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审题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失分的环节之一,其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审好题.那如何才能够避免学生在审题上存在的失误呢?本文针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了审题针对性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确保在考试中避免出现由于审题不利而导致失分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讲,解答化学试题实质就是读题和审题的过程,只有审好题才能答好题,审好题是解好题的前提和关键,许多试题只要题目读懂了,答案也就出来了.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与读者共同探讨审题的一般技巧.  相似文献   

3.
高考中的审题问题并非新话题,各校老师在考前都会强调这一点。但即便如此,考生因审题不清或解题不规范而导致丢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就历史试卷而言,近年来高考历史卷已固化为三大题型,即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后两者属于主观题的范畴,应该说这三种题型都离不开审题这一环节。但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相对于选择题来说,审题更显重要,其道理不言而喻。显然这类题目因审题不准而导致的失分要多,风险也更大。那么在历史主观题的审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人以为应做到“七审”:  相似文献   

4.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提供材料(史料),设计新情境、新问题,让考生进行分析、提炼、论证后得出结论,有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的题型。材料解析题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的特点。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必须掌握适当的解题技术、技巧。解答材料解析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审题审题要处理好审材料、审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和审题问三个方面的关系。1.审材料。考生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接触的是试题出示的材料,因此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审材料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材料。粗读的目的是要迅速弄清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其相关的时间、地点、历史人物等基本要素,了解材料的大意。第二步,精读材料。字斟句酌,通晓全文:首先关注材料的介绍、说明、按语和出典,期望从它们透露出的蛛丝马迹中有所收获;其次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进  相似文献   

5.
化学考试中失分原因很多,慨括之,主要有: 一、没有审清题意从历届化学考试情况看,审题中常见错误有:(1)不通读全题,断章取义,分析不全面。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做到后半题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须知一道化学题是一个整体,句与句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往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顾晔华 《新高考》2005,(7):106-107
从近年高考各阅卷点反馈的信息来看,考生失分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审题不够仔细、读不准题目、审不清题意,即试题解读能力差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正确的审题是确保成功答题的关键性环节,审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识破“条件陷阱”,提高审题能力 历史选择题不同于材料题和问答题,其特点之一是审题即是答题。因此,提高审题能力显得特别的重要。审题时,要对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次数等等限制条件都要看懂、审清,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条件陷阱”,造成失分。  相似文献   

8.
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学生在考试或做作业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进而失分不少。教师要加强教学,引导学生重视审题,仔细读题,把握题意,扣住题眼,深究题意。让学生学会认真审题,拥有远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历史材料题是同学们在历史考试中得分率不高的主要题型,这是历年高考阅卷中明确表现的问题。从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阅卷过程看,对历史材料题同学们明显失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因不认真审题或不理解题意而答非所问。2.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张冠李戴。3.因缺乏历史思维能力而盲目做题。  相似文献   

10.
总结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除了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品质等因素外,读题审题的失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读题审题失误,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重视语法分析在读题审题中的作用。因此,加强语法分析法在读题审题中的训练很有必要。语法是语言中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仅仅词汇不能组成语言,只有运用语法规则,把词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1.
高考生物试题强调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审好题才能做对题.审题能力是影响学习成绩提高的瓶颈,也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栽体.本文从读、思、练、比、联五方面就生物复习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高考中如何解答好理科综合试题,如何减少非知识性因素所造成的失分,是很多学生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指导学生做理科综合试题的体会,从解题原则和答题技巧两个方面谈一谈个人意见,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把握解题原则把握好解题原则,是考试成功的起点。一般来说,解题过程可分为审题、析题和答题三个步骤。1.审题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审好题,才能做好题;审题慌,思维浅,做题易出错。要牢记“成功在审题,失败亦在审题”。审题时一定要认真,通过仔细阅读题目,从题目提供的背景资料中…  相似文献   

13.
每年高考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审题不仔细而丢分,因此认真审题非常关键。审题时要明确试题的设问和题目提供的条件之间的关系,读题要仔细、慎重。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阅读可采用读、审、找、比、定五字法。读,就是读文章题目,读正文,读考查题目,目的是了解文章内容和考查的能力。审,就是审题,要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理解词语题,是理解文意题,还是推断题;是选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会由于审题不清而失分,这就需要同学们设法提高审题意识,抓住一切时机训练审题方法,提升审题技巧。一、认真读题,找出关键性字句,注意条件特点审题以阅读题目为基础,不能就字读字,应边读边想,对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应引起注意,并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沈建红 《中学理科》2006,(1):F0003-F0003
高考生物题的特点是:文字多,隐含条件多,陷阱多,考生容易因审题不清而失分,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积累,就如何审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阐述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题型很多,知识点复杂,近年来高考试题变化多样,有些考生读完题目后往往无从下手,不会分析,抓不住问题的核心,慌乱解题,结果不是错误就是答不全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说:"审题不误做题工",审好题,明白命题人的意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问题自然就会简捷明了.现结合电化学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谈谈审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审题,主要是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认识活动,弄清题目数量关系的过程。审好题是准确解题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我的体会是: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1认真读题的习惯。应用题的内容是数量关系的文字表达。解应用题就是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有关数量和形体的计算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前认真读题,弄清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问题是什么?问题和条件之间,条件和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如不很好的读题…  相似文献   

20.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对于表达技巧的考查,历来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此类题上失分较多,究其原因除了没有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外,更主要的是审题不清所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审准题目相关信息和要求,是答准答好题目最关键的一步.下面结合实例对古诗词表达技巧题的审题策略作一探讨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