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庭院里的女人》自公映以来 ,反响较大 ,出现了种种批评的声音。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这些批评存在的偏颇性 ,充分认识影片的内涵与价值 ,也应看到罗燕为沟通东西方文化所做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化批评并不仅限于文化批判。文化学的文化批评着眼于人类文化,坚持文化主义的理论立场,是与政治诗学的文化批评不同的一种文化批评模式。探讨文化学文化批评的批评立场、问题域、批评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澄清对文化批评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3.
“小说观念”以小说文体为中心,研究与小说相关的创作观念、价值观念等。小说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性,通过对小说观念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和批评状况,同时也可以深入地解析民族的和时代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介入、学术化批评和论争等三方面梳理学界对1990年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再现,并对其中折射出的当下之理论话语、认知经验和研究范式进行反思性考察,可以看到,再现的意义外在于再现本身,2004年以后的再现表征了学界超越二元模式,从时间、空间和立场上对理论的历史语境做出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吴宓先生因批评新文化运动受到新文化派的批判,也因此长期被摒弃于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主流之外。本文认为:吴宓的一些文化观点对新文化运动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补偏救弊作用,对吴宓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应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散文创作空前繁荣而散文批评相当薄弱。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散文的无限多样性,使得理论批评相当困难。这与散文在整个现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有关。散文创作本身无须批评的指导,但散文批评却需要相应的审美标准,没有这个标准,批评就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无法对社会文化生活发生影响。针对当前散文创作的现状,文章提出四项散文批评的基本标准:理性之域、文化之镜、个性之维,辞章之美。  相似文献   

7.
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文学和人类学边缘交叉性科学的文学人类学,提出应重新审视原始与文明,主张到田野中去,到原住民的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文学,从内部去认识文化。这既是我们今日的出路,也预示了今后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学本批评的逻辑定性,基原于批评与欣赏展开的化论域。不同的化论域。导致了批评原则、基准、视角的差异。批评活动中无法剔除的主观性及历史性使批评无法成为客观的科学。批评的非科学化为本的多义性提供了历史的合理性根据。于是本始终以期待形式向未来的批评视域敞开。  相似文献   

9.
文化诗学是从诗学与文化视角透视历史片段的共时性研究;文化研究是对文化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文学视角;文化批评是从文化视角对文学的批评研究。三个范式之间在关涉文化与文学方面有兼容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许多可区别之处的。然而国内学界对三个范式的应用有许多误读误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用现实、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文化诗学和整个批评环境,可以初步理清它在方法论意义、传播、预设方面的迷误,发现当前批评及文化诗学的异化、浅生状态、异质资源与创作隔膜等诸种弊端,最终形成文化诗学与批评生长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精读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翻译教学,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翻译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比较与批评的原则,并充分利用翻译测试对翻译教学的积极的反拔作用。附录从五个方面对《大学英语》的教参译文作了批评,以此示范如何实行比较与批评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金庸的作品在华人读者中影响面甚广,其受欢迎的程度持久不衰。誉高而毁至,随后出现的一些不满、批评和论争的声音亦不足怪。那么如何看待论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诸如通俗文学与雅文学之关系、文学批评应遵循的原则、批评家的心态等文学理论批评的问题,以及如何探讨并评价金庸武侠小说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乃是当今文学研究者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区分文学文本批评与欣赏的基础上,展示出批评的逻辑定性,进而由批评的逻辑定性中探求批评展开的基本论域,最终在对批评原则、基点、视角、论域的展示及对文学文本——语言、形式的特质的揭示和对文化历史精神,人的文化生成等的多维度探讨中,揭示出批评的非科学性及批评多元化的客观基础和现实合理性,并为文本批评的多义性寻找出历史的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翻译批评的社会文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译的双重化身份使他不可能完全忽视译语的社会化因素,相反,译语的社会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译对原的理解和阐释。社会化因素在意识形态、学传统和规范、化价值观三方面对译的影响,翻译批评理论体系中应涵盖这些方面,以便对译作出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更涉及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对翻译中文化等值的实现,翻译文化交流目的达成的分析与评价,应成为翻译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译者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及需考虑的观众对象三个方面,对文化传播新渠道之一的文化传播类微视频字幕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综合评价。翻译的文化传播目的及对译语观众的考虑决定了译者应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方法,以更好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6.
文化研究在欧洲和北美的缘起和发展因其不同地域和国家而有不同的脉络和取向。而在当代中国,由于仍存在相当广阔的文学空间,因而文化研究更多的朝着文学的文化批评方向发展。但要建构纯粹本土化的文化研究也只是一种乌托邦幻想。对中国学者来说,根本问题在于对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作出应答,并在此过程中提炼与生成自己的文化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学批评在中国独特的化语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批评本身进行批评显示出十分的重要。冷静地审视目前中国学批评的现实水准,正视其尴尬,有利于走出误区,建构健康和完善的中国学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学生犯错后,我们有许多班主任首先想到的是批评,认为不批评学生就不能教育,也不能警醒其他同学,只看到了批评的惩戒作用,没有想到批评会伤害学生,也没有去想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许多学生犯错误后,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这是错误,只是总改不了。所以学生犯错后,我们不只是要批评他们,更多地应是思考学生为什么犯错,怎样帮助他们改正。  相似文献   

19.
当代著名批评家王彬彬往往以社会学批评方法从事批评实践活动,表现出三方面主要特色:儒宰的入世精神和浩然正气;对道德与人文精神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批判;学理性和文学性俱佳的文本形式。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当代文学批评中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20.
学生手册中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手册教师评语中的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及效用。通过语料研究将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分为两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分析教师评语中批评策略的使用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直接批评与间接批评的态度及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效果,提出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应用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