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通过对我国教师技能训练大纲进行解读和分析,结合现代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总结分析我国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实训体系,在"微课"理念下,提出新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方案,并加以试验,力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探索立足于学校实际的新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营造一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思想教育,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教育好学生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为国家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前提。科教才能兴国,所以,教育工作应当是讲求高效率的。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课堂中启发得到的,教师就要讲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变得"有效果"。  相似文献   

4.
洪菲 《科教文汇》2008,(36):7-7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在历史上,杜威和陶行知都对此问题进行过论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虽然受到杜威的影响,但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张金芳 《科教文汇》2009,(25):61-61
本文分别阐述了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探析二者教育目的观的异同,提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询问闵豫在中国科协代表会议的"会议简报"中所说,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问题,蒋其凯代答是记录之错;第二部分辩明黄汲清说大庆等油田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第三部分辩明张立生"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之文。客观事实是,李四光在1935年先后在英国八所大学讲学的讲稿《中国地质学》与1954年3月1日在石油管理总局所作的报告的讲稿"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的远景"中,都主张在新华夏沉降带中寻找石油。大庆油田就位于新华夏沉降带中,能说与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无关吗?  相似文献   

7.
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娟  冯静 《内江科技》2008,29(3):92-93
本文旨在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的基础上,解读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的契合,进而论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指导意义,吸收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中国当前的新课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马宁 《科教文汇》2012,(31):16-17
杜威是美国古典实用主义的一位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也是对中国抱有深厚感情的西方哲学家.本文通过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对杜威思想在教育目的、教育哲学思想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理解,探讨杜威民主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郭芦涵  方芳 《科教文汇》2011,(23):110-111
本文通过对构成外语教育语言学相关学科理论的综述,探讨与外语教育语言这门学科相关的理论,从中总结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从而使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外语教育语言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赵婷 《科教文汇》2013,(16):36-38
伴随微传播时代的到来,媒介对个体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得以体现。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就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作出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本文从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的分析着手,站在教育学的视角,依次论述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必要性、路径以及意义,以期为丰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视角作出一点努力。  相似文献   

11.
胡平 《科教文汇》2014,(35):145-146
“思维五步法”是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高职经济学尽管被广泛界定为理论课,但是由于其理论来源于经济生活,可以很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提出问题.因此可有效地采用“思维五步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且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顺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之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中国幼儿园课程正在从限制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有了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在这个转变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就幼儿园课程中的"开放"和"限制"这一对矛盾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一词本就是一"教"一"学"两种行为的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对象,是"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任何一方教学过程中的脱节都不能是教学活动圆满的完成,传统的教学理论大多强调两者中的一方的重要性而忽略另一方。叶圣陶的"善教说"启示我们不仅要"教",还有"善教",不仅告诉我们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还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在德育方面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和道德教育的途径。依据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理论,并在这一视角下对我国高校的德育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分析。根据分析得出,我国高校德育教师扮演着人格的示范者、课程的总设计师、人生的导航师、心灵的对话者、综合理论知识的专家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段赵胡 《科教文汇》2011,(14):101-102
千古美文《岳阳楼记》流芳百世,一代名臣范文正公垂名万载。学生时代喜爱《岳阳楼记》说不上理由,教书生涯中对此文情有独钟而精心设计教学。喜爱本文最重要的原因是范公为世人所称道的政治主张和宽广的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继承并发展了"志在天下"的闪光思想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作为性情中人的范仲淹有着震古烁今的思想,无疑奠定了他巍巍昆仑般的崇高的地位。睿智的范仲淹含蓄委婉而且卓有成效地解开了朋友滕子京的郁愤心结,留下了气壮山河的名篇。文正公的言传身教和一致言行激励了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激励着当今21世纪的新一辈,更给语文教师、教育界乃至中国社会以深刻的昭示。  相似文献   

16.
夏力 《科教文汇》2012,(23):110-110,153
新课标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是否在教学中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实现以生为本,除了老师的意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克服诸如"发言恐惧症"、"事不关己症"、"审美疲劳症"、"蛮横无理症"等等问题。另外,目前的教学中也普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刘婉林 《科教文汇》2013,(2):173-174
“地理解题重复出错”是存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教师教学领域的失误以及教师主观方面影响是其出现的原因。解决方法也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阐述。学生应该制定错题应对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应该完善讲评课及改进自身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中职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开展的阳光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阳光德育”理念。主要阐述了阳光德育的内涵及其特点.从三方面总结了阳光德育的探索实践:落实阳光环境建设,陶冶师生情操;实施阳光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实施阳光德育,推出“柔性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潘霄玥 《科教文汇》2012,(30):104-105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日记”活动。从孩子们写的一篇篇数学日记中.我们不难发现.让他们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远比在书本中“咬文嚼字”学得更生动、更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