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软件蓝领"存在的几个突显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专业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作者在"软件蓝领"基础课程《Visual C++程序设计》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软件蓝领".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了6位在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一次专题为"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情况"的视察.此次视察的背景是:2001年,省教育厅根据省政府<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广东IT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我省培养"软件蓝领"人才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2002年4月,省教育厅颁发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软件蓝领方向)课程设置计划>,到秋季,开设软件蓝领专业的学校已有25所,招生数达1896人,并取得了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IT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紧缺大量的生产一线的软件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担负着为IT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的重任.为适应IT产业发展和软件企业岗位需求,旨在探索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及加强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适应IT产业需求培养高职"软件蓝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觎  刘国萍 《职教论坛》2005,(15):32-34
由于IT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紧缺大量的生产一线的软件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担负着为IT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的重任.为适应IT产业发展和软件企业岗位需求,旨在探索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型"软件蓝领"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及加强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尤其是中初级软件人才即"软件蓝领"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软件人才,是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两年,我校围绕这一课题与上海罗兰麦特软件公司联合开设计算机软件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中初级软件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这一种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办学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职学校"软件蓝领"专业的培养由于受到生源素质低、师资力量不够、实习就业难和高职考试冲击等的影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改革招生政策,提高中职的生源素质;其次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为"软件蓝领"专业的学生就读高职院校铺平道路;最后是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软件蓝领"专业培养新模式来提供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师资力量等。  相似文献   

8.
"软件蓝领"培养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软件蓝领”的含义,就培养“软件蓝领”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设置与定位过予宽泛,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数字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应该引入NIIT优质资源,为培养大量适应信息化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蓝领"--从事软件编程工作的基础程序员,提供了新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软件蓝领”主要是指现代“欺件过程”中从事编码(Coding)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是受软件过程控制、严格按软件过程要求进行的创造性的、以一定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智力活动,并非通常所谓的“蓝领”工作,在我国与“软件蓝领”有关的工作环境、职业观念与文化、教育培养体制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是培养软件开发技术蓝领的摇篮.软件蓝领的培养应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的改革,教学改革主要应从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师资培养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软件蓝领”的特点,提出以案例结合任务的教学模式实施“软件蓝领”的培养,以提高培养“软件蓝领”的教学效率。最后分析实施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项目带动式”教学培养“软件蓝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如何运用“项目带动式”教学培养“软件蓝领”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软件蓝领”具有与其他专业人才不同的特点和素质。“软件蓝领”的培养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是“软件蓝领”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借鉴国外软件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建立适合中国软件产业所需的“软件蓝领”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关于“广东要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建设信息强省”和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软件蓝领”这一指示,学校于2002年开设了“计算机软件”专业,招收了“软件蓝领”班,为广州市迅速发展的IT产业培养急需的软件蓝领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常用软件的应用,又要掌握好1~2门开发语言或开发工具,因此存在知识量大、教学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软件蓝领』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当前“软件蓝领”的就业市场出发,就高职高专类院校培养“软件蓝领”人才的模式.从知识、技能、素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17.
陈东 《职业技术》2007,(4):102-103
本文以作者在“软件蓝领”基础课程《Visual C 程序设计》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软件蓝领”。  相似文献   

18.
根据引进的成熟的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和企业培训所需的职业技能,结合软件企业行业细分,开发出符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软件蓝领"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软件蓝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软件蓝领”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培养“软件蓝领”实施的关键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职学校"软件蓝领"专业的培养由于受到生源素质低、师资力量不够、实习就业难和高职考试冲击等的影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改革招生政策,提高中职的生源素质;其次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为"软件蓝领"专业的学生就读高职院校铺平道路;最后是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软件蓝领"专业培养新模式来提供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师资力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