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社区治理面临一个全新的行政生态,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社区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出现。社区协同治理是对传统社区管理困境内生出的创新路径,是多元主体在行为上的协调与合作和在功能上的互补与整合,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并朝向社区"善治"的目标迈进。本文在分析了社区协同治理的内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社区协同治理中政府角色探析的价值,认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扮演指导者、供给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社区治理面临一个全新的行政生态,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社区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出现。社区协同治理是对传统社区管理困境内生出的创新路径,是多元主体在行为上的协调与合作和在功能上的互补与整合,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并朝向社区“善治”的目标迈进。本文在分析了社区协同治理的内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社区协同治理中政府角色探析的价值,认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扮演指导者、供给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肖晓春 《学会》2007,(1):14-16
环境“治理”是建立在治理和善治理论基础上的对环境的宏观管理,它特别强调公民社会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塑造全面合作的环境治理模式,关键是要从制度层面合理规约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的治理边界。  相似文献   

4.
西宝  陈瑜  姜照华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15-1624
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治理是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技术治理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基于技术治理问题"结构-过程-关系"研究框架,认为该框架隐含"价值"要素的后置情境,特别在中国背景下,价值后置给技术政策过程实施产生冲击和扭曲。因此,提出"价值-结构-过程-关系"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以解释协同治理主体结构间如何调节、塑造治理技术的形式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网络的角色与关系,以期提高技术政策可接受度。研究结果认为技术协同治理框架应包括科技人员、科协、政府、企业、高校、金融部门、中介等社会组织及公众、国外部门八个主体;技术协同治理机制应包括问责机制、参与机制、评价机制、交流机制以及共享机制。研究结果建议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可以应用、复制类似的政府治理问题,以供例如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城市化协同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会协同"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治理是实现善治的必选路径。我国在建构协同机制的过程中遇到了现实困境,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了一个暂时无法弥合的协同缝隙,其制约因素主要是社会组织在能力和资源等方面受限制、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增权有限。因此,应从能力、信任、增权和资源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来构建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管理机制,以有效地破解社会组织协同管理的现实困境,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本文以善治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体制性障碍、结构性障碍和内生性障碍.提出增量改革的具体路径,要求健全善治治理下“多元”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法律建设,优化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具体思路,建立一个包容、合作、持续、均衡的社会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和政府行为。数字创新如何赋能推进公共服务创新,是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该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创新发展趋势和相关理论基础,通过扎根理论与多案例研究方法,运用深度访谈数据,构建对这一议题具有研究适应性的"多中心—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杭州、贵阳、广州等地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创新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为公共服务创新的多中心治理结构提供了更强的包容性,也丰富了其治理方式;基于"多中心—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公共服务创新更容易实现自驱动,分工机制和协同机制是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创新的关键在于识别本地核心优势,在主体协同性和主体多元性方面实施不同匹配方案从而促进价值共创;基于不同核心要素,公共服务的创新实现路径包括政府牵头—应急开发、政府发起—产业拉动、企业主导—平台供给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多中心治理方式会影响公共服务创新的区域性实现路径,协同主体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是影响多中心治理方式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打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公共服务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和路径实现的"黑箱"。  相似文献   

8.
