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城市街道中商店、招牌等用字情况,对不符合社会用字规范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分类讨论。调查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程度、汉语拼音使用错误等两方面,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引起人们对汉字使用的讨论和思考,进而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商店、招牌用字不规范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汉民族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交流的书写系统符号,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汉字本身形体复杂、数量众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现象,造成了社会上部分用字的混乱,这种不规范现象不利于我们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21日启动,2008年12月19日圆满结束。历时近两个月的中文自修·搜狐·搜误行动,为中学生打造了一个用自己的双眼发现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用自己的双手纠正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从五十年代开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一直坚 持进行规范汉字的教学,坚持使用和推广第一批简化字,这对促进文化教育和加强信息交流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可是近年来,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对广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就连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写一篇简短的应用文,都难免出现不规范的汉字。据初步统计,大、中学生作文中不规范的汉字一般在千分之五以上,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不规范的汉字,主要表现在滥写繁体字、使用  相似文献   

5.
如今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现象十分严重,校园中不规范的汉字比比皆是.本文分析大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现象的类型和成因,并提出了大学生汉字书写规范化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字正楷端庄,蕴含着深远的蕴意,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集体智慧。教育工作者从小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规范书写能力,既有利于弘扬中华汉字承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升小学生应有的素养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下不断渗透与发展的键盘文化影响下,汉字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彰显了汉字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也昭示着教育工作者加强汉字书写规范教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因此,围绕小学汉字书写规范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教学策略展开分析与探究,旨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汉字规范书写能力,并有效阻挡键盘文化的侵蚀,重新引发学好汉字、规范写好汉字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7.
陈建军 《中学文科》2005,(12):69-69
当前媒体用不规范现象已经泛滥成灾,给国小学汉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培养中小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对此人现代汉语·文字》教学应负有一定责任。现行《现代汉语》教材中古文字学和汉字史内客讲了不少,而记录现代汉语的现代汉字却讲得较少,这对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汉字不利。高校人规范用字意识不强,即是其自身用字欠规范的根本原因,又是社会用字混乱的重要原困。因此,更新《现代汉语·文字》内容,对促进整个社会用字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李宝贵 《教育科学》2004,20(6):37-40
本文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探讨对外汉字教学问题。介绍了与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的汉字规范标准。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必须教授规范汉字,在正式教学中,不向外国人教授不规范汉字。例举了对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常见的字音和字形不规范现象,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视栏目名在外语和汉字汉语使用方面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是由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时社会、信息传播、青少年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只有切实提高电视从业人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电视栏目名用字用语的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现行汉字规范化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汉字规范化的定义,本提出了狭义的、广义和最广义的三种说法,并分别说明了适用的范围。现行汉字规范化受到时间、地域和场合的限制。古今不同字体规范标准不同,在特殊情况下,现在还要运用隶书、篆书、金、甲骨等,因此现行汉字规范化还应当包括对各种不同字体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偏旁异体词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旁异体词是现代汉语异体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它的规范研究在整个异体词的规范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探讨了偏旁异体词的分类和演变趋势,并提出了规范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汉字简化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汉字简化有利有弊,及时地总结和分析其利弊之处,有利于促使汉字的规范化,引导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史瑛 《平原大学学报》2002,19(3):107-108
语言字工作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围绕“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字规范化”这一主题反复宣传,并制定了相应措施,推进汉语言字的规范化,本通过对新乡市“推普”工作和社会用字情况的调研分析,针对两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中连接号使用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接号在中文期刊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有关国家标准对连接号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其用法还比较混乱,作者结合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对连接号在学术期刊中的用法提出了一些规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字频统计是研究实际使用中汉字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往的字频统计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对汉字规范、汉字教学、汉字字典编纂、汉字信息处理以及汉字理论研究都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基于语料库统计字频造成字频统计结果失真;统计缺乏统一而明确的统计单位,统计结果不科学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满足文字统计要求的字料库,必须明确界定统计单位,划分不同层级的汉字统计单位,根据不同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分层的字频统计。以印刷楷书为例,可以从描写、规定两个方面区分汉字单位。字的单位确定了,字频统计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规定统计单位,便于统计数据的使用以及不同统计数据的比较,使得字频统计的科学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从"望洋兴叹"看语言中的"习非成是"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用“望洋兴叹”而产生的“望书兴叹”等说法是可以使用的,因为它符合了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语言中的这种“习非成是”现象有其产生的原因:一是语言发展演变的不规则化;二是文字的精英化到大众化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误解;三是汉字作为表意体系文字固有的因形示义的特点。“习非成是”现象应有一席之地,但不能夸大与提倡它。  相似文献   

18.
商标是产品质量的象征和形象的代表,体现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商标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以实现商标终极功能为目标的动态顺应的过程。从顺应论角度探析商标翻译的语用顺应性取向,旨在提高品牌名称翻译的质量,实现译名的规范化,增强译名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封富 《重庆师专学报》2011,(1):59-62,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实施已有九年之久,但永川主城区依然存在滥用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简化字、随意写错别字等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反映出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规范化意识的淡薄。为些,文章建议,永川政府相关部门应树立精美文字意识、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杜绝不规范社会用字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600多年的时间。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语特点的日本文字—日语。汉字译语在明治时期作为外来文化输入的主要手段,对于日本接受西方文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媒介作用。1000多年来日本人接受了汉字的用法训练以及汉字的思维方式,这便构成了今天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及文化模式。晚清以来,日语对于丰富汉语词汇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日语语言文化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