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袁新 《广西教育》2013,(13):35-35,3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感悟或质疑,这样的"随堂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行阅读、自己注解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解、感悟和评价的能力。那么,如何通过"随堂批注式"阅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批注"随"在初读前批注"随"在初读前,即用粗线条勾勒  相似文献   

2.
课程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就说明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走进文本和解读文本,让他们亲身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以提高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批注式"阅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注重阅读的审美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是较理想的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越来越重视语文综合素养的今天,阅读课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让阅读课变得有趣且有效,一直是很多教师的困惑。笔者在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逐渐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教会学生做"批注",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阅读材料的掌控感,给他们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的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
读后感是小学阶段要求学会的一种基本文体。针对不少学生"无感可写"的情况。笔者认为精心架构一条由"批注"通向"读后感"的通道,是一条提升学生"读后感"写作质量的途径。并就自己开展实践以来的经验做法做一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批注式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对课文内容作出批注,对有疑问或者比较喜欢的地方做出标记。批注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抓住学习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正一、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踏上习字之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的动力。如何让学生爱上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写字练习,把它当成情趣盎然的乐事呢?妙方一:观"书"。每一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就如交响乐前奏,能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果教师能  相似文献   

7.
戴烊烨 《考试周刊》2014,(45):144-144
没有疑问,就不会思考,就没有收获。本文从创建良好环境,摆正师生角色,让学生敢问;创设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加强提问技巧训练,让学生会问;建立课外三级"问题口袋",让学生再问等方面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和"再问"的"问"的意识,让生物学习因"问"多些精彩。  相似文献   

8.
<正>让学生"会问"这一教育问题常常会被诸多教育同仁所忽视,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这项工作应该从语文教学抓起。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会问"的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关注问题的价值是让学生"会问"的前提中学创新学习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以  相似文献   

9.
意识决定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电的感知,让学生从意识层面上熟悉电,操作时落"笔"就会有神,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流程里浸泡,意识就会由此而生,"电感"就会培养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批注"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那么如何用好"个性化批注"呢?我认为可以在学文前、学文中、学文后练笔,促进学生深悟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
《牛和鹅》是统编教材第六单元"童年生活"的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课后习题进行巧妙设计。课堂上,教师应遵循先扶后放的原则,运用范例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批注的特点、了解批注的作用、掌握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在批注阅读中得意得言得法,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林秀琴 《教育》2014,(3):52-53
学生怎样阅读,就会怎样生活。“师生共读一本书”就是让教师成为诗意的点灯人,让教师和学生过…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彰显共读意义就显得尤为蘑要,而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秉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赋予新理念的一种创新性学习方式。在阅读中,我主张先批后教,先练后讲,先做后思。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批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让其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政治学科是名词术语最多的学科之一,名词术语的抽象性本身就会导致政治课的枯燥乏味。政治教师要想使政治课堂"活"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策略,力求解决政治课堂枯燥之困。  相似文献   

15.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机会.课堂教学改革方法的得当,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受益,在改革的过程中让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思维活跃,语文课堂就会活跃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依照新课改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式"学习。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在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放飞"思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延伸一下,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要活的课堂,不要死气沉沉、僵化保守的课堂。"而如今,"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18.
张倩 《学周刊C版》2013,(3):156-15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作文是比较令教师头疼的部分,在小学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假大空的现象,要不就是学生无话可说,要不就是"谈文"色变,如何让学生不再作文难呢?笔者认为,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写真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讲真话,抒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真切地喜欢上写作文,不再惧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的自然产物,其间流淌着的是真挚的情感,是一种生命曼舞飞扬的体现。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要的是本真。放飞儿童的"童心",让学生自发地讲真话,写真事,述真情,张扬个性,展示真我,才能使儿童达到理想化的最佳"写作状态"。一、构建多维的过程观1.走进书籍,充盈智慧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的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学中,识字就像"第一块砖",是整个"语文屋"非常重要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的重要性。低年段学生"会认"和"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认字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识字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识字习惯。一、"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