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庐山情缘     
小时候知道庐山,当然是因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那句绝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永难忘怀。在玩伴家看到一幅毛主席端坐于藤椅的宣传画印象特深,后来知道那是毛主席在庐山含鄱口"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场景。青年时代,一部电影《庐山恋》,让我对庐山更有一份特别的情愫。  相似文献   

2.
庐山之旅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庐山吧!它是我家乡江西的一颗璀灿明珠,人人都以它为傲.作为一名庐山的小老乡,我自然愿意免费做导游,带领大家领略庐山的美景. 到了庐山脚下,便能想起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要体验一下他的诗句是否名符其实.别说,还真有点儿意思,若不是这庐山太过"粗壮",说不定大家早就绕到山后头去看个够了呢!  相似文献   

3.
公共外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对话交流,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相互了解、信任、友谊与合作,进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外交与国家利益是公共外交的终极目的。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文化,庐山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样式,具有开展公共外交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以白鹿洞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以东林寺为代表的宗教交流、以庐山别墅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与交流、以庐山景观为中心,展开个体为主的公民旅游交流构成了以庐山文化为基础的公共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4.
庐山(上)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依长江,东临鄱阳湖。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1996年,庐山被联合国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之南,长江之滨,层峦叠翠,云雾缭绕,自古有“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驰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风景区以牯岭街为中心,包括  相似文献   

6.
庐山瀑布     
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首《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很想去看看庐山瀑布。今年国际劳动节期间,妈妈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带我去了江西庐山。那儿山多,水多,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的瀑布更是名闻天下。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山水诗的产生时间和地点,一般认为,是南朝宋初的永嘉地区,但这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话题。中国山水诗有一个产生、兴盛和走向新阶段的过程,雄奇险秀的庐山山水和儒、释、道兼综的庐山文化为这个过程提供了绝佳演绎场景。中国最早的一批山水诗人是庐山上的和尚、道士和隐士。陶渊明、谢灵运的庐山诗则是中国山水诗兴盛的标志。发祥于庐山的山水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对后世山水诗产生典范性的影响。因此,庐山才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8.
游庐山记     
你去过庐山吗?如果你去过,庐山秀丽的风景一定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吧!你也许喜欢"险峰",也许喜欢"花径",也许喜欢"仙人洞",但我喜欢庐山的云雾。你听了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云雾人人都见过,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什么好看的!可是我所见的庐山云雾却是别具一格的!  相似文献   

9.
庐山行     
车过九江长江大桥向南不久,便是素有"奇秀甲天下"之誉的庐山。清晨游含鄱口,它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含"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含的气势。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南宽北窄,像一个巨大的葫芦系在长江的腰上。如果说庐山是一幅大写意的山水画,那么千顷鄱阳湖则是绝妙的衬景。鄱阳湖的水汽云集,正是庐山云海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庐山地处鄱阳湖流域,有着适宜人居的优良环境与资源。该地区6千年来一直有人类活动,随着文明的演进,在不同的人类主体作用下,庐山的人地关系依次经历了洪荒时代的"天命论"阶段;农业文明时代的"天人合一"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定胜天"阶段;生态门阈外的大众庐山阶段和生态文明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1.
影片《庐山恋》《庐山恋2010》《恋恋庐山之山盟海誓》都是围绕庐山来表现爱情,但凸显的是完全不同的时代色彩。《庐山恋》以政治为主旋律,奏响了人情之美;《庐山恋2010》充分彰显了都市生活的时尚意味;而《恋恋庐山之山盟海誓》则是"小中求奇",山之静美与爱之悠远互相应和。三部庐山恋体现了江西电影创作审美取向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2.
多民族、多文化的世界,需要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以中国民族音乐为本,弘扬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学习世界音乐文化"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原则。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观"需重视:转变教师观念,改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尊重审美规律,用美的音乐来说话;紧扣时代脉搏,融入时代元素。  相似文献   

13.
庐山的生存与发展重在保护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庐山的名牌效应得到进一步延伸,庐山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呢?本文认为,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庐山今后工作的首位课题。  相似文献   

14.
苏轼与庐山     
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与便利的水路交通博得无数诗人的青睐,络绎而来。苏轼于元丰七年来庐山,写峰岭瀑泉以咏风貌景物,游寺观结交高僧名道,绍圣元年再过庐山。另还题咏庐山物产、庐山历史人物,与庐山有关的唱和诗、赠行诗也时有所用。本文试作归类浅析,并认为这些诗多为精品,随物赋形,形神兼备;纵横议论,无不诙谐,见机锋见睿智见妙趣,旷达情志寓其中,好言理的宋诗特征在诗中表现极为明显。庐山也因其诗而播其声名,并丰富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庐山历代发生的重大的文化演变、政治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庐山和中国历史紧密相连,特别是和中国近现代政治风云紧密相连。它与中国近现代史有重大影响的思想、人物、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本文以庐山为视角诠释其中发生的近现代中国政治风云。  相似文献   

16.
东晋以降,庐山就以宗教之山名世,佛教乃其主体构成部分。汉地佛教中,庐山不仅以名寺高僧云集享誉佛教界,亦不仅以其在佛教汉地传播、嬗变的历程中所占有的坐标性位置而彪炳佛教史,还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与中国的文化生态、文化历程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此中关联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业已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和持久的探讨。本文试借年谱之形式,对地域性佛教文化范型的庐山佛教,作一纵向扫描,将浓缩的史料信息归拢整合成为一份庐山佛教的简明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7.
庐山游记     
在我短短十三年的岁月中,已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秀丽,踏上过丹霞山的红岩,感受过张家界的石林壮阔,而今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庐山。若说泰山之美美在一个"雄"字,巍峨雄壮,再加上厚重的历史烟尘,当之无愧的五岳之尊;华山之美美在一个"险"字,陡峰危崖,让人心惊胆战,望而生畏;黄山之美美在一个"奇"字,数不胜数的奇松怪石,让人不由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庐山  相似文献   

18.
游庐山     
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庐山旅游,我可高兴了!一路上我都想着庐山的美景。我好不容易上了庐山,往下看,真美!一片片的云雾盖住了庐山,庐山像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轻纱。我们继续往上爬,再放眼望  相似文献   

19.
庐山之旅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庐山吧!它是我的家乡江西的一颗璀灿的明珠,人人都以它为傲。作为一名庐山的小老乡,我自然愿意免费做导游,带领大家领略庐山的美景。到了庐山脚下,便能想起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要体验一下他的诗句是否名符其实。别说,还真有  相似文献   

20.
庐山游记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们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庐山风景区。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美丽的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世界级的名山。我们先来到闻名遐迩的三叠泉。三叠泉山峰高峻,峡谷幽深。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