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现代化探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廖菲 《教学与研究》2000,(12):25-30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利益问题,流动问题,以及素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利益问题是基础.流动产生新的质素,成为农民变革的动力.传播、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学会提出问题.大家知道,问题一旦提出,为了解决问题,人们就必然要围绕问题去冥思苦想,去翻阅书籍,去找老师或同学不断地去共同探讨,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怎样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呢?1.要善于独立提出问题;2.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要敢问,会问.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就是对问题进行表征,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一旦采取了合理的方式表征问题,就形成了良好的问题空间,问题的解决也就开了一个好头.如果问题得不到适宜的表征,那么问题就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因此,我们应加强合理表征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波利亚认为,一个好的问题应具备如下特征:1.问题是现实的、有趣的;2.问题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探索性;3.问题的解决具有解法的多样性和思维多样化;4.问题能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根据波利亚对好问题给出的四个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本文对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特点.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在课上和课外的运用.问题化教学法的中心是问题的设计,本文从问题特征与设计方法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最后,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莹  郭腾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3):81-82,84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本文对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特点.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在课上和课外的运用.问题化教学法的中心是问题的设计,本文从问题特征与设计方法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最后,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是教育权利平等.第二个是教育机会均等.权利平等的问题,已经大面积的实现了,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二个问题上,就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还有一些局部的问题,但是教育机会均等有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数学家P.Q.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源头,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题的讲解不能是教师“一言堂”,教师说这道题怎么解,学生就怎么解.而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机,提出一些有目的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例题真正起到示范和探究的作用.本文就一类解析几何的最值问题,谈谈提问在例题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实帮助广大师生2007年备考.我们拟就"阅读理解问题.信息问题,运动型问题,实验操作、设计问题,图形运动问题,开放型问题,探索型问题,以网格为背景的中考题,应用型问题"九大专题,约请一线名师分析讲解,点拨指导.在本栏目第1~4期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问题的科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这样说,数学的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而问题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深入研究、灵活处理.问题拟得科学,用得合理,自然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论述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学生认知上的盲点和误区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再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将新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处理的过程.转化的实质是思维的变换.转化的目的是化难为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渗透转化思维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科学的思维美在转化中得以展现.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转化思维策略在直线运动问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问题教学模式是指把问题作为基本要素来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关键是问题的设计.采用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4,(4):F004-F004
本期发表复旦大学张荫南教授的文章:新概念数学一用问题驱动的数学.这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切科学研究,毫无例外地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科学研究是由问题驱动的.中国人历来讲究做“学问”,就是从问题出发探索真理.牛顿对  相似文献   

14.
物理问题千变万化,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也各种各样.有的问题可以直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些物理问题则必须通过转化后才能解决,即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谈谈几种典型转化法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一、用割补法将不规则问题转化为规则问题有些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不规则类问题,用常规方法很难解决,但可以通过转化将其变为规则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一类新的应用题.如方案设计问题、最优化问题等.这类题不仅考查列方程的知识,还涉及到不等式、函数的知识,综合性强,与实际联系密切.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下面结合例题就如何建立数学模型作介绍. 用数学建模解题有四个步骤: (1)理解问题.通过观察,了解问题的情况,并找出影响该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多个共点力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常见的问题.多个共点力平衡问题可以转化为三力平衡问题,三力平衡问题又可以转化为二力平衡问题.因此,二力平衡问题是解决多个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础,三力平衡问题是解决多个共点力平衡问题的重点.由于三力平衡问题在静力学问题中占有较重的份量,故本文仅对求解三力平衡问题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双层最值问题是指在一个最值问题中又包含一个最值问题.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求最大值中的最小值;求最小值中的最大值;求最大值中的最大值;求最小值中的最小值.尤以前面两类问题居多.这类问题在高考模拟卷和竞赛卷中会经常出现,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方式呈现.最值问题,历来就是高中数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双层最值更加大了最值问题的理解难度.因此,大部分学生见到此类问题都是望风披靡,视为若猛虎.其实,只要认真归纳总结,还是可以找出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和弹簧有关的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类试题涉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问题等.对于弹簧,从受力角度来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角度来看,弹簧是储能元件.因此,弹簧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故受到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但是学生对这类问题显得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下手.现将有关弹簧问题进行分类剖析.  相似文献   

19.
一堂思想政治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关键因素之一.所谓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善于以问题为导向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发现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破解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认为,做一个有"问题"的政治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电路问题中,常有涉及到电表量程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