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5,(7):33-35
1942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社长)李竹如同志在反“扫荡”战斗中中弹牺牲,当时年仅37岁。他是我党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位出色的战士。他从1927年入党后,以主要精力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抗战以前,他曾几次办报;抗战以后,他先后担任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长、《新华日报》华北版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并兼管《大众日报》的工作。他还担任过党政军其他重要职务,但每个时期的革命活动,都跟新闻宣传工作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是我国最早的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我党一位较早办报,领导报刊工作的新闻活动家。一九二○年底至一九二四年六月,周恩来同志为寻求革命真理到欧洲勤工俭学。在旅欧期间,他积极宣传马列主义,领导勤工俭学工作,并从事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的总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党总支部的创建工作。与此同时,周恩来同志还不辞辛苦地从事新闻通讯的写作,据统计,周恩来同志旅欧期间写了五六十篇《旅欧通讯》,约有二十多万字。在天津《益世报》、《新民意报》副刊《觉邮》等有影响的报纸  相似文献   

3.
在领导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长期实践中,周恩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新闻界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新闻观点。周恩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早在1923年3月,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写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信中,他就提出要继续出版月刊《少年》。他在解释出版原因时说:  相似文献   

4.
周总理与《参考消息》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卫广益周恩来总理生前为把《参考消息》报办成毛泽东主席要求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倾注了很多心血。根据毛主席的倡议,中共中央决定《参考消息》从1957年3月1日起,由刊物型改成报纸型出版,并把阅读对...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九年冬天,周恩来同志听到一位原来在重庆商务日报工作的同志从香港来到北京时,他回想起了重庆商务日报当年的情景,很高兴地说:“重庆商务日报这段工作做得很不错。一九四一年我党在重庆还是比较孤立,只有文化教育界人士敢于接近我们。商务日报动员工商界反对四大家族,工商界开始靠近我们,扩大了我党的统一战线。”根据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赤光》是中共旅欧支部和旅欧共青团合办的机关刊物,由周恩来出任首任主编.在他的带领下,《赤光》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办刊之路,赢得了旅欧华人的青睐,在众多中文刊物中脱颖而出.这是周恩来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开端,为其党刊宣传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七年初,我们怀着无限崇敬和思念之情,在开展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活动之际,根据有关线索,翻阅了二十年代的旧报刊,从天津《益世报》中发现周恩来同志旅欧时期撰写的旅欧通信五十四篇,近二十四万字。这一发现真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欢欣和鼓舞。其后,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又发现了发表于天津《益世报》的通讯一篇,发表于当时的内部刊物《觉邮》和《少年》的文章、通信各五篇。以上总共六十五篇,约二十五万字。这是截至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周恩来同志在旅欧期间所发表的全部文章。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书刊资料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恩来同志关于书刊资料工作的论述虽然很少,但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然有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书刊资料工作不是“小事情”周恩来十分重视书刊资料工作,早在1919年9月,为充分利用每人手中的书刊,钻研各种理论,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他就与觉悟社成员一道“献出自己的图书,建立图书馆”。在黄埔军校做政治部主任期间,他编辑出版了“《士兵之友》报,扩大了图书室”,大大加强了军校内的政治思想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田勤 《图书馆杂志》1998,17(2):50-5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周恩来同志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卓越领导人和活动家,他十分关心党的报刊工作,为报刊撰写过大量的文章,精心修改过许多重要新闻文稿,对党的报刊工作实践与理论作过精辟的论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是天津地区五四运动的一位卓越领袖,他负责主编了《天津学生联合会  相似文献   

10.
一 1920年11月,历经五四运动洗礼后的周恩来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2月至1922年3月,周恩来作为《益世报》驻欧洲通讯员,采写并发回稿件56篇.这些稿件反映了欧洲各国,特别是英、法、俄、德四国社会政治经济在一战后的变化.来自遥远欧洲的“实景”通讯,极大地丰富了《益世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并为该报读者重新认识欧洲和世界形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筹建者,又是我们努力办好广播的引路人。多年来,他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对广播工作做过许许多多的具体指导。他关怀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同林彪、“四人帮”对广播工作的干扰和破坏进行了有力的斗争。他多次强调要把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广播事业中去,他和广播工作者心连心。本文介绍的只是周恩来同志关怀人民广播事业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致陈果夫、立夫兄弟信函,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信函只署“九月一日”,不往年份。陈立夫先生坚持此函为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发来,沈云龙和肖挣却都认为是民国二十五年九月一日;杜桐苏说,他在民国“二十五年盛夏普奉命陪周恩来、潘汉年上莫干山晋见蒋介石,因而推断该函为前一年——二十四年所写”(《传记文学》第六十七卷第一期75页)。杜桐苏在这里把时间整整推前了一年,实际上他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初夏陪周恩来和潘汉年由上海到杭州的,不是“二十五年盛夏”。《传记文学》上刊登苏道基《周恩来致陈果夫…  相似文献   