田庆锋  苗朵朵 《科学学研究》2020,38(8):1358-1366
重大疫情公共危机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频发,使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巨大考验。本文针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过程,以军民两大系统为核心,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重大疫情防控中多主体的行动策略做出探索性分析。归纳出统一指挥、军控手段、民防措施和风险预警四个主范畴,初步构建了重大疫情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军民协同治理机制模型,并以不同主体视角建立起要素关联机制。研究发现,统一指挥是军民协同治理的驱动机制,从战略层对危机治理与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军控手段与民防措施是军民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通过联合行动保障治理需求、履行社会责任;风险预警是军民协同治理的反馈机制,以风险评估作为决策依据并反馈于治理主体。研究结论对健全我国国家重大疫情治理体系、应对全球疫情形势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医院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割裂,亟待进一步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构建“医、研、学、产”相结合的医学创新体系。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以浙江省7家研究型医院的42名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与流程、转化实效等方面数据,提炼出6个主范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逻辑模型。其中,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支撑体系;“产、学、研、用”综合创新体分别负责具体实施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发中试等环节;成果转化部门、科室/实验室等技术支持主体和推广营销主体等,则通过专利布局、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搭建起医院内部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围绕最大限度发挥各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链上的整体效应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政府协同治理和医院内、外部协同困境。最后,为推进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多元共通协同治理目标设计、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组织优化、多元融合协同治理制度变革、多元多层次协同治理手段运用和多元环节协同治理流程再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问题多、治理难。调查表明:公众对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与公众受教育的程度、媒体的关注程度呈正相关;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如何分工协作尚未形成有效方案;生态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考核机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宣传教育,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和手段;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与考核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据要素治理是数字时代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通过强化数据要素与国家治理深度融合,能够加快建立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的新模式,推动国家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欧美等国不断加强数据要素治理的顶层制度设计、技术创新应用、协同治理机制和全球治理合作,有效提高了数据要素治理水平,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借鉴。不过,受数据要素的虚拟性、涉及主体较多、泄露风险较大、技术支撑水平要求较高等特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数据要素治理仍面临着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伦理治理机制不完善、人才和技术基础较薄弱等挑战,无法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以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新时代迫切需要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和应用场景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数据要素治理体系,树立兼顾公平、效率与安全多方位发展的治理观念,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强化科学、技术与制度多维协同驱动的治理思路,完善人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以提高我国数据要素治理水平,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芸  李建华 《学会》2009,(7):10-14,35
民间组织作为当代公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发挥着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支持,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民间组织也应加强自律,以更好地参与公共治理,从而形成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好互动,实现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理是利益相关者通过面对面协商,求同存异、互利互惠、和谐共进地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在社区公共意识和社区认同基础之上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理顺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治理社区的结构体系,充分调动政府、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一起打造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4.
科技孵化器网络以其在服务效率、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方式,网络组织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单创投的合作也遇到了新问题。以公司治理学中的网络治理为理论依据,明确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与单创投合作的特点,分析了双方的合作互动关系,研究了网络组织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单创投的合作基础即合作平台,阐明了双方合作的宏观治理机制和微观治理机制,为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深层次网络化构建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齐海丽 《学会》2009,(10):12-17
治理理论的兴起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长期合作传统以及公共事务治理的责任分担也为两者的合作提供了空间。实现二者的合作需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应对国际环境变化,以企业海外情报合作为背景,将合作惯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知识治理、合作惯例影响企业情报合作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借助Amos24.0统计软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21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知识治理有助于企业海外情报合作绩效提高,较高的知识治理对等性和集中度对合作绩效有正向影响,合作惯例在知识治理对等性和集中度与合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得到主要管理启示为:开展多方情报合作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以应对潜在风险,是企业保持发展优势的理想选择;同时,企业应注意创建完善的知识治理机制、积极引导建立合作惯例,以持续推动知识创造和达成合作规范共识,促进情报合作绩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形势紧张动荡,机遇与风险并存,开展有效的情报合作以应对环境变化因此显得尤为关键。从知识治理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机制,对海外情报合作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将合作惯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知识治理、合作惯例影响合作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假设,借助AMOS24.0统计软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21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知识治理对等性和知识治理集中度对合作绩效有正向影响;合作惯例在知识治理对等性、知识治理集中度与合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该结论为选择良好的治理机制以提高情报合作绩效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是具有科学支撑的严肃事实,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巴黎协定》是国际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重要进展,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共识。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要尽快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发展中国家也要加快低碳创新发展。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了积极建设性的作用,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将不断强化和实施,从而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企业治理结构匹配与否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修正了Kitschelt模型,并通过对美、日IT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我国企业应根据技术变迁和市场变化情况,灵活改变企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IT治理研究的热潮。早期IT治理的主体主要为私营部门,研究偏向于IT治理的实践。随着电子政务推进,IT治理的理念被公共部门所接受,尤其在电子政务中的跨部门合作,IT治理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对目前国际应用比较广泛的多个IT治理模型进行比较性研究,分析已有的治理框架的侧重点和优势,认为组织的IT治理框架需要规避单一化,应从组织需要的特定重点或动力,综合选择适合组织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