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探索》2004,(12):F003-F003
哈尔滨币华山小学是一所只有500多名学生、50余位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2004年以来,学校开展了以"学会反思,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为主题的教学反思活动,使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它方式对自己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既可以发现教师"教"的问题,又可以发现学生"学"的问题。在教学中,既要调整教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调整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及训练的难易程度。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心智水平,笔者将英语反思性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一、课前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指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影响教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用最美好的词汇形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倍感荣耀。在工作的闲暇之余,我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同时,也不断地结合自己所教的科目和所带的学生,不断反思:"把教学的过程当成是一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教”(SRTE)对教师发展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的意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当前,学生评教的滥用,致使"学生说了算"竟成为时髦,师生关系遂变得复杂、畸形,教师发展反而因此受挫。首先,评教的结果过多地用于行政决策,教师受到太大的压力,缺乏反思教学的时间和动力;其次,学生对评教活动的不当心理反应,给教师提供了虚假的反馈材料,使教师的反思缺少可靠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据此,单是上述两点,就使学生评教无法给教师成长带来正面影响。因此,端正师生关系,超越学生评教的误区,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在“教”和“学”的活动过程中一同得到发展。还要求教师对所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及时反思。我认为及时反思的同时还需要“延续”。学生的数学日记,是教师课后反思延续的有力依据之一。我一直关注学生的数学日记,也一直反思自己所组织的每一次教学活动,收到了实效。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课堂中,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有教师对教的反思,就应该有学生对学的反思.而现在很多教师在谈到反思的时候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等,只是关注了教师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方面.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反思教学的教学理念已普遍为教师所接受,并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反思活动不仅是教育教学上的一项"运动",更重要的是"反思"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既可以促进教育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反思是学生思维活动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应一所学校邀请,参加了他们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研讨主题为"先学后教",下面是该校教师上的一节课。80分钟的"先学后教"1.讨论导学单中的预习内容。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前一日所发的导学单,分小组对导学单的预习内容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交流。2.导学单的汇报。教师先后请三个小组的学生汇报交流,并进行了指导和总结。3.当堂训练。4.课堂小结。反思:听完这节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节"先学后教"的课,教师想带给学生什么?毫无疑问,"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9.
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法,提升学力;让每名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特长,发展个性,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为此,围绕学校主课题,结合《认识厘米》的教与学,从教学设计、教学片断和教学反思三个维度谈谈:只有让数学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愿学、乐学"的思考与实践.一、理念、方式、方法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从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谰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教学后记主要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写教师的"教"1.总结"亮点"指出,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课堂中,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有教师对教的反思,就应该有学生对学的反思。而现在很多教师在谈到反思的时候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等,只是关注了教...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们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从"以教论教"转向"以学论教"。"以学论教"是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评定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它强调的是基于学生"学"的"教",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果学校基于"以学论教"的理念,按照"定点观察→试卷检测→自我反思→集体会诊"的程序组织校本研修活动,让教师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反思性"教学理论,从教师对"教"的反思和学生对"学"的反思两个方面,论述了"教学反思",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激发教师与学生合作探求知识的愿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是教和学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只重视教,而学生不愿学,则不能达到目的。所以作为教师需主动和学生接触,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对自己所带科目的意见。然后认真反思、正确对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是学生的部分建议以及我对其中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活动。一个英语教师要教好学生,一定要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可以鞭策教师进行终身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张莉 《安徽教育》2009,(1):30-31
<正>评析试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价命题的质量,更重要的在于关注教师"教"、学生"学"的"缺陷"。作为一名教研人员,本人参与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卷工作后,不免反思一番——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内容,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按教学进程它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学反思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瑕癖之外,不断  相似文献   

18.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好孩子,是我最初的愿望;当一名善思的教师,享受教育,是我追求的理想。给予学生启发,呈现语文课堂生命对话的熠彩,激情演绎,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收藏美丽和感动,记录反思和失败,笔耕不辍,生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再学习活动,能使自己“教然后知困”。不断反思,可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能成为一名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20.
陈红梅 《广西教育》2013,(26):54-55
新课程改革提倡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自我反思,都要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会经常回顾、重建、重现教育教学现象,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具有监控性;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那么,什么是课后反思呢?课后反思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后,对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