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面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需求,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内容包括评估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评估的逻辑框架及影响途径,基于经济模型的评估方法与基于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估的实证案例分析、机构或组织推荐的评估框架和指南。基于上述内容提出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评估的关键事项、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需求,对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内容包括评估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评估的逻辑框架及影响途径,基于经济模型的评估方法与基于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介绍,评估的实证案例分析,及机构或组织推荐的评估框架和指南.基于上述内容提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评估的关键事项、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其运行绩效评价是一个普遍性难题,缺乏有效评价框架。本文以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为例,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入手,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和可视化方法,从财政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科技产出的总体规模、前沿突破、影响力、学科交叉与融合、科技传播与交流、对产业技术的支撑等方面,评估德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学术成果产出和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4.
科技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开展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评估监测活动,对于强化政府公共投入的管理责任机制和投入目标的约束力具有重要意义。剖析了目前国内外科技资源共享评估现状。基于平衡积分卡理论深入分析了科技资源共享控制框架,提出了共享控制框架下的科技资源共享评估导向。分别针对事前、事中、事后和跟踪阶段提出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开展公益类科技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评估的实践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研究设施发展战略、科学制定设施规划对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深入解读了德国在制定本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的研究方法以及管理要点,并提出了关于准确把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内涵、以及优化我国设施规划制定程序等问题的思考,以期对国家制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科技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开展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评估监测活动,对于强化政府公共投入的管理责任机制和投入目标的约束力具有重要意义.剖析了目前国内外科技资源共享评估现状.基于平衡积分卡理论深入分析了科技资源共享控制框架,提出了共享控制框架下的科技资源共享评估导向.分别针对事前、事中、事后和跟踪阶段提出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开展公益类科技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评估的实践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大科技项目中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学研究》1993,11(2):57-63
本文针对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的特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着重讨论了重大科技项目中评估的地位与作用、中评估的基本要素分析、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问题,提出了根据项目的工期、技术和管理特性进行分类评估的“STM动态模型”,以及按指标层面(水平)推进的动态权重“递进评价”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生增长条件下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一个模型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6—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制定了包括1项投入和5项产出在内的实施目标。认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科技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科技过程效率与效果的考察,二是对科技投入社会经济影响的关注。为此,在归纳和总结传统科技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2006—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制定了包括1项投入和5项产出在内的实施目标,这就需要相应的测度体系对科技投入的产出绩效进行评价。考虑到余值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缺陷,本研究在归纳和总结传统科技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科技项目评估是以指标体系为基础对不同评估对象进行评估的专业化评判活动,评估活动的复杂性使得科技项目评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十分必要。本文在深入探讨科技项目评估活动中信息二层结构特点和评估活动中信息流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开发科技项目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实践中对信息流程、结构模式、动态指标体系管理、基本功能和定量评价模型等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性评价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构建了可持续性评价框架,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社会发展及其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1-2003年间,我国基于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最后就如何提高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降低社会发展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标体系评价法是定量分析方法之一,指标体系评价首先就是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在对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的基本特点,根据县域的发展目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县域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一般框架等理论,分析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特点,从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创新成果产出能力、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五个维度构建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买生  匡海波  张笑楠 《科研管理》2012,33(3):148-154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是目前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热点,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研究尚属创新。本文将科学发展观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了包含科学发展表征指标的企业社会责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对7家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进行了评价,并与中国社科院"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引入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更能够表征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国家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促进高新区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高新区作为一种科技产业社区系统,以功能分析、国情分析和国际经验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对高新区系统的结构特征、高新区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高新区考评指标的分类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国家高新区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方案,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一种制定实际考评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Policy》2023,52(2):104676
In recent years, a new frame for innovation policy has emerged, namely “transformative innovation policy” (TIP), which aims at addressing transformative change or “Grand Challenges”. Such a shift in policy theory should, ideally, be reflected in policy evaluation, but the literature has so far provided little advice on how to address TIP-related evaluation challenges such as directionality and system-level behavioural addition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evaluation of policy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system innovation can be designed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Combining the literature on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with policy evaluation, we propose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framework composed of three main components: (i) programme theory (programme goals, systems boundaries and desired (or accepted) development paths); (ii) system analysis (transformative outcomes); and (iii) synthesis and overall assessment (including revision of programme theory). By integrating the two sets of literature, we provide a bridge between academic research on transitions and current evaluation practices. We briefly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framework in the BioInnovation Strategic Innovation Programme in Sweden.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叠加,使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架构理念,从价值、要素和能力维度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并基于参考架构给出评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的评估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以指导和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指标不完善、评价主体不权威的问题。党的十八提出的"三个自信"指明了思政课的教学主旨。在"三个自信"的视域下,科学设定"三个自信"教学评价指标、综合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全面提高评价主体的素质,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发展阶段,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切入点,以及衡量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绿色GDP评价问题,运用智库双螺旋方法,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角度,为绿色GDP评价提供了创新研究范式,从而拓宽了GDP评价体系研究路径。在绿色GDP评价理论方面,依据DIIS过程融合法的数据收集、揭示信息和综合研判过程,梳理绿色GDP评价研究环节,重塑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在绿色GDP评价应用方面,从机理分析、影响分析和政策分析出发,总结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演进规律。依据智库双螺旋法DIIS研究过程和MIPS逻辑环节融合,总结绿色GDP评价理论分析和演进规律,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指标框架和实施路径。针对我国未来发展面临形势和绿色GDP评价重要性,指出在智库双螺旋法指导下,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方面推进绿色GDP评价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是指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等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突破高技术产业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概念及评价指标研究综述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模型框架,建立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评价、产业创新、产业效益、产业规模等方面对我国省区直辖市展开监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各省划分为不同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