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术》     
读什么书好,没有一个通用的结论,但应该怎样阅读却有一个一般的说法,即"读书术".   这是日本人加藤周一在他的<读书术>(李翠薇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一书"前言"中说的话.封面书名下面就标出了"快捷有效的读书技巧"这样醒目的副题.……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牙人到达中非喀麦隆时,听到当地渔民因捕获龙虾而兴奋大叫"喀麦隆"(意为龙虾),以为这个地方叫"喀麦隆",将错就错,成为国名。欧洲人到达西非几内亚时,问一个女人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女人听不懂欧洲话,回答说:"我是‘几内’(意为女人),什么也不懂,去问男人吧。"欧洲人以为她说这个地方叫"几内亚",因而成为国名。欧洲人到达东非吉布提时,问一个正在做饭的老者,这是什么地方。老者以为问他的锅是什么,他的答案"吉布提"(意为"我的锅")被错以为是国名。  相似文献   

3.
我,一个来自农村的留级生,但我也有过一段快乐的"城市读书生活"。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讲这个"来自农村的同学"的故事吧! 镜头一:哇,好高的房子噢!这学校真不错!咦,寝室里的这个铁东西是什么呀? 满脑子问号的我拍着脑袋问。生活老师和蔼地笑着说:"那个嘛,是空调,可以自由调节温度。"真的吗?有这么舒服?我的脑袋瓜子上不觉又多了几个问号。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是善的生活。但是在这之前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人应该如何生活。"应该"在这里有明显的规范性色彩,但这个问题并不必然指向一个道德的或伦理的回答。比如,王博在《庄子哲学》中写道:"庄子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命的问题。"(第23页)他认为,庄子对于生活态度的主张是"游"或者真正的"游戏"。如说:"也许对于庄子来说,他很喜欢的一个字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注意问号。(1)选择问句之间不用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这个句子是选择问,前一问号应改成逗号。(2)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如“:你说得太快,听不清说些什么?”句中虽有疑问词“什么”,但仍是一个陈述句,句末应改成句号。注意顿号。顿号只用…  相似文献   

6.
奇怪的石头     
1.猫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这是什么?"(猫说) 2."这当然是一块石头了。"(猴子笑着说)狼走过来,他观察了一下。3."哦,不。它比石头沉。我认为它是块金子。"(狼说) 4."让我看看,我曾经在博物馆见到一块很大的金子。"(鳄鱼说) 5.鳄鱼拿起他的放大镜看了起来。"不,这不是金子。金子是黄色的,但它是黑的。"(鳄鱼说)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喜欢读书,他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的文章中谈到了"创造性的阅读"。他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的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周国平说他读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不务正业",什么书都看,不受专业的限制;第二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一个人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平庸的作品上,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其实跟自己的精神成长关系非常大,可以说你  相似文献   

8.
当把这个问题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但实际上那个读书仅仅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而非真正地道的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  相似文献   

9.
说到阅读效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字眼,一个是"思",另一个是"写"。读而不思则无。这是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的套用,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道理却是对的。古人读书,提倡"口而诵,心而惟"(《三字经》),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我有点遗憾地说,读书恐怕没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读书无非是一种交流。书籍就像一个个漂流瓶,作者把他的感受、经验、思考放到这个瓶子里,然后你把它打捞起来,满足你旺盛的好奇心、贪婪的求知欲,驱散你特有的孤独感。它们也许能让你在  相似文献   

11.
石述思 《教育》2012,(34):5
知名企业家马云最近一番关于读书无用的话引起了热议。他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11月19日《北京晨报》)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做如此偏颇的倡导,值得商榷。马云是极端个案,他的成功像辍学的乔布斯、比尔盖茨一样不可复制,而且在全球成功企业家里,更多的是通用公司前传奇CEO韦尔奇博士那样的高  相似文献   

12.
品味书香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它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它,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对读书更是推崇备至,他说:"无法想象,有什么东西能像阅读那样,人需要多少,它就赐给你多少;更想象不出,有什么东西像阅读那样,不多不少地把整个宇宙给你." 读书,不仅是一种"知识哺乳"的过程,更是一种锻炼思维的运动,是智力体操、精神按摩,更是心灵抚慰.塞缪尔·斯迈尔斯说: "人如其所读."  相似文献   

13.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14.
缘起: 这学期开学时,班上转来了一个新同学,他是随进城打工的父亲而来的。一天下午,这位新同学满面愁容地来到老师办公室,说他不想读书了,他想回家。为什么小小年纪就不想读书,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细心询问后才得知,  相似文献   

15.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  相似文献   

16.
陆永康:他跪着,但他的责任屹立着"如果你问我图什么,我要说的就是我图的是家乡的娃娃都能读书有知识,我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说这话的人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残疾教师陆永康。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我在某份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事例:一个中国学生在申请赴美留学时,各方面都很优秀,可是却因面试时一个问题而被当场拒绝了。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是该学生说留学是更好地找工作、更好地赚钱。上学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赚钱。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当今,又有多少人不是以这样的目的来看待教育呢?我想,这是时下教育功利主义使然也。  相似文献   

18.
<正>"马虎"就是指办事粗心大意,草草了事,不认真。这里面还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呢!宋朝有个画家,他画什么都是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有一次,这画家要画一只老虎。他刚画好虎头,有一个人来找他画画,那个人说:"画家,请你帮我画一匹马吧!"画家就在虎头的下面画了马的身体。那个人说:"你画什么呢?"他答道:"马马虎虎,这么好的画,送给你吧!"但是那个  相似文献   

19.
读书,是一件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乐事。德国哲学家尼采就曾把读书形象地喻为"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法国哲学家巴罗深有体会地说:"一个爱读书的人,他必定不会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正>我喜欢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书,它们告诉我的是我未知的而不是我已知的。还有那些孤独的书,它们必须孤独地读,孤独地领会和思考。读这样的书时,我想象我不是与千万人一起读书,那太热闹。读书的主要乐趣,我认为就是安静。不管有多忙,爱书的人总是会读书的。这其实不是"怎么办到"的问题,当一个人为生活所迫,说他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