13.
费声 《档案时空》2006,(7):14-17
热播的电视剧《暗算》,将人们的思绪引向隐蔽战线惊心动魄的斗志斗勇。想知道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者、组织者是谁吗?请看《周恩来密建特科》。  相似文献   

14.
贾临清 《编辑之友》2011,(3):107-110
周恩来旅欧时期的新闻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旅欧前期,主要以《益世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撰写旅欧通讯,这既是他弥补留学费用之不足,并延续自己南开学校以来的新闻工作兴趣的手段,更是通过采访报道,观察研究战后的欧洲社会现实,推求比较各种社会思潮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周恩来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政治方向,从一名爱国学生成长为职业革命家。旅欧后期,身为共产党员的周恩来根据党的工作需要,先后在《少年》和《赤光》负责编辑出版工作,他的新闻实践也开始转向党报宣传。  相似文献   

15.
这是顺理成章的《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成长于重庆,而创刊前的筹备工作,则是从南京开始的。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周恩来同志为首,有叶剑英等同志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来到南京,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共同抗日问题。那时,党中央就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几经谈判,国民党政府被迫同意。然而计划着手筹备未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使报纸在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可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大地上又掀起了怀念人民好总理的历史热潮。这是为什么呢?梁衡同志的《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作者从“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伟大的革命精神、崇高的道德品格之后,穷根究源地写道:“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公私之分古来有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产党始……150年来,实践《宣言》精神,将公私关系处理得这样彻底、完…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新5军分区一个干休所里,我们有幸见到了当年《新华日报》的老报童邱俊川,听他讲起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卖报的岁月……A1942年3月,邱俊川才14岁。听说在重庆做贩米生意的表叔文荣章,为他在《新华日报》找到一份差事,邱俊川特地从武隆县乡下来到重庆。那时,听家里人说,在《新华日报》工作就是为共产党工作,就是为穷人工作,并且是在周恩来副主席身边工作,是很令乡下人羡慕的事,邱俊川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迫不及待地来到嘉陵江口米站来找表叔。表叔安顿他住下之后,即刻去和那个为邱俊川介绍工作的“同志”联系,过后才知,这…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南方局和《新华日报》董事会的负责人,直接领导着《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的工作,长期战斗在龙潭虎穴般的复杂环境里。他把马列主义一般原理同当时大后方党的报刊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探讨报刊宣传如何更好地为抗日战争服务的新路子,对党的报刊工作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重温周恩来抗战时期关于党的报刊工作的有关论述,对总结我党报刊工作经验,指导当前的新闻改革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十六集历史回顾纪实片《伟人周恩来》在历时两年七个月的摄制之后,终于同电视观众见面了。《伟人周恩来》作为一个重大革命题材的大型电视系列节目,创作上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一、在采访摄影中“寻找”周恩来,从小事入手,“发现”周恩来拍摄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边熟悉材料,边就近采访拍摄一些当事人,明确了以周恩来的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总理虽已离世多年,但有关他的解密报道和缅怀文章仍层出不穷,足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周恩来就是叱咤风云的新闻人物,尤其是几次国共谈判期间,他的名字更是频频见诸报端。从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一批民国时期的报刊。可以看到当时的新闻界是如何报道和评价周恩来的。笔者在1946年5月出版的《文萃周刊》和《消息半周刊》上读到了两篇新闻通讯,它们的作者以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和谈为背景,报道了周恩来为实现民主和平而不懈努力的经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周恩来当时的形象。其中长篇访问记《谈判生涯老了周恩来》是中国记者第一次系统而详细地采访报道周恩来。现将这两篇新闻通讯转录于下,与读者分享60年前记者笔下的周恩来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