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物理教学过程中两次转换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理科学、物理学科和课程、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点人手,分析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把物理科学“转换”为中学物理学科、招中学物理学科“转换”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的两次“转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物理科学、物理学科和课程、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把物理科学“转换”为中学物理学科、把中学物理学科“转换”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的两次“转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物理科学、物理学科和课程、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入手 ,分析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把物理科学“转换”为中学物理学科、把中学物理学科“转换”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的两次“转换”  相似文献   

4.
吉霞 《四川教育》2002,(10):38-38
自然课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一、根据自然学科特点,激发“自行探究”的欲望。小学自然课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自然教学《大纲》强调:“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取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这里,“主动的认识”和“自行探求”突出了自然课的素质教育特点,也体现了让学生“自行探究”的重要性。自然课的…  相似文献   

5.
陈玉龙 《考试周刊》2014,(98):134-134
文章通过了解历史科学、历史知识的特点、历史学科特点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历史探究教学的制约进一步深入理解历史探究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科学探究与合理的教学设计密不可分,然而不少探究活动因教学设计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成为假探究.因此教师在利用教材进行探究教学时,要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探究性知识进行教学重组或整合,选取合理的角度进行深加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打造高效的  相似文献   

7.
刘小军 《成才之路》2011,(20):78-78
新课标要求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作为学科探究重要内容,并要求把学科探究当作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什么是探究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科探究为主的教学。简单的说是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启发、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为前提,把学生生活的周围世界为对象,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探究、质疑、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集体、个人等多种尝试活动,把学生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我们应如何实施探究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小学科学课强调“以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确实把握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很多实验教学公开课中发现,教师出示的“友情提示”“温馨提示”或“实验操作步骤”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学生有时还没看清与领会就开展了实验活动。这是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所隐含“程序性知识”重要性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9.
现行苏科版物理教科书的突出特点就是实验探究活动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探索物理知识和规律。值得广大物理教师深思.结合自身对引言中实验探究活动0.3“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实验探究活动的教学应注重体现三者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探究教学是把科学探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向导,通过模拟亲历科学家们那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教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历史上曾出现过特殊认识论、交往论、实践论、“新基础教育”的教学论等不同的教学思想。这些教学思想与其所产生的时代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将之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其所负载的历史使命。对其的认识才能更客观与公允。在当下的研究中,需要合理评价“传统教学思想”,公允认识教学研究传统,让教学研究真实回归教学实践世界。  相似文献   

12.
从环境史观的教学理念出发,进行历史知识的讲授,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要结合教材大纲,设计教学计划;延伸课外教学,加强环境认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展开辩论研究,还原事件本身;结合历史事件,展开环境反思。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ttempt to includ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a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 It is based on the design research approach and the main aim is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duct, a module for student–teachers’ actual involvement in the historic teaching design process. Student–teachers were presented and familiarized with the reasons for including a historical component in teaching, and with the meaning and teaching function of three historical examples. They were asked to search for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y had to design teaching interventions justifying their choices. Total of 74 teaching intervention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a systemic network has been produced with the identified categorie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Two case studies of students’ interventions with their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also discussed. Findings show that the group of student–teachers studied was able to develop a range of interesting materials. Traditional models of teaching that are held by student–teachers are obstacles for substantiating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ly a few student–teachers succeed in stating meaningful epistemic goals, while some others lack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of their own material for communicating aspect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to students. Results appear that can lead to a future module’s revis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steps.  相似文献   

14.
教研制度在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把握教研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内在逻辑有助于进行教育制度创新。借助历史制度主义对教研制度历史变迁逻辑进行检视,可得出如下结论:从结构分析范式来看,国家制度背景决定了教研制度的走向;相关变量制约了教研制度的发展;主体行为与教研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制度的演变。从历史分析范式来看,教研制度具有路径依赖性,并通过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等方式进行自我强化;教研制度规范化是其"历史否决点",在此之前,政治因素是其突变式变迁的关键否决点,此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则是其渐进式变迁的重要否决点。  相似文献   

15.
《史记精读》和《史记讲读》这两部教材为高校《史记》教学带来了颇具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它们采用了原典精读的体例,以文化的视角,汇通的眼光对《史记》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将读原典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高校中国现代史教学应注重介绍学科研究前沿和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及其查找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兴趣;应注意运用和向学生传授新的历史研究与分析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历史事件的生动记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尽可能采用西方国家流行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增强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将社会史的内容和现代化理论、历史社会学的观点溶入课堂教学之中;还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讲清当前的某些热点问题的历史真相和来龙去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学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失对于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探寻、总结与升华,不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史学思维、大文学概念和寻根意识。同时在教学实践当中,必须做好学术动态、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专题讲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惟有如此,才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育史学不断遭到来自女性主义史学的挑战.本文主要以英美教师的历史研究为考察对象,说明在女性主义史学的影响下,西方教师历史研究在史学认识论、研究领域、研究分析范畴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智能时代的教学论研究因在“技术”的语境中守护“人性”而表现出一种集体研究心态,即教学论研究的人文情结,表征为追求生命心智发展的教学过程观,凸显非认知性交往的师生关系观和彰显个体精神自由的定制学习观。源于“人性-技术”二分的思维方式,技术偏见导致人性固化、知识育人回应乏力和历史文化根基缺失或是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的困境所在。以开放、发展和关注全体生命发展的立场,将技术纳入人性,促进规范升级,根植历史文化,重构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追求,不失为一条可取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20.
张郭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1):153-156
世界当代史有其鲜明的课程特点,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与动态发展性,其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纷繁复杂,致使人们对它的研究与认识呈现出相对的滞后性;世界当代史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加强史料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史料保存的多样化、科技的发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在世界当代史教学过程中引用各种形式的史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史料教学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