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后1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腾起角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后10米助跑速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腾起角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提高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主要运动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对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绝对速度低、垂直分速度小、起跳技术不完善是阻碍我国男子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的多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收集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有关运动学技术参数,运用参数均值的差异分析 及显著性检验,将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得出阻碍我国男子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特征的对比分析,对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助跑成功率低、加速方式不合理、攻板阶段减速以及助跑速度利用率过高是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金哲     
《中华武术》2013,(7):2
出生日期:1989年9月1日籍贯:北京身高:1.93米体重:64公斤主要成绩:2009年全运会,以8.18米的成绩获男子跳远亚军2010年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意大利列蒂站,以8.02米的成绩获得男子跳远亚军2011年7月10日,亚洲田径锦标赛,以7.79米获得男子跳远第5名2012年4月28日,全国田径大奖赛,以8.25米获得男子跳远冠军  相似文献   

6.
男子跳远这个项目有些反常。欧文斯创造世界男子跳远8.13米的纪录保持了25年之久,直至1968年比蒙才以8.90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男子跳远世界纪录,而这个纪录又保持到现在,男子跳远成绩远不如女子发展迅速。苏联著名跳远专家波波夫提出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男子跳远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技术的优化是成绩取得突破的关键。本文以2009年德国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的数据为例,分析了世界级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步长、速度、角度等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跳远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选手与世界优秀男子跳远选手的比较分析,认为身体形态、绝对速度、起跳能力、起跳扇面角及蹬摆技术的质量等因素是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近十年来世界田径锦标赛、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男子跳远前八名的运动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赛场中我国与世界男子跳远成绩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赛场中的表现明显好于在世锦赛、奥运会、亚运会中的表现。针对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赛场表现突出而在国际赛场表现平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这一现状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我国男子跳远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进行研究,尤其对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最后一步速度与成绩的相关分析、助跑最后六步速度、助跑最后六步步长和步频等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对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助跑最后六步的最大速度、平均速度和最后一步的速度,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助跑最后一步的速度。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平均步长、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的差值与成绩之间不具有显著性相关,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步长的变化对成绩的影响没有必然的联系,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的技术特点不同,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步频与成绩呈显著性高度相关,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采用稳定步长、加快频率的助跑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级前期女子体操运动员上肢力量发展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美国产 Cybex 等动测力系统对 1 5名中级前期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肩关节、肘关节屈伸力量进行了测定 ,并与完成动作的评分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对象的上肢力量发展水平较低 ;肩关节最大力量在快、慢 2种运动方式下的伸值、相对力量在慢速运动方式下的屈伸值和快速运动方式下的伸值以及肘关节最大力量在快速运动方式下的屈值、相对力量在慢速运动方式下的屈值与运动员完成动作评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广林  闫之朴 《体育学刊》2005,12(6):115-118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进行赛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较低;起跳腿的髋、膝、踝3关节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高度较低,助跑水平速度未能合理地转化为起跳的垂直速度.起跳的垂直速度是影响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1999年全省少儿体操比赛中女子一级组跳马规定动作比赛前6名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行全程观察,并对运动员助跑速度的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目前我省女少儿跳马一级规定动作完成的质量不高得主要原因是助跑速度问题。本文就助跑速度与跳马技术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说明:“助跑速度”在跳马训练中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支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支持低助跑速度利用率双方论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不管是要求跳远运动员维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还是强调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都不能准确地描述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本质关系.结合双方争论的观点与论据提出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成绩曲线的模型,用于解释及反映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间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和典型指标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认为,800 m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和一般耐力因子,典型指标为400 m跑、30 m行进跑、立定三级跳和5 000 m跑;1 500 m运动员专项素质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一般耐力因子、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典型指标为600 m跑、5 000 m跑、100 m跑和30 m跨步跳。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Forearm flexion strength of 65 college men was measured at two distances from the elbow at each of three angles of the forearm. The speed of forearm flexion movement was measured through an arc of 85°. Ebel intraclass reliabilities for strength and speed were high, i.e., .95 to .99. The extremely low correlations between limb strength and speed of movement, which ranged from —.06 to .14,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low correlations reported in earlier stud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theory of specificity in tha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speed of a limb involving a single joint are predominantly independent of strength measures associated with that limb and joint.  相似文献   

17.
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进攻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珂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00-103,12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中国队及与赛队7场比赛的进攻速度进行统计后,并与国外球队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深入分析我国男篮进攻速度慢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进攻速度的方法与对策,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速度滑冰教学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现阶段速滑课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指出速度滑冰教学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抑制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时自我反馈调整能力和反思能力差、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保持率低以及素质教育思想实施到具体教学中的渠道偏少等。提出积极鼓励主体主动探索,科学运用迁移规律,学会观察评价动作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强调合作学习等整改途径,旨在有效激发学生对速度滑冰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尽快地掌握速度滑冰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录象、统计、对比等研究方法,得出中国女篮参加第26届奥运会比赛进攻速度与成功率的关系是:随着进攻速度的由快到慢,进攻成功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在阵地进攻阶段成功率有波动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德国SIMI Motion Analysis软件对排球扣球时腕关节击球动作高速录像分析,得出:运动员对速度的利用情况有差异,对于速度利用率低的运动员应改变其扣球时机,同时对于最快挥臂速度小的运动员也应提高其挥臂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