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愈散文的叙事艺术王章焕韩愈文章,以实用为目的,常常是叙事说理,合而为一。后人在论及韩愈文章时,多着眼其议论特色,而叙事文字及其特色则很少论及。然而“文章唯叙事最难。”韩文虽以议论为人称道,而他的大量叙事文字却具体体现了这文章“最难”之处。1韩文叙事...  相似文献   

2.
郭敬明成功地将日式“动漫”的叙事元素融入文学的想象空间,用纯净而忧伤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华丽、唯蔓、神秘的奇幻世界一《幻城》。《幻城》中的动漫叙事表现为:一是奇诡想象,《幻城》是“大幻想”的结晶;二是瑰丽画面,《幻城》中大量场面描写读起来就像一幅幅漫画;三是唯美意境,真挚的情感、凄荚伤感而又华丽空灵的语言营造了《幻城》唯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本着重探讨明人自传的体类型、写作动机与叙事特征,体类型包括序、状、述、传、记、墓志铭、祭、吊;写作动机可以分为写实与写趣两种倾向;叙事方式,可以分为记叙与问答两种体式;人称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和第二人称叙事。明人自传大都长于描绘生活状况、刻画人物个性和剖析自我灵魂,堪称一幅幅士人自我形象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4.
所谓列锦,就是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不用动词、动词短语或连词来摹景叙事、抒情言志,从而构成一幅生动感人画面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在其作品《弗兰德公路》中成功地将绘画、摄影的技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突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时间化的限制,为读者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空间画面。此外,作者通过高超的、娴熟的技巧运用实现了画面之间的转接,从而实现了文本叙事上的同一。本文试从图像叙事的角度解读小说,并对图像叙事在小说中的表层和深层表现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琵琶行》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双线交织中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形成了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7.
曹军庆的小说世界呈现的是一幅幅充满悖论的生活图景,作家运用现代叙事方式完成了其艺术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为其《狄公案》英译本绘制的9幅插图,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主要通过画图的时空建构、构图元素的选择性采用、语言文字的标示性建构、对狄公形象的重新定位等途径,或模仿、或凸显、或更改原文本的叙事,达到了叙事、叙人、叙史等多重叙述效果。这9幅插图共同参与到《狄公案》在英语世界的叙事建构之中,与译文叙事形成了共存互补的有机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把视角转向叙事层面,认为《神曲》之所以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很大程度在于它的叙事方式:与它之前的《荷马史诗》的线型叙事方式不同,《神曲》采用的是立体空间的叙事方式,这就树立了西方文学史上的空间叙事范型,而这又与《圣经》的结构方式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史记》具有宝贵的历史学的价值,发展了以人物与事件为中心的叙事技巧。司马迁叙事,以事件和人物为叙事经纬,在具有典型意义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出一幅幅广阔、丰富、生动的历史图卷,在艺术概括性和典型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韩愈继承并发展了《史记》这一成就。本文从私人叙事、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三个方面对韩愈散文的《史记》方法的继承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学习叙事是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相对教育叙事而言的,是学习者自己以“叙事”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学习体验、学习策略等,是进行反思性学习一种很好的方式。而最近几年兴起的博客,正是一种全球化、个性化、数字化的网络工具。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借助于博客的学习叙事研究和传统的学习叙事研究的比较;基于博客的学习叙事研究模式分析;基于博客的学习叙事研究功能特点。文章最后提出怎样在博客平台上进行学习叙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在朴素、真挚的温暖叙事中,一幅近五十年历史的笨花风俗民情图向我们蔓延开来。然我们发现,在温暖叙事下面,其实遮蔽着更为本质的东西,反映出铁凝小说温暖叙事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文章要有味道,令人涵泳不尽、回味无穷,如此彰显脱俗的文境,彰显丰富的审美价值。而乏味之作,让读者阅之如饮白开水,了无兴致,折射出写作生命的平庸。——题记情味: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相关背景:一些同学的文章,就叙事而叙事,没有审美情感的融注,读者无法获得情感的冲击与震撼,文章缺失  相似文献   

14.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其叙事手法—"她"在"我们"的视野中——独特而新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其叙事手法正是该短篇小说意义丰富而难解的原因所在。因此,解读其叙事也就是对其意义的解读。文章认为,这种复杂的叙事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眷恋和谴责的双重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5.
张定浩 《新读写》2013,(7):113-115
这组叙事的文章偏重于历史方面,所记有大事,如《但为君故》中曹操为打江山求贤若渴的事;也有记小事的,如《历史:让我们看见》,所记只不过是历史的细节而已。还有记实事的,如《新绛重访》;有记虚事的,如《庄子的草帽》。但无论如何,它们向我们生动地呈现了一幅幅历史人物的精彩画卷,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6.
叙事类文本与叙事类文本教学,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两回事.与日常教学活动相关联的叙事类文本,在教学环境下主要是指中小学教材中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各种文体的课文.而叙事类文本教学,则是指师生双方在一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制约下,依照语文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学段知识目标、单元知识点和课时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旨在分析、鉴赏、探究某篇具体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呼兰河传》是萧红写于生命之尾的一部作品。她以悲剧性的生命体验,着力于故土的景物人的书写,表达了她对呼兰河小城的追忆和回顾。萧红以成人与儿童的双重叙事视角,欢乐与凄凉的情感基调,明净与阴暗的文本色彩,展示了一幅幅明暗交织的生存图景。文本叙事元素的多重变奏使得文中的叙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张力,拓展了文本的审美意蕴的同时,也给予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传达了不尽之意。  相似文献   

18.
叙事类文章的阅读需要方法和技巧,方法好比源头活水,有了它,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才能灵活而顺利地解答形形色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心引力》是近年来太空题材影片中的佳作.导演一改传统太空电影中的常用叙事手法,大量运用主观镜头构建具有真实感的叙事氛围,并尽量弱化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为影片设置一层厚重的孤独叙事语境.而在解释文章主旨方面,采用了隐喻式的叙事手法,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20.
《秋浦来声》通过作家亲身经历过的、非常个性化的凡人小事的描写。织成一幅幅情事动人、色彩绚丽、富有张力的锦绣图画。让我们感受了美的情感。美的人生,美的信念。美的生活。当下散文审美品格诸因素的变化,使散文的题材空间更大、更自由。散文语境的大小。不在乎其叙事话语的大小,而在于有无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整合的力量。审美思想的大气度使“小”叙事话语的散文具有了美丽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