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秀芳 《教育文汇》2012,(10):26-26
一天课间休息时,我向同事们推荐2012年第六期《教育文汇》刊登的《我教过的两个特殊孩子》一文。一位同事读后感叹说:“这样的学生,我班多得多了——潜能生,都潜到水底,上不来了。”同事说的话,我能理解,她其实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我也了解她那个班级,  相似文献   

2.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历了“12.23”井喷和“9.4”洪水两次特大灾难。  相似文献   

3.
朱志军 《师道》2024,(1):48-49
<正>“很幸运自己的两年支教生涯在头小这么温暖的集体,很开心曾与大家一起共事,在这里的所有时光我都会铭记于心。山水有相逢,后会亦有期,我们江湖再见。”这是同事小唐发在学校工作群里的一段文字。小唐来我校支教两年,转眼就要结束了。临别前,她非常用心地给每个同事送了一份小礼物——一盆绿植,还特地跑到我的办公室,和我畅谈了一番。她坦言,两年的支教,她觉得很快乐,  相似文献   

4.
任晓萌 《大学生》2020,(1):84-85
2019年8月底,我拿着离职证明和同事们一一告别,随后马不停蹄地回家打包行李,在周末两天完成了从北京到天津的跨城市搬家。第一天上班结束后,我回家坐在椅子上,打量着还陌生的新住处,回顾见到的新同事和了解的新工作,一种不真实感才涌入脑海:原来,我真的换工作了,还是跨地域、跨行业的两跨转换。  相似文献   

5.
鸽子进屋后     
我在中国工作已经两年了。上星期,一只鸽子飞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的同事大多是中国人。当我发现这只鸽子在惊恐地盘旋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好     
一次和同事在学校食堂吃饭,两个曾经教过的学生路过餐桌旁看见我,高兴地跟我打招呼。很久没见她们,我也很亲热地跟她们说话。她们走后,同事感叹:“傅老师,你对学生真好!我上完课就懒得理学生了!”  相似文献   

7.
爬烟囱     
1964年,我20岁。初夏的一天晚饭后,我们几个年轻人经过单位的锅炉房,面对三十多米高的大烟囱,我一时兴起,与一位同事打赌:我若能爬到烟囱顶端,手摸到避雷针,就算我赢;如果半途而废,便算我输。谁输了买二斤蛋糕请客。在大家的注视下,我一口气爬到烟囱顶端,然后安全返回。这时,我发现同事有些尴尬,便知道他后悔了。他家在农村,有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鲜活的地理     
我的同事监完一场地理考试后,很生气,因为学生学了两年地理,竟然不知道挨着贵州的都是哪些省。  相似文献   

9.
主编的话     
《中学生天地》2010,(7):1-1
春游,我们去无锡朝拜灵山大佛。大佛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语,慈祥却令人肃然起敬。在88米高的大铜佛脚下,我和同事一只脚趾一只脚趾地抱佛脚(趾)许愿。大佛脚边上那飘逸的长裙,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我将耳朵贴在上面,聆听梵音。就在这时,同事用手在旁边拍了两下,于是耳边响起一阵嗡嗡的声音。我直起身,对着同事顺口说了一句:“佛说,你是个好人!”没想到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同事开心万分,而且开心了一路。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职评时,看着同事们埋头书写材料,整理档案,不禁想起了我给学生评职称的故事。给学生评职称是我的班级管理中的创举,已经坚持了两个学期,为班级学生评了两次职称,  相似文献   

11.
1996年7月,我于玉溪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平县水塘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与同事合住在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平房内,三年后住进一套面积为25平方米的一室一厅的单职工宿舍,2001年又住进一套面积为40平方米左右的两室一厅的职工宿舍。  相似文献   

