实在是个大事。我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都是文盲。而我,赶上了好社会,那样一个家庭也可以上学了。上学的第一天,虽然是我的大日子,也不可能"著之竹帛",天气如何心情啥样学点什么,已经"如烟"了。好在有一件事让这个日子留下了重重的痕迹。那天早上,大约是高兴还有点忐忑地来到学校。曹老师登记新生,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知道  相似文献   

18.
正月光在这个晚上出奇地亮。在关掉一切灯之后,我看见全世界只剩下两件可见的东西:头顶上的一盘月亮和我阳台上的一辆自行车。它们现在都是雪白雪白的。凌晨两点钟,没有什么人经过,没有人能看见,月光正独自照耀一辆半旧的赛车。没有人会赞叹这辆突然比月光还耀眼的物品,但是它们双方都知道,因为"明亮"这事实正在发生着,我是它唯一的目击证人。月亮在半空,被屋檐挡住了,使它不能遍落在大地上。四处都是暗的,它只是照亮了一辆由铁架焊接成的车。  相似文献   

19.
妈妈,母马     
母亲节那天,我在电视节目里听到了一个关于妈妈的解释。主持人问一位嘉宾:"妈妈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那位嘉宾回答:"妈由一个‘女’字,一个‘马’字组成,每一个妈妈都是一匹特别能负重、特别能劳累的母马。"电视机前的我在短暂一愣后,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几位负累"母马"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哲学家的原子万物由什么组成?物质可以被无休止地分割为愈来愈小的物质单元,还是存在构成世界的“砖块”?这是古代哲人们就开始思索的问题。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在致力思考分割物质问题后,得出一个结论:分割过程不能永远继续下去,物质的碎片迟早会达到不可能分得更小的地步。他的学生德谟克里特接受了这种物质碎片会小到不可再分的观念,并称这种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为“原子”。由留基伯与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原子论哲学作为“最系统、最始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