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纵观我们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古典诗词常常成为师生倍感焦虑的教学难点。教师难以把握:因为古典诗词内涵的丰富性,文本解读时常常存在着诸多偏差和盲点;学生难以品鉴:因为学生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非常有限,对古典诗词的解读存在着诸多的模糊与空白。更何况,频频而至的学业检测的客观形势严重消减了古典诗词鉴赏的审美愉悦。长此以往,古典诗词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也得不到彰显。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激之以欲"  相似文献   

2.
<正>传授知识与技能传授知识与技能,是指对学生进行阅读古典诗词基本技巧的训练。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作品形式中题材最多样、形式最优美、音韵最和谐、语言最精炼、意境最悠远、情感最丰富、用典最频繁的文学艺术形式。因此,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阅读技巧的训练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课堂讲解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阅读、品鉴古典诗  相似文献   

3.
<正>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作品数量繁多、题材丰富,学生吟咏记诵古典诗词作品的效果很不理想。为此,我想在此谈谈引导学生吟咏背诵古典诗词的三种技巧,以期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所帮助。一、激趣吟咏背诵法兴趣被普遍认为是人教学古典诗词,我们首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吟咏、品鉴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理解、鉴赏、品味、吟咏、背诵古典诗  相似文献   

4.
王雪晴 《考试周刊》2013,(63):30-3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是初中古典诗词教与学的现状堪忧,常见的是老师"口若悬河",学生"沉默是金"。一、初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尊重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初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学作用从"点拨"走向"点化",体现了深度阅读和学习内化的要求. 要追求阅读教学点化之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他们基于各自的经验与体悟,共同参与对话.  相似文献   

6.
<正>韩愈认为,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不仅要"口不绝吟",还要反复品味。朱熹认为,读书须把书读得滚瓜烂熟,要读到书中之言都像出于自己之口;然后细细品鉴书中的内涵,要品鉴到书中所表达的意思好像都是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才有收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也是一样。那么,教学时,我们如何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吟咏之声将学生带进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丰富的意蕴之中,感受古典诗词和谐的节奏与韵味呢?一、切忌揠苗助长,应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7.
"审美鉴赏和提升"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古典诗词的特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有效关注"意象、意脉、意蕴",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戴望舒的诗歌在向中国古典诗词借鉴时,只是采用现代诗歌的一些技巧,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进行"稀释",把古典诗词意境一咏三叹的意境外化成较具象的叙事成分,用现代语言使之浅白,使之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趣味,却未能使古典诗词的意境得到升华和拓展。戴望舒的诗歌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借鉴只得形象,未见神韵。  相似文献   

9.
韩愈认为,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不仅要"口不绝吟",还要反复品味。朱熹认为,读书须把书读得滚瓜烂熟,要读到书中之言都像出于自己之口;然后细细品鉴书中的内涵,要品鉴到书中所表达的意思好像都是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才有收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也是一样。那么,教学时,我们如何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吟咏之声将学生带进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丰富的意蕴之中,感受古典诗词和谐的节奏与韵味呢?  相似文献   

10.
“点化”原为僧道之语,意为用法术或者话语启发凡人彻悟佛道,达到将凡人引入仙境的目的.“点化”借用到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则是学生在费心尽力探索文言文知识未果而迫切需要教师为之拨开重重迷雾指明一个正确的探索方向时,教师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一个广阔而美丽的文言文天地的教学方式.换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学习者,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品鉴文言文的过程中,不断地认知、感悟、内化并运用文言文知识,继之,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品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虽然因其脍炙人口而备受高中学生喜爱,但是,教学古典诗词时,学生对蕴含于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优美意境、作者情感等丰富意蕴却常常感到难以把握.学业检测或者高考时,面对古典诗词阅读理解题目常常产生难以下笔之感.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源于古典诗词自身的特点.比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诗词,因为深深地印刻着古代社会现实与人文精神的印记、作者与众不同的身世痕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等,而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个性特征.当然,也与学生的学而不得其法、无法快速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意蕴或叙事内容等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谈谈引导学生快速解读古典诗词丰富意蕴之技巧.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高度凝练的语言、深远绵长的意蕴、朗朗上口的节奏等美学特质,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不仅如此,很多在古典诗词方面具有极高修养和极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在引导学生读顺、读通、读懂、理解古典诗词的大意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古典诗词文本中的写作素材,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典诗词带动写作训练,再以写作训练促进对古典诗词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使古典诗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既在于粗略之"阅",也在于精细之"读",更在于精准之"评"。这是语文阅读课堂培植文本阅读吸引力、提升文本阅读组织力的重要依托。选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实践引导学生品读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多元视角来安排品读教学,鼓励学生在倾听中感知情感温度,在诵读中理解情感深度,在品评中感悟文本内涵,在读写中培育品鉴素养,进而提升个体的品读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背诵古今优秀诗文","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古典诗词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采用诵读、讨论、品味、背诵、默写等多种教学方法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更要引导学生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鉴赏古典诗词,以期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的点化,要处理好"已知与未知""碰撞和共鸣""纠错与创新"这三组关系. 点化从已知出发.我们不提倡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包括学习积累、阅读体验和生活实践),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把握理解未知.  相似文献   

16.
吴留珍 《考试周刊》2014,(21):32-32
<正>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来流播海内外的脍炙人口的华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听读或者朗读感受古典诗词文本鲜明的韵律美,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意的理解欣赏古典诗词文本的意境美,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背诵、默写等强化对古典诗词文本的记忆。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然而,如果仅仅满足于此,就显然非常不足。因为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还应该"更上一层楼",即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探寻读写结合的连接点,以读助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正>古典诗词如绝美的天籁,又似千年的佳酿,徜徉其间,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走向成熟。教学中却发现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艰深晦涩,理解起来太难,再加上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平时没有时间诵读和研习古典诗词,体悟不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对古典诗词失去兴趣。这些,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并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一直是重点与难点,古典诗词的语言结构特点以及与现代文的巨大差异,给学生学习带来挑战。从"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古典诗词意境与历史对话,培养学生阅读和学习古文的兴趣,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占主导的现状造成了诗词文本的单一化模式解读,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质性偏离,教学有效性的间歇性缺失。施教者盲目受教者茫然的现象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并由此生发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但深入的理论探讨尚有缺憾。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观照高中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探析接受美学理论与古典诗词教学的内在关联,确立教师和学生同为"读者"的不同阅读主体定位,认知古典诗词的召唤结构属性,从而进一步确立古典诗词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古典诗词学习在教学中的落实诗词赏析已成为中考必考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是在讲解答题技巧,忽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事实上,由于古典诗词讲究押韵、平仄、对仗,句数相对固定,语言比较精炼,和现代汉语有完全不同的句法特点,这也成为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障碍。不理解诗歌内容,就无法对诗歌进行赏析,再多的技巧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提高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能力,古诗词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一、理解活用,疏通句意许多文言文作品都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古典诗词也不例外。古代诗人为了炼字、表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