12.
师之圈中,也不乏能人,有打牌出了名的,有对弈出了名的,有饮酒猜媒出了名的,也有半路出“家”,不到一年两年就挣钱发财出了名的。于我——诸道闭塞,只是一介书生。书生也有喜怒哀怨,就诉诸笔端,谓之“书生自语”。——自序我于牌道弈道是不精通的。茶余饭后,有同事三四或同事一  相似文献   

13.
又走了一个     
这一年,身边先后有两个人去世,一个是我的同事,一个是我的文友,前者曾经常见面,后者从没有见过面。他们岁数不大,都在三四十岁之间,正在人生最灿烂的年纪。这个岁数,考虑的问题最多,上有老下有小,单位有同事,外面有朋友,要买房子,要钻营升迁,还要时不时地谈谈"事业"这两个字,以证明自己有追求。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把人紧紧地包围,使人心脱离肉身。死,这个等同于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两个、三个……成百上千个明天过去了。我已经长成了一个大人,迎来了自己真正的明天。随着一声“成功”的呐喊,最新的防治禽流感药物研制成功。已经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我激动地热泪盈眶。这次成功是多么不容易啊!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实验室里整整奋斗了5年!我们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氧气罐,在那间不大的实验室里忙碌着,常常被汗浸得像个落汤鸡。而且,5年里,两个同事先后感染了病毒,不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今天,脱下防护服,我感到一身轻松。它的成功将带走人们的多少痛苦啊!人们终于可以吃上放心的鸡肉,不用担心感染上病毒;大型养鸡场…  相似文献   

15.
作弊惊梦     
又是一年自考时,监考过上百次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今天却成了考生。看着自己平时上课的课堂,摸着学生听课的课桌,一切都显得那样陌生和新奇。考试铃声响了,两位监考教师走了进来,原来是我的同事。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小纸条,暗自庆幸:今天是我的同事监考,一定会特别关照我。我远远地望着他们笑了笑,凑上去打了声招呼,然而二位的表情木然而严肃,我只好又  相似文献   

16.
正上次去西藏是2005年10月。一晃整整7年。那次开车从丽江出发,经过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芒康、林芝、拉萨、日喀则、定日,走了7天。第8天下午从定日县城出发,在离珠峰不到100公里的地方,遇到泥石流,车子过不去,我们不得不抱憾折返。调头时我甩下一句狠话:"今生一定要到珠峰!"为了这句话,我整整准备了7年。今年8月初的一天,有编辑同事跟我要西藏的照片,翻看一大堆照片,我又想起了7年前自驾车游西藏的一幕幕情景,热血又开始沸腾起来,仿佛又听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召唤。我加班加点把手头工作提前做好,约上两位同事,又一次向西藏进发……  相似文献   

17.
心澜 《家长》2012,(Z1):21-22
我邀请同事们带着孩子一起游市内的各大公园,一路上,女儿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同事们都夸女儿"自来熟",像个小大人儿。那一天,我接7岁的女儿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同事小汪。小汪带着她的女儿去买东西,她女儿比我女儿小两岁。虽是初次见面,  相似文献   

18.
心澜 《家长》2012,(2):21-22
我邀请同事们带着孩子一起游市内的各大公园,一路上,女儿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同事们都夸女儿"自来熟",像个小大人儿。那一天,我接7岁的女儿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同事小汪。小汪带着她的女儿去买东西,她女儿比我女儿小两岁。虽是初次见面,  相似文献   

19.
用辛劳书写人生戴俊秀的同事马凤英戴俊秀是我的老师,后来我参加工作后我们又成为同事,可她却在1996年刚刚开始的时候猝然离开了人间。在我的人生岁月中,还不曾有哪一个人的去世会给我如此深刻而强烈地创痛。虽然时隔已半年有余,可是我一想到这些,一提到这些,仍...  相似文献   

20.
那一天,有同事对我边笑边说:“嘿,现在的孩子可容易满足了。”我说:“此话怎讲?”同事说:“你看,今天,我在班上读了李清的作文,文章只有两句,她快活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